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挪

nuóㄋㄨㄛˊ

  • 拼音nuó
  • 总笔画
  • 总笔画9画
  • UNICODE632A
  • 五笔RVFB|RNGB
  • 仓颉QSQL
  • 郑码DYBY
  • 四角57027
  • 笔画顺序横、竖钩、提、横折钩、横、横、撇、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

基本字义

挪nuóㄋㄨㄛˊ
  1. 移动:~动。~移。~借。~用。
  2. 揉搓:~挲。~绳破篾(搓绳子,破篾片)。

详细解释

  •  nuó 

〈动〉

  1. (形声。从手,那声。本义:揉搓)
  2. 同本义 [rub]
    1. 两手自相挪。——韩愈《读东方朔杂事》
  3. 移动,从一处移到另一处 [move]
    1. 行者叩头,启上如来:“千万望挪玉一降。”——《西游记》
  4. 又如:挪玉(移动玉步;劳动大驾);挪桌子;那个理发店挪地方了;把椅子挪开;挪步(移动脚步)
  5. 移用 [dip]
    1. 他向日挪我的五十两银子,得便叫他算还给我。——《儒林外史》

国语词典

  •  nuó ㄋㄨㄛˊ 

〈动〉

  1. 推移、移动。
    1. 如:「挪开」、「一下位置好吗?」
    2.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慢俄延,投至到栊门儿前面,刚了一步远。」
    3. 《红楼梦·第一三回》:「邢夫人等忙叫宝玉搀住,命人椅子来与他坐。」
  2. 借贷、移用。
    1. 如:「挪借」、「挪用公款」。
    2. 《儒林外史·第五二回》:「他向日我的五十两银子,得便叫他算还给我。」
  3. 两手互相搓摩。
    1. 如:「搓」。

康熙字典

【唐韻】諾何切【集韻】囊何切,𠀤音儺。搓挪也。

外语翻译

  • 英语:move, shift on one side
  • 德语:austauschen, tauschen ,erregen, verschieben
  • 法语:déplacer

说文解字

摧也。摧各本作推。今依玉篇、韵會、文選注、玄應梵書音義正。摧者、擠也。周禮守祧、禮經士虞、特牲、少牢隋祭。或作隋、作墮。或作挼。或作綏。隋當是正字。挼、綏當是叚借。鄭云。下祭曰墮。墮之言猶墮下也。按隋聲妥聲同在古十七部。許云挼、摧也。摧亦有墮下之義。挼篆㬪韵雙聲皆當妥聲。下挼莏一解、則更當从妥。不待言矣。从手。妥聲。各本作委聲。今正。徐鉉曰。俗作挼。非。乃因說文無妥而爲此謬說也。奴禾切。十六十七部。一曰㒳手相切摩也。玄應引無摩字。阮孝緒字略云。煩撋猶挼莏。今人多用此義、而字作挪。

方言集汇

  • 国际音标: nuo˧˥
  • 日语读音: MOMU
  • 韩语罗马: NA
  • 现代韩语: 나
  • 越南语: ná
  • 客家话: [梅县腔] no2 [陆丰腔] na1 [东莞腔] la2 [海陆腔] no2 [客英字典] no2 [台湾四县腔] no2 [客语拼音字汇] no2 [宝安腔] lo2 | la2
  • 粤语: no1 no4
  • 潮州话: no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