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作

zuòㄗㄨㄛˋ

  • 拼音zuò
  • 总笔画
  • 总笔画7画
  • UNICODE4F5C
  • 五笔WTHF
  • 仓颉OOS
  • 郑码NMID
  • 四角28211
  • 笔画顺序撇、竖、撇、横、竖、横、横

基本字义

作zuòㄗㄨㄛˋ
  1. 起,兴起,现在起:振~。枪声大~。
  2. 从事,做工:工~。~息。~业。
  3. 举行,进行:~别(分别)。~乱。~案。~战。~报告。
  4. 干出,做出,表现出,制造出:~恶(è)。~弊。~梗。~祟。~态。~色。~为。~难。~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5. 当成,充当:~罢。~保。~伐(做媒人)。~壁上观(人家交战,自己站在营垒上看,喻坐观别人成败)。
  6. 创造:创~。写~。~曲。~者。
  7. 文艺方面的成品:~品。不朽之~。
  8. 同“做”。
  9. 旧时手工业制造加工的场所:~坊。
  10. 从事某种活动:~揖。~弄。~死。

详细解释

  •  zuō 

〈名〉

  1. 作坊,手工业工场 [workshop]
    1. 明帝方修宫室而节气不合,…而 礼径至所作,不复重奏,称诏罢民。——《三国志·魏志》
  2. 又如:作房(作坊);作分(作坊);木工作;油漆作;洗衣作
  3. 另见 zuò (除作坊外,其余都读 zuò )

国语词典

  •  zuò ㄗㄨㄛˋ 

〈动〉

  1. 兴起、振起。
    1. 如:「兴风作浪」。
    2. 《说文解字·人部》:「,起也。」
    3. 《易经·乾卦·九五》:「云从龙,风从虎,圣人而万物睹。」
    4. 《左传·庄公十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 造就、培育。
    1. 如:「天作之合」。
    2. 《书经·康诰》:「亦惟助王宅天命,新民。」
    1. 如:「写」、「作画」、「作诗」。
    2. 《论语·述而》:「述而不,信而好古。」
  3. 进行、举行。
    1. 如:「作战」、「简报」。
  4. 为、当。
    1. 如:「认贼作父」。
  5. 假装。
    1. 如:「装腔作势」、「装模作样」。
  6. 进行某事。
    1. 如:「作媒」、「作证」、「事」。
  7. 成为。
    1. 如:「作人」、「官」。
  8. 制造。
    1. 唐·秦韬玉〈贫女〉诗:「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嫁衣裳。」

〈名〉

  1. 事业。
    1. 如:「工」。
    2. 《礼记·缁衣》:「毋以小谋败大,毋以嬖御人疾庄后。」
  2. 诗文书画与艺术品称为「」。
    1. 如:「杰」、「佳」、「名」。
  •  zuó ㄗㄨㄛˊ 
  1. 参见「作摩」、「作料」等条。
  •  zuō ㄗㄨㄛ 

〈名〉

  1. 工人、工匠。
    1. 如:「木」、「石」、「瓦」。
  2. 某些工艺作品的场所。
    1. 如:「作坊」。
    2. 《三国志·卷二四·魏书·孙礼传》:「礼径至所。不复重奏,称诏罢民,帝奇其意而不责也。」

〈动〉

  1. 招惹、自找。
    1. 如:「自作自受」。

康熙字典

〔古文〕胙𢓓【唐韻】則洛切【集韻】【韻會】【正韻】卽各切,𠀤臧入聲。興起也。【易·乾卦】聖人作而萬物覩。【書·堯典】平秩東作。

又振也。【書·康誥】作新民。

又造也。【禮·樂記】作者之謂聖。【詩·鄘風】定之方中,作于楚宮。

又爲也。【詩·鄭風】敝予又改作兮。

又始也。【詩·魯頌】思馬斯作。

又坐作。【周禮·夏官】大司馬敎坐作進退之節。

又將作,秦官名。【前漢·百官表】秩二千石,掌宮室。

又作猶斮也。【禮·內則】魚曰作之。【註】謂削其鱗。

又汨作,逸書篇名。

又姓。漢涿郡太守作顯。

又與詛同。怨謗也。【詩·大雅】侯作侯祝。

又【集韻】【韻會】【正韻】𠀤子賀切,音佐。【後漢·廉范傳】廉叔度,來何暮,不禁火,民夜作,昔無襦,今五袴。【韓愈詩】非閣復非船,可居兼可過。君去問方橋,方橋如此作。今方音作讀佐。俗用做。

又【韻補】叶總古切,音阻。【韓愈·處州孔子廟𥓓】惟此廟學,鄴侯所作。厥初庳下,神不以宇。

又叶子悉切,音卽。【擊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𨻰琳·客難】太王築室,百堵俱作。西伯營臺,功不浹日。

外语翻译

  • 英语:make; work; compose, write; act, perform
  • 德语:etw.,jdn. ansehen, etw. (für jdn.)​ nehmen, machen, tun (V)
  • 法语:faire,apparaître,rédiger,ouvrage,oeuvre,considérer comme

说文解字

起也。从人从乍。則洛切〖注〗胙、𢓓,古文。

(作)起也。秦風無衣傳曰。作、起也。釋言、穀梁傳曰。作、爲也。魯頌駉傳曰。作、始也。周頌天作傳曰。作、生也。其義別而略同。別者所因之文不同。同者其字義一也。有一句中同字而別之者。如小雅作而作詩箋云。上作、起也。下作、爲也。辵部曰。迮迮、起也。然則作迮二篆音義同。古文假借乍爲作。从人。乍聲。則洛切。五部。

方言集汇

  • 国际音标: tsuo˥˧
  • 唐代读音: *tzɑk tzɑk
  • 日语读音: TSUKURU TSUKURI NASU
  • 韩语罗马: CAK CWU
  • 现代韩语: 작
  • 越南语: tác
  • 客家话: [海陆腔] zok7 zo5 [宝安腔] zok7 [沙头角腔] zok7 [陆丰腔] zok7 [梅县腔] zok7 [台湾四县腔] zok7 zo5 [客英字典] zok7 [东莞腔] zok7 [客语拼音字汇] zog5
  • 粤语: zok3
  • 潮州话: zag4(tsak) zoh4(tsoh)
  • 近代音: 精母 蕭豪韻 入聲作上聲 柞小空;
  • 中古音: 精母 鐸韻 入聲 作小韻 則落切 一等 開口;精母 暮韻 去聲 作小韻 臧祚切 一等 合口;精母 箇韻 去聲 佐小韻 則箇切 一等 開口;
  • 上古音: 黄侃系统:精母 鐸部 ;王力系统:精母 鐸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