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生犊儿 |
⒈ 同“初生之犊”。 ⒈ 同“初生之犊”。 引 《醒世姻缘传》第九回:“他平日相厚那些人又都不是那老成有识见的人,脱不了都是几个暴发户,初生犊儿。” |
初生犊 |
词语解释 ⒈ 刚出生的小牛,比喻单纯或勇猛的青年人。同“初生之犊”。 |
茧栗犊 |
⒈ 牛犊。比喻幼弱无能之人。 ⒈ 牛犊。比喻幼弱无能之人。 《后汉书·赵熹传》:“更始 乃徵 熹。参见“茧栗”。 引 熹 年未二十,既引见, 更始 笑曰:‘茧栗犊,岂能负重致远乎?’即除为郎中,行偏将军事。” 李贤 注:“犊角如茧栗,言小也。 《礼纬》曰:‘天地之牲角茧栗。’” |
栗犊 |
⒈ 牛犊,其角小如栗,故名。比喻少年。 ⒈ 牛犊,其角小如栗,故名。比喻少年。 引 《西京杂记》卷二:“长安 有儒生曰 惠庄,闻 朱云 折 五鹿充宗 之角,乃嘆息曰:‘栗犊反能尔邪?吾终耻溺死沟中!’遂裹粮从 云。” |
乳犊不怕虎 |
|
犊牧采薪 |
⒈ 比喻老而无妻的人。 英 simile of the old bachelor; ⒈ 喻指老而无妻的人。参见“牧犊子”。 引 唐 李白 《雉朝飞》诗:“麦陇青青三月时,白雉朝飞挟两雌。锦衣綺翼何离褷,犊牧採薪感之悲。” |
老牛舐犊 |
⒈ (舐:舔;犊:小牛)。老牛爱小牛,故常以舌舔之。比喻人之疼爱其子女。 例 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添犊之爱。——《后汉书·杨彪传》 英 an old cow licking her calf—parents doting on their children; ⒈ 喻爱子之情。牛爱其犊,常舔之。舐,舔。 引 《后汉书·杨彪传》:“子 脩 为 曹操 所杀, 操 见 彪 问曰:‘公何瘦之甚?’对曰:‘愧无 日磾 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唐 权德舆 《璩授京兆府参军戏书》诗:“老牛还舐犊,凡鸟亦将雏。” |
犊衣 |
⒈ 牛衣。 ⒈ 牛衣。参见“牛衣”。 引 清 阎尔梅 《春日寄怀王似鹤》诗:“鱼服是龙谁肯信,犊衣多蝨不堪捫。” |
犊车麈尾 |
⒈ 《晋书·王导传》:“初,曹氏性妒,导甚惮之,乃密营别馆,以处众妾。曹氏知,将往焉。导恐妾被辱,遽令命驾,犹恐迟之,以所执麈尾柄驱牛而进。司徒蔡谟闻之,戏导曰:'朝廷欲加公九锡。'导弗之觉,但谦退而已。谟曰:'不闻余物,惟有短辕犊车,长柄麈尾。'导大怒谓人曰:'吾往与群贤共游洛中,何曾闻有蔡克儿也。'”后用为嘲人惧内的典故。 ⒈ 《晋书·王导传》:“初, 曹氏 性妬, 导 甚惮之,乃密营别馆,以处众妾。 曹 氏知,将往 |
黑犊 |
⒈ 古代博戏。用木制骰子五枚,每枚两面,一面涂黑,一面涂白,黑者刻二为犊,白者刻二为雉。掷之五子皆黑者为卢,胜采;二雉三黑为雉,次胜采;二犊三白为犊,又次,“黑犊”即指此。 ⒉ 西汉末称号为“青犊”的农民起义军。后亦泛指农民起义军。 ⒈ 古代博戏。用木制骰子五枚,每枚两面,一面涂黑,一面涂白,黑者刻二为犊,白者刻二为雉。掷之五子皆黑者为卢,胜采;二雉三黑为雉,次胜采;二犊三白为犊,又次,“黑犊”即指此。参 |
初生之犊 |
⒈ 刚生下来不久的小牛。俗语:“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缩语,比喻思想上没有旧框框,大胆无畏,敢作敢为的年青人。 英 New-born calves are not afraid of tigers; Fools rush in where angels fear to tread; ⒈ 后多用以喻单纯或勇猛的青年人。 引 语出《庄子·知北游》:“德将为汝美,道将为汝居,汝瞳焉如新生之犊而无求其故!” 夏衍 《戏剧抗战三年间》:“以初生之犊的勇气,站在一切战斗的前列。” ⒈ 刚出生的小牛。语本后用以称胆大敢为,无所畏惧的年轻人。 |
金犊 |
⒈ 牛犊的美称。 ⒈ 牛犊的美称。 引 唐 温庭筠 《春晓曲》:“油壁车轻金犊肥,流苏帐晓春鸡早。” 清 陈维崧 《麦秀两歧·为周贞女题词》词:“既许驱金犊,便合歌黄鵠。” |
聊晒犊裩 |
⒈ 晋时习俗,七月七日晒衣,阮咸家贫,无物可晒,遂以竿挂大布犊鼻裈于中庭,谓“未能免俗,聊复尔耳”。后遂以“聊晒犊裩”为贫寒之典。 ⒈ 晋 时习俗,七月七日晒衣, 阮咸 家贫,无物可晒,遂以竿挂大布犊鼻褌于中庭,谓“未能免俗,聊復尔耳”。后遂以“聊晒犊裩”为贫寒之典。参见“聊復尔耳”。 引 清 蒲松龄 《为毕振叔与韩履生启》:“若小儿贫如 南阮,聊晒犊裩;瘦似 清郎 频移革带。” |
留犊 |
⒈ 《三国志·魏志·常林传》“林遂称疾笃”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载,寿春令时苗,少清白。到任时乘薄軬车,黄牸牛,布被囊。居官岁馀,牛生一犊。离任时,留其犊,谓主簿曰:“令来时,本无此犊,犊是淮南所生有也。”又《晋书·羊祜传》载,巨平侯羊篇“历官清慎,有私牛于官舍产犊,及迁而留之。”后以留犊喻居官清廉,纤介不取。 ⒈ 引 《三国志·魏志·常林传》:“林 遂称疾篤”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载, 寿春 |
牧犊 |
⒈ 牧牛,放牛。 ⒉ 见“牧犊子”。 ⒈ 牧牛,放牛。 晋 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 秦惠王 作石牛五头,朝泻金,以遗 蜀 王, 蜀 王﹞乃遣五丁迎。石牛既不便金,怒遣还之,乃嘲 秦 人曰‘东方牧犊儿’。 引 秦 人笑之曰:‘吾虽牧犊,当得 蜀 也。’” 元 杨维桢 《送谢太守》诗:“勿袖烹鲜手,须閒牧犊身。” 明 何景明 《牧犊行》:“牧童牧犊畏虎欺,挽弓逻之不敢离。” ⒉ 见“牧犊子”。 |
牧犊子 |
⒈ 古代人名。晋崔豹《古今注·音乐》:“《雉朝飞》者,牧犊子所作也。齐处士,愍宣时人。年五十,无妻,求薪于野,见雉雄雌相随而飞,意动心悲,乃作《朝飞》之操,将以自伤焉。”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雉朝飞》作“犊木子”,《乐府诗集·琴曲歌辞一·雉朝飞操》作“犊沐子”。后用“牧犊”为老而无妻的典故。 ⒈ 古代人名。 晋 崔豹 《古今注·音乐》:“《雉朝飞》者, 牧犊子 所作也。 引 齐 处士, 湣 宣 时人。年五十,无妻,求薪於 |
初生犊儿不怕虎 |
⒈ 同“初生之犊不惧虎”。 ⒈ 同“初生之犊不惧虎”。 引 《镜花缘》第五二回:“阿妹为何只长他人志气,却灭自己威风?我倒是个‘初生犊儿不怕虎’,将来到彼,我就同你前去,难道我们两个还敌不住他一个么?” |
黄犊 |
⒈ 小牛。蜗牛的别称。 ⒈ 小牛。 引 《韩非子·内储说上》:“南门之外,有黄犊食苗道左者。” 唐 杜甫 《百忧集行》:“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復来。” 明 李梦阳 《戏作放歌寄别吴子》:“我岂復恋头上簪,鹿门黄犊稳足驾。” ⒉ 蜗牛的别称。 引 《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动见模楷焉”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焦先 及 杨沛,并作瓜牛庐,止其中。以为瓜当作蜗;蜗,螺虫之有角者也,俗或呼为黄犊。” 《庄子·则阳》 |
舐犊情深 |
|
犊沐子 |
词语解释 犊沐子 [ dú mù zǐ ] ⒈ 即牧犊子。参见“牧犊子”。 引证解释 ⒈ 即 牧犊子。参见“牧犊子”。 |
犊牛 |
⒈ 小牛。 ⒈ 小牛。 引 清 龚自珍 《黄犊谣》:“黄犊躑躅,不离母腹。躑躅何求?乃不如犊牛。” |
禽犊 |
|
白犊 |
⒈ 白色的小牛。 ⒈ 白色的小牛。 引 《淮南子·人间训》:“昔者 宋 人好善者,三世不解,家无故而黑牛生白犊。” 唐 李白 《田园言怀》诗:“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 唐 张籍 《牧童词》:“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 |
踦犊 |
|
有牛使牛,无牛使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