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祝

zhùㄓㄨˋ

  • 拼音zhù
  • 总笔画
  • 总笔画9画
  • UNICODE795D
  • 五笔PYKQ
  • 仓颉IFRHU
  • 郑码WSJR
  • 四角36212
  • 笔画顺序点、横撇/横钩、竖、点、竖、横折、横、撇、竖弯钩

基本字义

祝zhùㄓㄨˋ
  1. 表示对人对事的美好愿望:~福。~寿。~捷。~辞。馨香祷~。
  2. 古代指男巫。
  3. 在神庙里管香火的人:~融。庙~。
  4. 断:~发(fà)(断发,后指僧尼削发出家)。
  5. 姓。
  6. 古同“注”,敷涂。

详细解释

  •  zhòu 

〈动〉

  1. 通“咒”。诅咒 [curse]
    1. 否则厥口诅祝。——《书·无逸》
    2. 侯作侯祝。——《诗·大雅·荡》
    3. 民或祝诅上。——《史记·孝文纪》
    4. 南郡极热之地,其人祝树树枯,唾鸟鸟坠。—— 《论衡》
  2. 又如:祝诅(祝告鬼神,使加祸别人)
  3. 另见 zhù

国语词典

  •  zhù ㄓㄨˋ 

〈名〉

  1. 祭祀时主持祭礼的人。
    1. 《礼记·曾子问》:「祫祭于祖,则迎四庙之主。」
  2. 寺庙主持人。
    1. 如:「庙」。
  3. 祭祀所念的祷告词。
    1. 《汉书·卷六三·武五子传·戾太子刘据传》:「为立禖,使东方朔、枚皋作禖。」
    2. 《辽史·卷四九·礼志一》:「合门使读讫,复位坐。」
  4. 姓。如春秋时魏国有侘。

〈动〉

  1. 祈祷、祈求。
    1. 如:「祝福」、「平安快乐」。
  2. 庆贺、颂贺。
    1. 如:「庆」、「祝贺」。

康熙字典

〔古文〕𥘱【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之六切,音粥。贊主人饗神者。【說文】祝,祭主贊詞者,从人口,从示。一曰从兌省。易曰:兌爲口,爲巫。【徐曰】按易,兌,悅也,巫所以悅神也。【詩·小雅】工祝致告。【周禮·春官】大祝掌六視之辭。

又屬也。【詩·鄘風】素絲祝之。【箋】祝,當作屬。屬,著也。【毛傳】訓織也。

又祝融,神名。【虞翻曰】祝,大。融,明也。【韋昭曰】祝,始也。

又斷也。【公羊傳·哀十四年】子路死,子曰噫:天祝予。【穀梁傳·哀十三年】祝髮文身。

又丁寧也,請求之辭。

又國名。【禮·樂記】封帝堯之後於祝。

又姓。【左傳】鄭大夫祝𥅆,後漢司徒祝恬。

又【集韻】【類篇】𠀤職救切,音晝。【詩·大雅】侯作侯祝。【傳】祝,詛也。【疏】祝。無用牲之文,口告而祝詛之也。【書·無逸】否則厥口詛祝。【疏】以言告神謂之祝,請神加殃謂之詛。

又陟慮切,音註。【周禮·天官】瘍醫掌祝藥。【註】祝,讀如注病之注,謂附著藥也。 【集韻】或作呪。亦作詋詶。

外语翻译

  • 英语:pray for happiness or blessings
  • 德语:wünschen, gratulieren (V)​,Zhu (Eig, Fam)
  • 法语:souhaiter

说文解字

祭主贊詞者。从示从人口。一曰从兌省。《易》曰:“兌爲口爲巫。”之六切〖注〗𥘱,古文。

(祝)祭主贊䛐者。从示。从儿口。此以三字㑹意。謂以人口交神也。一曰从兌省。易曰。兌爲口、爲巫。此字形之別說也。凡一曰。有言義者。有言形者。有言聲者。引易者、說卦文。兌爲口舌、爲巫。故祝从兌省。此可證虙羲先倉頡製字矣。凡引經傳。有證義者。有證形者。有證聲者。此引易證形也。之六切。三部。

方言集汇

  • 国际音标: tʂu˥˧
  • 唐代读音: jiuk
  • 日语读音: IWAU HAFURI NORITO
  • 韩语罗马: CHWUK CWU
  • 现代韩语: 축
  • 越南语: chúc
  • 客家话: [海陆腔] chuk7 [客语拼音字汇] zug5 [陆丰腔] chuk7 [东莞腔] zuk7 [台湾四县腔] zuk7 [宝安腔] zuk7 | zu5 ziu5 [沙头角腔] zuk7 [客英字典] chuk7 [梅县腔] zhuk7
  • 粤语: zuk1
  • 中古音: 照章母 宥韻 去聲 呪小韻 職救切 三等 開口;照章母 屋韻 入聲 粥小韻 之六切 三等 合口;
  • 上古音: 黄侃系统:端母 沃部 ;端母 沃部 ;王力系统:章母 覺部 ;章母 覺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