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砂

shāㄕㄚ

  • 拼音shā
  • 总笔画
  • 总笔画9画
  • UNICODE7802
  • 五笔DITT
  • 仓颉MRFH
  • 郑码GKM
  • 四角19620
  • 笔画顺序横、撇、竖、横折、横、竖、撇、点、撇

基本字义

砂shāㄕㄚˉ
  1. 同“沙”:~粒。~纸。~轮。翻~(铸造器物的工作)。~糖。

详细解释

  •  shā 

〈名〉

  1. “沙”的俗字。指石之细碎者 [sand]。如:砂颗(砂粒);砂壤(沙质的土壤);砂丁(矿工);砂石(砂土和石子);砂包(沙袋);型砂;砂碛(沙漠;沙滩)
  2. 泛指细碎如砂的物质 [sand-like material]。如:砂糖;砂瓶(陶罐);砂眼杂质在铸件上形成的小孔;砂壶(用粘土为原料烧制成的陶质壶类之一);砂锅(用粘土为原料烧制成的锅)
  3. 道家所炼丹砂,简称“砂”。“朱砂”的简称 [cinnabar]。如:砂汞(丹砂和水银)

国语词典

  •  shā ㄕㄚ 

〈名〉

  1. 细碎的石粒。
    1. 如:「飞砂走石」。
  2. 细碎呈颗粒状的物质。
    1. 如:「矿」、「铁」。
  3. 参见「[[朱]]」条。

康熙字典

【廣韻】所加切【集韻】師加切,𠀤音紗。【廣韻】俗沙字。【集韻】沙,或作砂。○按《史記·孝武紀》:李少君言於上曰:𧙈竈則致物,致物而丹砂可化爲黃金。丹砂,卽今硃砂也。《集韻》《韻會》於沙字下註亦作砂。《廣韻》幷斥砂爲俗字。惟《正字通》云砂類不一。《本草》朱砂性甘味寒。

又《廣輿志》:粵西慶遠府宜山縣產砂,生山北者曰辰砂,生山南者曰宜砂,地脉不殊,砂亦無別。

又縮砂蔤,其子一團八隔,如黍米,辛香可調食。今砂仁,卽縮砂子。

又硼砂,生西南番,分黃白二種。

又兔矢曰明月砂,亦名兔簟。

又蝙蝠矢曰夜明砂。《本草綱目》砂載玉石部,與水部沙音同義異,不宜合而爲一,此足正舊說之謬矣。

又叶蘇和切,音梭。【白居易詩】容光未消歇,恩愛忽磋跎。何意掌上玉,化作眼中砂。

外语翻译

  • 英语:sand; pebbles, gravel; gritty
  • 德语:Kies (S)​,Sand (S)
  • 法语:sable,gravier

说文解字

水𢿱石也。从水从少。水少沙見。楚東有沙水。𣲡,譚長說:沙或从尐。所加切。尐,子結切。

(沙)水𢿱石也。詩正義作水中散石。非是。水經注引與今本同。凡古人所引古書有是有非。不容偏信。大雅傳云。沙、水旁也。許云。水散石。與毛不異。石散碎謂之沙。引伸之、凡生澁皆爲沙。如內則鳥沙鳴是。从水少。會意。水少沙見。釋其會意之恉。所加切。十七部。古音娑。從石作砂者、俗字也。古丹沙衹用此。楚東有沙水。此別一義也。水經注渠水篇曰。渠水、又東南流逕開封縣。睢渙二水出焉。右則新溝注之。卽沙水也。音蔡。許愼正作沙音。言楚東有沙水。謂此水也。

(𣲡)譚長說。沙或从尐。少尐二字皆見小部。尐者、少也。

方言集汇

  • 国际音标: ʂɑ˥
  • 唐代读音: *shra
  • 日语读音: SUNA
  • 韩语罗马: SA
  • 现代韩语: 사
  • 客家话: [海陆腔] sa1 [客英字典] sa1 [陆丰腔] sa1 [梅县腔] sa1 [台湾四县腔] sa1 [宝安腔] sa1 [客语拼音字汇] sa1
  • 粤语: sa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