螟的组词

螟字的常见组词有:鹪螟、蟊螟、螽螟、蟭螟、焦螟、螟蛾、螟蠧、螟虫、螟蛉、螟蛉之子、螟立、螟蝗、螟蜅、螟脯、螟蜮、螟蜓、螟螣、螟蟊、螟蛉子、蝗螟、负螟、二化螟、虫螟、螟、还可以根据词语的字数、字的位置、组词是否为成语来分类查看组词信息。

螟字相关信息

  • 拼音míng
  • 部首
  • 总笔画16画
  • 统一码879F
  • 五笔JPJU
  • 仓颉LIBAC
  • 郑码IWSO
  • 四角57180

螟míngㄇㄧㄥˊ 〔~虫〕螟蛾的幼虫,有许多种,如“三化螟”、“玉米螟”等

含螟字的词语和解释

词语拼音/解释
螟蟊 ⒈ 两种吃稻的害虫。 ⒈ 两种吃稻的害虫。 引 宋 黄庭坚 《常父惠示<丁卯雪十四韵>谨同韵赋之》:“元年冬无泽,穴处长螟蟊。”
螟螣 ⒈ 亦作“螟?”。亦作“螟?”。 ⒉ 两种食苗的害虫。 ⒊ 喻为害人民者。 ⒈ 两种食苗的害虫。 引 《诗·小雅·大田》:“去其螟螣,及其蟊贼。” 毛 传:“食心曰螟,食叶曰螣。” 汉 桓宽 《盐铁论·论菑》:“政教不均,则水旱不时,螟螣生。” 《明史·王德完传》:“故雨泽缘天怒而屯,螟螣因人妖而出。” ⒉ 喻为害人民者。 引 《晋书·刘聪载记》:“邪佞者,宇宙之螟螣,王化之蟊贼也。” 清 唐孙华 《蔬食》诗:“吾徒乃安坐,糜穀类
螟蛉 ⒈ 《诗经·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蠃负之。”螟蛉是一种绿色小虫,蜾蠃是一种寄生蜂。蜾蠃常捕捉螟蛉存放在窝里,产卵在它们身体里,卵孵化后就拿螟蛉作食物。古人误认为蜾蠃不产子,喂养螟蛉为子,因此用“螟蛉”比喻义子。 例 周侗年迈,巴不得将平生一十八般武艺,尽心传授与螟蛉之子。——《说岳全传》 英 adoptive child; ⒈ 螟蛾的幼虫。泛指棉蛉虫、菜粉蝶等多种鳞翅目昆虫的幼虫。 引 《诗·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蠃负之
蟊螟
螟立 ⒈ 谓立为螟蛉子。犹过继。 ⒈ 谓立为螟蛉子。犹过继。 引 《元典章·刑部三·义男面上刺字》:“曹应定 当间螟立 曹归哥 为义男,嗔责不时,锁打无度,輒用针笔刺面,使本人终身玷刑,以致 曹归哥 忿恨,乘醉用铁斧於 曹应定 颈后斫讫一下,身取危辱。”
螟蜓 ⒈ 传说中的鬼神名。 ⒈ 传说中的鬼神名。 引 《古文苑·黄香<九宫赋>》:“槁律屈而却梁党,仆巷溏而触螟蜓。” 章樵 注:“皆鬼神名。”
焦螟 ⒈ 亦作“焦冥”。 ⒉ 传说中一种极小的虫。 ⒈ 亦作“焦冥”。传说中一种极小的虫。 引 《晏子春秋·外篇下十四》:“东海有虫,巢於蟁睫再乳再飞,而蟁不为惊……东海渔者命曰焦冥。” 《列子·汤问》:“江浦之间生么虫,其名曰焦螟。羣飞而集於蚊睫,弗相触也;栖宿去来,蚊弗觉也。”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犹焦螟之笑云鹏,朝菌之怪大椿。”
螟脯 ⒈ 墨鱼鲞。墨鱼的干制食品。经剖开去掉内脏后晒干而成。 ⒈ 墨鱼鲞。墨鱼的干制食品。经剖开去掉内脏后晒干而成。 引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辨证·伪墨艾纳》:“乌贼鱼暴乾,俗名螟脯。”
螟蛾 ⒈ 螟虫的成虫。 英 caterpillar; ⒈ 动物名。昆虫纲鳞翅目。为螟虫的成虫。是害虫,喜蛀食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的茎部。 德语 Zünsler
螟蛉子 ⒈ 养子;过继儿子。 ⒉ 比喻有承继关系的事物。 ⒈ 养子;过继儿子。 引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回目:“张员外 义抚螟蛉子, 包龙图 智赚合同文。” 清 杨懋建 《京尘杂录·辛壬癸甲录》:“桂喜,居 松秀堂,杨寳林 螟蛉子也。” ⒉ 比喻有承继关系的事物。参见“螟蛉”。 引 《人民文学》1981年第5期:“文章指出 曾今可 写的白话诗,实际上却是旧体诗的螟蛉子。” ⒈ 义子、养子。 引 《三国演义·第七六回》:「汉中王遂遣人至荆州问关公。
负螟 ⒈ 古人误认蜾蠃养螟蛉为子,故喻以他人之子作为嗣子。典出《诗·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蠃负之。” ⒈ 古人误认蜾蠃养螟蛉为子,故喻以他人之子作为嗣子。 引 典出《诗·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蠃负之。” 《宋书·东平王子嗣传》:“而妾 颜 训养非恩,抚导乖理,情闕引进,义违负螟。” 《南史·宋宗室及诸王传论》:“明帝 负螟之庆,事非己出,枝叶不茂,岂能庇其本乎。”
虫螟 ⒈ 指危害庄稼的虫类。 ⒈ 指危害庄稼的虫类。 引 《管子·七臣七主》:“苴多螣蟇,山多虫螟。” 《吕氏春秋·仲春纪》:“行夏令,则国乃大旱,煗气早来,虫螟为害。” 《后汉书·仲长统传》:“虫螟食稼,水旱为灾,此皆戚宦之臣所致然也。” 唐 李德裕 《黠戛斯朝贡图传序》:“虫螟不生,嘉穀以成。”
蝗螟 ⒈ 蝗与螟。两种庄稼的害虫。 ⒈ 蝗与螟。两种庄稼的害虫。 引 《吕氏春秋·不屈》:“蝗螟,农夫得而杀之,奚故,为其害稼也。” 唐 韩愈 《答张彻》诗:“刺史肃蓍蔡,吏人沸蝗螟。” 宋 苏轼 《芙蓉城》诗:“愿君收视观三庭,勿与嘉穀生蝗螟。”
鹪螟
螟蠧 词语解释 螟蠧 [ míng dù ] ⒈ 两种害虫名。禾中之虫曰螟,木中之虫曰蠹。常比喻害民者。
螟虫 ⒈ 螟。亦泛指食禾的害虫。 ⒈ 螟。亦泛指食禾的害虫。 引 《史记·龟策列传》:“螟虫岁生,五穀不成。”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杂说》:“正月朔旦,四面有黄气,其岁大丰,此 黄帝 用事。土气黄均,四方并熟,有青气杂黄有螟虫,赤气大旱,黑气大水。” 宋 苏轼 《昭灵侯庙碑》:“救药疾癘,驱攘螟虫。” ⒈ 螟蛾的幼虫。专栖息于稻叶腋或茎中,蛀食稻茎,为常见的害虫。 引 《汉书·卷七五·京房传》:「水旱螟虫,民人饥疫,盗贼不禁
蟭螟
螟蜅 ⒈ 墨鱼鲞。 ⒈ 墨鱼鲞。参见“螟脯”。 引 《中国歌谣资料·最新醒世歌谣·宁波谣》:“潮汛一到南风凉,陈前会泊处,螟蜅甘且香,供食有餘运输将。”
螟蛉之子 词语解释 ⒈ 螟蛉:绿色小虫,寄生蜂蜾赢常捕捉螟蛉,产卵在它们身体里,卵孵化后就拿螟蛉作食物。比喻义子。
螽螟
螟蝗 ⒈ 螟和蝗,都是食稻麦的害虫。 ⒈ 螟和蝗,都是食稻麦的害虫。 引 前蜀 杜光庭 《中元众修金箓斋词》:“螟蝗水旱,无肆沴於农功,疫癘凶荒,靡非灾於閭里。” 宋 苏辙 《超然台赋》序:“驱除螟蝗,逐捕盗贼。” 宋 陆游 《冬暖》诗:“日忧疾疲被齐民,更畏螟蝗残宿麦。”
二化螟 ⒈ 螟虫的一种。水稻主要害虫之一,也危害小麦、玉米、甘蔗、茭白等。每年一般产生二至三代,寒冷地区只产生一代,温暖地区可产生三至五代。可用消灭幼虫,灌水灭蛹,灯光诱蛾,六六六等药物毒杀诸方法进行防治。 ⒈ 螟虫的一种。水稻主要害虫之一,也危害小麦、玉米、甘蔗、茭白等。每年一般产生二至三代,寒冷地区只产生一代,温暖地区可产生三至五代。可用消灭幼虫,灌水灭蛹,灯光诱蛾,六六六等药物毒杀诸方法进行防治。 ⒈ 动物
螟蜮 ⒈ 螟和蜮,危害禾苗的两种害虫。 ⒈ 螟和蜮,危害禾苗的两种害虫。 引 《吕氏春秋·任地》:“大草不生,又无螟蜮。” 高诱 注:“蜮,或作螣,食心曰螟,食叶曰蜮, 兗州 谓蜮为螣,音相近也。” 晋 陶潜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炎火屡焚如,螟蜮恣中田。” 唐 陆贽 《奏依京兆所请折纳事》:“只如螟蜮为殃,豌豆全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