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苦

ㄎㄨˇ

  • 拼音
  • 总笔画
  • 总笔画8画
  • UNICODE82E6
  • 五笔ADF
  • 仓颉TJR
  • 郑码EEJ
  • 四角44604
  • 笔画顺序横、竖、竖、横、竖、竖、横折、横

基本字义

苦kǔㄎㄨˇ
  1. 像胆汁或黄连的滋味,与“甘”相对:甘~。~胆。~瓜。
  2. 感觉难受的:~境。~海(原为佛教用语,后喻很苦的环境)。~闷。含辛茹~。吃~耐劳。~恼。
  3. 为某种事所苦:~雨。~旱。~夏。~于(❶对某种情况感到苦恼;❷表示相比之下更苦些)。
  4. 有耐心地,尽力地:~劝。~口婆心。刻~。~心孤诣。
  5. 使受苦:那件事可~了你啦!

详细解释

  •  gǔ 

〈形〉

  1. 通“盬”。粗劣 [coarse]。如:苦盐(粗盐,颗粒盐);苦功(粗工艺);苦事(粗制滥造)
  2. 另见 kǔ

国语词典

  •  kǔ ㄎㄨˇ 

〈名〉

  1. 五味之一。似黄莲、胆汁的味道,与「甘」、「甜」相反。
    1. 《荀子·正名》:「甘、、咸、淡、辛、酸,奇味以口异。」
  2. 难以忍受的境况。
    1. 如:「诉」、「吃苦耐劳」、「受受难」、「苦中作乐」、「苦尽甘来」。

〈动〉

  1. 受累、为难。
    1. 如:「他如此忍辱负重,真是了他了!」
  2. 磨炼。
    1. 《孟子·告子下》:「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其心志,劳其筋骨。」
  3. 患、怕。
    1. 《汉书·卷三四·韩信传》:「亭长妻之,乃晨炊蓐食。」
    2. 《文选·古诗十九首·回车驾言迈》:「盛衰各有时,立身不旱。」

〈形〉

  1. 味的。
    1. 如:「苦瓜」、「苦茶」。
  2. 艰辛、难受。
    1. 如:「苦境」、「苦日子」、「一脸苦笑」。
    2. 《孟子·梁惠王上》:「乐岁终身,凶年不免于死亡。」
  3. 愁闷。
    1. 如:「愁眉苦脸」。
    2. 唐·李白〈关山月〉诗:「戍客望边色,思归多颜。」

〈副〉

  1. 尽心尽力的。
    1. 如:「苦劝」、「苦谏」、「埋头苦干」、「寒窗读」。

康熙字典

【唐韻】康土切【集韻】【韻會】孔五切,𠀤音䇢。【說文】大苦,苓也。【詩·唐風】采苦采苦,首陽之下。【傳】苦,苦菜也。陸璣云:生田及山澤中,得霜甜脃而美。【謝靈運·山居賦】二箭殊葉,四苦齊味。【自註】四苦:靑苦、白苦、紫苦、黃苦。

又味也。【書·洪範】炎上作苦。【詩·邶風】誰謂荼苦,其甘如薺。

又【集韻】勤也。【孟子】必先苦其心志。

又患也。【前漢·賈誼傳】非徒病腫,又苦𨂂盭。

又【類篇】急也。

又【博雅】悵也。

又【揚子·方言】快也。楚曰苦,秦曰了。【郭璞曰】苦而爲快,猶以臭爲香,治爲亂,反覆用之也。

又去聲。【正韻】苦故切,音庫。困也。【西溪叢語】今人不善乗船謂之苦船,北人謂之苦車。

又姓。大夫苦成,見《國語》。

又【通志·氏族略】漢有會稽太守苦灼。

又果五切,音古。惡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辨其苦良。【註】謂分別縑白之麤細。【齊語】辨其功苦。【註】功,牢也。苦,脃也。【史記·五帝紀】河濵器皆不苦窳。【註】苦,麤也。

又音怙。地名。【史記·老莊列傳】老子者,楚苦縣厲鄕曲仁里人也。◎按苦良,苦窳,功苦之苦,或作楛,或作沽,亦通盬,義同。《直音》作苦。苦字从艸作。

外语翻译

  • 英语:bitter; hardship, suffering
  • 德语:bitter (Adj, Ess)​,Ku (Eig, Fam)
  • 法语:amer,pénible

说文解字

大苦,苓也。从艸古聲。康杜切

(苦)大苦、逗。苓也。見邶風、唐風毛傳。釋艸苓作蘦。孫炎注云。今甘艸也。按說文苷字解云甘艸矣。倘甘艸又名大苦、又名苓。則何以不類列而割分異處乎。且此云大苦、苓也。中隔百數十字又出蘦篆云大苦也。此苓必改爲蘦而後畫一。卽畫一之。又何以不類列也。攷周時音韵。凡令聲皆在十二部。今之眞臻先也。凡霝聲皆在十一部。今之庚耕淸靑也。𥳑兮、苓與榛人韵。采苓、苓與顚韵。倘改作蘦則爲合音而非本韵。然則釋艸作蘦、不若毛詩爲善。許君𣃔非於苦下襲毛詩。於蘦下襲爾雅。劃分兩處。前後不相顧也。後文蘦篆必淺人據爾雅妄增。而此大苦苓也固不誤。然則大苦卽卷耳與。曰非也。毛傳、爾雅皆云卷耳、苓耳。說文苓篆下必當云苓耳、卷耳也。今本必淺人刪其苓耳字。卷耳自名苓耳。非名苓。凡合二字爲名者、不可刪其一字以同於他物。如單云蘭非芄蘭、單云葵非鳧葵是也。此大苦𣃔非苓耳。而苦篆苓篆不類廁、又其證也。然則大苦何物。曰沈括筆談云。爾雅蘦大苦注云。蔓延生。葉似荷靑。莖赤。此乃黃藥也。其味極苦。謂之大苦。郭云甘草。非也。甘草枝葉全不同。苦爲五味之一。引伸爲勞苦。从艸。古聲。康杜切。五部。

方言集汇

  • 国际音标: kʰu˨˩˦
  • 唐代读音: *kǒ
  • 日语读音: NIGAI KURUSHII KURUSHIMU
  • 韩语罗马: KO
  • 现代韩语: 고
  • 越南语: khổ
  •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ku3 fu3 [东莞腔] ku3 [沙头角腔] ku3 fu3 [宝安腔] ku3 fu3 [海陆腔] ku3 fu3 [梅县腔] fu3 ku3 [陆丰腔] ku3 [客英字典] ku3 fu3 [客语拼音字汇] fu3 ku3
  • 粤语: fu2
  • 近代音: 溪母 魚模韻 上聲 苦小空;
  • 中古音: 溪母 姥韻 上聲 苦小韻 康杜切 一等 合口;溪母 暮韻 去聲 絝小韻 苦故切 一等 合口;
  • 上古音: 黄侃系统:溪母 模部 ;王力系统:溪母 魚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