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窒

zhìㄓˋ

  • 拼音zhì
  • 总笔画
  • 总笔画11画
  • UNICODE7A92
  • 五笔PWGF
  • 仓颉JCMIG
  • 郑码WOHB
  • 四角30104
  • 笔画顺序点、点、横撇/横钩、撇、点、横、撇折、点、横、竖、横

基本字义

窒zhìㄓˋ
  1. 阻塞不通:~息。~塞。~闷。

详细解释

  •  zhì 

〈动〉

  1. (形声。从穴,至声。洞穴狭小阻塞,故从穴。本义:阻塞,不通)
  2. 同本义 [obstruct]
    1. 窒,塞也。——《说文》
    2. 有孚窒。——《易·讼》。虞注:“塞止也。”
    3. 精不流则气郁,郁处头则为肿为风…处鼻则为鼽为窒。——《吕氏春秋·尽数》。注:“不通也。”
    4. 穹窒熏鼠。——《诗·豳风·七月》
  3. 又如:窒塞;窒阂(闭塞,阻隔)
  4. 抑止住使不发泄 [suppress]
    1. 损,君子以惩忿窒欲。——《易·损》
  5. 又如:窒抑(阻遏;抑制);窒欲(抑制欲望);窒滞(阻碍);窒沮(阻滞);窒郁(抑郁;沉闷);窒士(不得志的文人)

〈名〉

  1. 障碍物 [obstacle]
    1. 有窒皆通。——《丞相答刺罕赠谥制》
  2. 又如:窒烦(排除烦乱的心情)

国语词典

  •  zhì ㄓˋ 

〈名〉

  1. 阻塞、充填。
    1. 如:「窒息」。
    2. 《吕氏春秋·季秋纪·季秋》:「季秋行夏令,则其国大水,冬藏殃败,民多鼽。」
    3. 明·张居正〈辛未会试程策〉:「下流壅则上溢,上源则下枯。」
  2. 抑制、停止。
    1. 《易经·损卦·象曰》:「君子以惩忿欲。」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𠀤陟栗切,音挃。【說文】塞也。【易·訟卦】有孚窒。【詩·豳風】穹窒熏䑕。【爾雅·釋言】窒,塞也。【疏】謂堙塞。

又【爾雅·釋天】月在庚曰窒。

又【揚子·方言】劒削,自河而北,燕趙之閒謂之窒。

又【廣雅】窒,滿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丁結切,音櫍。

又【集韻】乃結切,音涅。義𠀤同。

又【集韻】徒結切,音姪。實也。一曰寢門冢前闕,皆謂之窒皇。【左傳·宣十四年】投袂而起,屨及于窒皇。【註】窒皇,寢門闕。

又借作室。【漢·韓敕後𥓓】庫窒中朗。

外语翻译

  • 英语:stop up, obstruct
  • 德语:pfropfen, zustopfen
  • 法语:obstruer,boucher

说文解字

塞也。从穴至聲。陟栗切

(窒)𡫳也。各本𡫳譌塞。今正。𡫳、窒也。見㠭部。此二字互訓也。𡫳之隷體爲𡨄。土部曰。塞、隔也。𨸏部曰。隔、塞也。塞於義不爲窒。邊塞其本義也。自用塞爲塡𡨄字。而𡨄廢矣。且有讀𡨄爲罅者。則𡨄愈失其本音本義矣。說詳㠭部。釋言、豳傳皆曰。窒、塞也。从穴。至聲。陟栗切。十二部。魯論語以室爲窒。

方言集汇

  • 国际音标: tʂʅ˥˧
  • 日语读音: FUSAGU FUSAGARU
  • 韩语罗马: CIL CEL
  • 现代韩语: 질
  • 越南语: khỏng
  •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tsiit7 [宝安腔] zit7 [海陆腔] zhit7 [客语拼音字汇] zid5 [梅县腔] zhit7 [客英字典] zhit7
  • 粤语: zat6
  • 中古音: 知母 質韻 入聲 窒小韻 陟栗切 三等 開口;端母 屑韻 入聲 窒小韻 丁結切 四等 開口;
  • 上古音: 黄侃系统:端母 屑部 ;王力系统:端母 質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