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穴

xuéㄒㄩㄝˊ

  • 拼音xué
  • 总笔画
  • 总笔画5画
  • UNICODE7A74
  • 五笔PWU
  • 仓颉JC
  • 郑码WO
  • 四角30802
  • 笔画顺序点、点、横撇/横钩、撇、捺

基本字义

穴xuéㄒㄩㄝˊ
  1. 洞,窟窿:孔~。石~。~居。~隙。龙潭虎~。
  2. 人体可以进行针灸的部位,多为神经末梢密集或较粗的神经干经过的地方:~位。
  3. 旧艺人称在市场或广场上表演时所占的一块地方:掌~的(指地主或班主)。走~。~头。
  4. 姓。

详细解释

  •  xué 
  1. (象形。小篆字形,上面是“宀”,表覆盖物;下面两边表示洞孔。本义:土窟窿,地洞)
  2. 同本义 [cave;hole]
    1. 穴,土室也。——《说文》。按,象嵌空之形,非八字。
    2. 出自穴。——《易·需》。注:“阴之路也。”
    3. 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 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墨子·辞过》
  3. 又如:洞穴(地洞或山洞);穴人(在洞穴中采钟乳石的人);穴流(洞穴中的水流)
  4. 墓穴;埋棺材的坑 [coffin pit;open grave]
    1. 临其穴。——《诗·秦风·黄鸟》
    2. 谷则异室,死则同穴。——《诗·王风·大车》
  5. 又如:寿穴(生前造的墓穴)
  6. 动物的窝 [den]
    1. 狐狸驰赴穴,飞鸟翔故林。——汉· 王粲《七哀诗》
  7. 又如:穴巢(鸟兽藏身的窝巢);虎穴;蚁穴
  8. 指敌人或奸人盘据、藏匿的地方 [lair]
    1. 上官欲察州里之豪,不能不假耳目,而奸人常为之穴。——清·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9. 又如:穴群(谓聚众盘据);穴巢(喻敌人或匪徒盘据、活动的场所)
  10. 地道 [tunnel]
    1. 审知穴之所在,凿穴迎之。——《墨子》
  11. 又如:穴土(挖地道);穴师(挖地道的士兵);穴地(挖地道)
  12. 水道 [water course]
    1. 江河既导,万穴俱流。——《文选》
  13. 中医指人体上可以针灸的部位,多为神经末稍密集或较粗的神经纤维经过的地方 [acupuncture point;acupoint]。如:穴道;穴位
  1. 穴居;穴藏 [live in caves]
    1. 夫鼠,昼伏夜动,不穴于寝庙,畏人故也。——《左传》
  2. 又如:穴居野处(形容人类未有房屋前的生活状态);穴处(居住山洞);穴保(穴居裸体)
  3. 挖凿;洞穿 [dig]
    1. 穴土而入。——《墨子·备穴》
  4. 又如:穴矛(开凿地道的工具);穴垣(在墙上挖洞);穴胃(穿通胃壁);穴室枢户(穿室破户)

国语词典

  •  xuè ㄒㄩㄝˋ 

〈名〉

  1. 人居的土室。
    1. 《诗经·大雅·绵》:「陶复陶,未有室家。」
  2. 洞窟,泛指地上或建筑物的坑、洞。
    1. 如:「洞」、「幽」、「岩」。
    2. 《文选·宋玉·风赋》:「空穴来风。」
  3. 坟墓、墓坑。
    1. 如:「墓」。
    2. 《诗经·王风·大车》:「谷则异室,死则同。」
    3. 唐·元稹〈遣悲怀〉诗三首之三:「同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4. 窝巢。
    1. 如:「巢」、「兔」、「犁庭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2.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顾惟蝼蚁辈,但自求其。」
  5. 中医称人体经脉会聚的要害,多为密集的神经末稍或较粗的神经纤维经过处。
    1. 如:「穴道」、「经」、「太阳」。
  6. 二一四部首之一。

〈动〉

  1. 挖凿。
    1. 《墨子·备》:「敢问古人有善攻者,工而入,缚柱施火,以坏吾城。」
    2. 《新五代史·卷三九·杂传·刘守光传》:「能地为道以攻城。」
  •  ​xué ㄒㄩㄝˊ 
  1. (一)​之又音。

康熙字典

〔古文〕𥤢【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胡決切,音坹。【說文】土室也。【易·繫辭】上古穴居而野處。【詩·大雅】陶復陶穴。【箋】未有寢廟,故覆穴而居。

又【玉篇】孔穴也。【孟子】鑽穴隙相窺。

又【廣韻】窟也。【易·需卦】出自穴。

又訓爲側。【爾雅·釋水】氿泉穴出。穴出,仄出也。

又官名。【周禮·秋官】穴氏掌攻蟄獸。【疏】凡獸皆藏穴中,故以穴爲官名,使取蟄獸。

又地名。【書·禹貢】鳥鼠同穴。【爾雅·釋地】岠齊州以南戴日爲丹穴。【左傳·文十一年】潘崇伐麇,至于鍚穴。【註】鍚穴,麇地。【水經注】中廬縣之西山謂之馬穴山。【左思·蜀都賦】嘉魚出于丙穴。【註】丙穴,在漢中沔陽縣北。

又【韻會】古穴切。【前漢·天文志】暈適背穴。【註】孟康曰:穴,或作鐍,其形如鐍。如淳曰:凡氣在日上爲冠爲戴,在旁直射爲珥,在旁如半環向日爲抱,向外爲背,有氣刺日爲鐍。鐍,抉傷也。

又叶胡桂切。【曹植·七啓】采英奇于側陋,宣皇明于巖穴。此甯子商歌之秋,而呂望所以投綸而逝。

又【集韻】戸橘切。【淮南子·原道訓】水居窟穴,人民有室。【孔融詩】言多令事敗,器漏苦不密。河潰蟻孔端,山壞由猿穴。

外语翻译

  • 英语:cave, den, hole; KangXi radical 116
  • 德语:Grab (S)​,Höhle, Nest, Loch (S)​,Radikal Nr. 116 = Loch, Höhle, Akupunkturpunkt (S)​,Akupunkturpunkt (S, Med)
  • 法语:grotte,caverne,point d'acupuncture

说文解字

土室也。从宀八聲。凡穴之屬皆从穴。胡決切

(穴)土室也。引伸之凡空竅皆爲穴。从宀。覆其上也。八聲。胡決切。十二部。凡穴之屬皆从穴。

方言集汇

  • 国际音标: ɕyɛ˧˥
  • 唐代读音: *huet
  • 日语读音: ANA
  • 韩语罗马: HYEL
  • 现代韩语: 혈
  • 越南语: huyệt
  • 客家话: [梅县腔] hiet8 [海陆腔] hiet8 [陆丰腔] hiat8 [台湾四县腔] hiet8 [东莞腔] het8 [沙头角腔] het8 [客英字典] hiet8 [宝安腔] het8 [客语拼音字汇] hed6 hiad6
  • 粤语: jyut6
  • 近代音: 曉母 車遮韻 入聲作平聲 協小空;
  • 中古音: 匣母 屑韻 入聲 穴小韻 胡決切 四等 合口;
  • 上古音: 黄侃系统:匣母 屑部 ;王力系统:匣母 質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