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饬 |
|
饬诫 |
|
饬行 |
⒈ 使行为谨严合礼。 ⒈ 使行为谨严合礼。 引 《汉书·鲍宣传》:“自 成帝 至 王莽 时,清名之士, 琅邪 又有 纪逡 王思,齐 则 薛方 子容 ……皆以明经飭行显名於世。” 颜师古 注:“飭,谨也,读与敕同。” 宋 陈亮 《问答上》:“比閭族党之贤,脩身飭行以自见於斯世者非一人。” 明 方孝孺 《答刘养浩书》之一:“秋凉惟侍养吉庆,进学飭行,於吾道有光。” |
饬纪 |
⒈ 整饬纪纲。谓使令奴仆。 ⒈ 整饬纪纲。谓使令奴仆。 引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真赏难逢》:“世俗以夫妇之事为敦伦,以使令奴僕为飭纪。” ⒈ 称人派遣仆使,为书函中的敬语。 |
饬过 |
|
饬成 |
|
谨饬 |
⒈ 同“谨慎” 例 临事谨饬,御下严整。——《南史·程文季传》 英 careful; prudent; ⒈ 亦作“谨饰”。犹谨敕。 引 汉 荀悦 《汉纪·成帝纪二》:“谭 等虽近於臣至亲,行皆奢侈,不如御史大夫 音 谨饰,臣敢以死争之。” 《南史·程文季传》:“文季 临事谨飭,御下严整。” 清 冯景 《癸酉试顺天上董总宪书》:“江 浙 走名者,不过数人,谨飭自好者比比也。”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三部分五:“平日自持,都很谨饬。” ⒈ 严谨修饬。指言行检点 |
诫饬 |
⒈ 训诫整肃;告诫。 ⒈ 训诫整肃;告诫。 引 《元典章·户部九·立社》:“愚意以为合行申明旧例,令社长依前劝课农桑,诫飭游荡,防察姦非,不管餘事,则百姓富。” 清 王筠 《菉友肊说》:“宰我 一生,多受 孔子 诫飭,而其善为説辞,为诸贤所不及。”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书苑折枝》:“梁简文帝 《诫当阳公大心书》:‘立身之道,与文章异。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案:帝王立言,诫飭其子,而谓作文‘且须放荡’,非大有 |
驳饬 |
⒈ 驳斥告诫。 ⒈ 驳斥告诫。 引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致刘次白抚部事》:“继闻此事,已奉中旨再三驳飭。” 清 龙启瑞 《上梅伯言先生书》:“有一、二能办之员,且多方驳飭之,使逆知吾意而不敢为。” |
饬审 |
|
饬蛊 |
|
饬知 |
|
饬勉 |
|
饬禁 |
|
饬农 |
|
恭饬 |
⒈ 恭敬谨严。 ⒈ 恭敬谨严。 引 清 姚鼐 《夏县知县新城鲁君墓志铭》:“君为人敦行谊……人观其言动,恭飭有礼,而知其学之邃。” |
督饬 |
⒈ 督促命令;督促告戒。 ⒈ 督促命令;督促告戒。 引 《新华月报》1951年第6期:“对此文件,均应认真讨论执行,并督饬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学习。” 例 如:希督饬所属财经机关认真执行。 ⒈ 监督指挥。 例 如:「这么重大的事,不能由他一人负督饬重责。」 |
饬谨 |
|
戒饬 |
⒈ 告诫。 例 戒饬将士。 英 admonish; ⒈ 告戒。 引 《汉书·杨恽传》:“廷尉 定国 考问,左验明白,奏 惲 不服罪,而召户将 尊,欲令戒飭 富平侯 延寿。” 唐 韩愈 《请上尊号表》:“尧 之在位,七十餘载,戒飭咨嗟,以致平治。” 《说岳全传》第二一回:“那 牛皋 吃惯了的人,怎熬得清淡,未免做些不公不法的事。 牛安人 戒飭不住,一口气气死了。” 郭沫若 《落叶·第十信》:“世间上所称赞的老大家们的冷冰冰的教谕,忠告,戒饬,骂倒,就 |
诲饬 |
⒈ 教导,告诫。 ⒈ 教导,告诫。 引 宋 程洵 《滕府君行状》:“及擢第守四方,则又日以异时里閭所见闻、人情之诚伪、事理之是非诲飭之,由是二子克自树立,为时所称。” |
饬怪 |
|
缘饬 |
|
检饬 |
⒈ 谓检点,自我约束。整治。 ⒈ 谓检点,自我约束。 引 宋 岳飞 《辞男云特转恩命第二札》:“以孱陋之资,将军旅之众,顾惟匪称夙夜,惶惧惟恐,检飭修省,有所未至,不足以服众。” 《明史·蜀献王椿传》:“自 椿 以下四世七王,几百五十年,皆检飭守礼法,好学能文。” ⒉ 整治。 引 清 曾国藩 《台洲墓表》:“饎爨必躬,在视必恪,宾祭之仪,百方检飭。” |
饬备 |
|
匀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