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巨

ㄐㄩˋ

  • 拼音
  • 总笔画
  • 总笔画4画
  • UNICODE5DE8
  • 五笔AND
  • 仓颉SS
  • 郑码HXVV
  • 四角71717
  • 笔画顺序横、横折、横、竖折/竖弯

基本字义

巨jùㄐㄩˋ
  1. 大,很大:~大。~人(a.身材异常高的人;b.童话里指比一般人高大,有神力的人;c.喻有巨大影响和贡献的人)。~匠(泛称在科学或文艺上有极大成就的人)。~子(a.中国战国时墨家学派领袖的尊称;b.在某方面卓有成就,有声望的人)。艰~。
  2. 姓。

详细解释

  •  jù 

〈名〉

  1. (象形。金文字形,是“矩”的本字,象人持矩形。本义:画直角方形用的工具)
  2. 同本义。后作“矩” [carpenter’s rule]
    1. 巨,规巨也。——《说文》
    2. 是以君子有挈巨之道也。——《礼记·大学》
    3. 成功之术,必有巨矱。——《管子·宙合》
  3. 又如:巨矱(法度。同“矩矱”)
  4. 通“距”。距离 [distance]
    1. 守为台城,以临羊黔,左右出巨,各二十尺。——《墨子》

〈形〉

  1. 大;很大 [great;huge;gigantic;tremendous]
    1. 巨,大也。——《小尔雅》
    2. 力士举巨囊。——《公羊传·哀公六年》
    3. 右巨指钩弦。——《仪礼·大射仪》
    4. 穹崖巨谷。——宋· 沈括《梦溪笔谈》
    5. 巨石岿然。
    6. 巨幅悬之。——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7. 巨弹堕地。
    8. 劝输巨室。——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又如:巨响(极大的响声);巨指(大指);巨港(大港);巨室(大厦,大屋;公卿大夫之家);巨蠹(喻祸国殃民的大奸)
  3. 多,数量大 [enormous]。如:巨万(万万之数。形容数目很大);巨金(大批钱财;大锭银子);巨千(为数甚多)
  4. 粗;粗大;粗略 [coarse]。如:巨屦(粗糙的鞋子)
  5. 高超、杰出 [super]。如:巨川材(济世大才);巨手(高手,喻指杰出的人物);巨公(皇帝的特称;太师;大人师)

〈副〉

  1. 通“讵”。岂,难道 [Does it mean…? Shouldn't it be…?]
    1. 沛公不先破关中兵,公巨能入乎?——《汉书·高帝纪》
  2. 又如:巨能(岂能)
  3. 最 [very]
    1. 言不尽于此,颇难悉载,故粗举其巨怪者。——曹植《辩道论》

国语词典

  •  jù ㄐㄩˋ 

〈名〉

  1. 量方正的器具。
    1. 《说文解字·工部》:「,规也。」
  2. 姓。如汉代有览。

〈形〉

  1. 大。
    1. 如:「巨款」、「巨人」。
    2. 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三三:「北溟有鱼,身长数千里。」
    3. 宋·苏轼〈后赤壁赋〉:「举网得鱼,口细鳞。」

〈副〉

  1. 岂。
    1. 《汉书·卷一·高帝纪上》:「沛公不先破关中兵,公能入乎?」
    2. 唐·颜师古·注:「,读曰讵。讵,犹岂也。」

康熙字典

〔古文〕𢀑㠪𠫕【唐韻】其呂切【集韻】臼許切,𠀤渠上聲。【說文】䂓巨也。从工,象手持之。

又【玉篇】大也。【孟子】爲巨室。

又巨萬,數也。【史記·平準書】京師之錢累巨萬。【註】巨萬,今萬萬。

又姓。【何氏姓苑】巨氏出南昌。【廣韻】漢有巨武,爲荆州刺史。

又巨毋,複姓。【前漢·王莽傳】有奇士,長丈,大十圍,自謂巨毋霸。莽更其姓,曰巨母氏。謂因文母而霸王符也。【後漢·光武紀】作巨無霸。

又【韻會】通作鉅。【前漢·食貨志】庶人之富者累鉅萬。【李賀·高軒過詩】文章鉅工。

又與詎同。【前漢·高帝紀】公巨能入乎。【師古曰】巨讀曰詎,猶豈也。

又【類篇】求於切,音蕖。未央也。【韻會】亦作渠。詩小雅庭燎註,夜未渠央。義與遽同,言未便至夜也。

外语翻译

  • 英语:large, great, enormous; chief
  • 德语:groß, riesig, gewaltig, enorm, gigantisch (Adj)​,Ju (Eig, Fam)
  • 法语:grand,énorme,immense,gigantesque

说文解字

規巨也。从工,象手持之。榘,巨或从木、矢。矢者,其中正也。𢀓,古文巨。其呂切文四 重三

(巨)規巨也。周髀筭經曰。圜出於方。方出於矩。矩出於九九八十一。故折矩以爲句廣三。股脩四。徑隅五。旣方其外。半之一矩。環而共盤。得成三四五。㒳矩共長二十有五。是謂積矩。用矩之道。平矩以正繩。偃矩以望高。覆矩以測湥。臥矩以知遠。環矩以爲圓。合矩以爲方。方屬地。圓屬天。天圓地方。方數爲典。以方出圓。按規矩二字猶言法度。古不分別。規圜矩方者、圜出於方。圜方皆出於矩也。夫部曰。規、有法度也。不言圜曰規。考工記。斬轂之道必矩其陰陽。注。矩謂刻識之也。凡識其廣長曰矩。故凡有所刻識皆謂之矩。从工。象手持之。謂也。其吕切。五部。按後人分別巨、大也。矩、法也、常也。與說文字異。其吕切、唐韵也。廣韵作矩、榘。入九麌。俱雨切。又云。說文又其吕切。此出說文音隱。

(榘)巨或从木矢。矢者其中正也。矢部曰。有所長短。以矢爲正。按今字作矩省木。

(𢀓)古文巨。此爲象手持之。小篆變之。取整齊耳。大學。絜矩之道。注云。矩或作巨。此古文之遺也。

方言集汇

  • 国际音标: tɕy˥˧
  • 唐代读音: ghiǔ
  • 日语读音: OOKII
  • 韩语罗马: KE
  • 现代韩语: 거
  • 客家话: [客英字典] ki3 ki1 gi3 [东莞腔] ki1 [梅县腔] ki3 [陆丰腔] gi5 [海陆腔] gi1 gi3 ki1 ki3 [客语拼音字汇] gi4 ki1 [宝安腔] ki1 [台湾四县腔] gi1 gi3 ki1 ki3
  • 粤语: geoi6
  • 近代音: 見母 魚模韻 去聲 鋸小空;
  • 中古音: 群母 語韻 上聲 巨小韻 其吕切 三等 合口;
  • 上古音: 黄侃系统:溪母 模部 ;王力系统:羣母 魚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