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七夕年年信不违

浣溪沙·七夕年年信不违朗读

七夕年年信不违,银河清浅白云微,蟾光鹊影伯劳飞。

每恨蟪蛄怜婺女,几回娇妒下鸳机,今宵嘉会两依依。

唐末五代时人,字平珪,高阳(今属河北人),一作南阳(今属河南)人。年十四,登进士第。已而入蜀,从王建,官翰林学士承旨,进文思殿大学士,拜司徒,蜀亡,随王衍降唐。未

《浣溪沙·七夕年年信不违》毛文锡 注释

⑴七夕句——用牛郎织女的故事。据《荆楚岁时记》载: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女孙也。年年织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纫,天帝怒,责令归河东,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会。又《风俗记》载: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⑵蟾光鹊影——月亮之光,鹊桥之影。
⑶伯劳——鸟名,又名鵙。《诗经·豳风·七月》:“七月鸣鵙。”毛传:“鵙。伯劳也。”《玉台新咏》卷九载《东飞伯劳歌》曰:“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牵牛)织女时相见。”
⑷每恨句——意思是常恨蟪蛄啼鸣,仿佛是对婺女倾诉着无尽情意。蟪蛄(huìgū惠姑):蝉的一种,吻长,黄绿色,夏秋能鸣。婺女:又称“女宿”,星名,二十八宿之一。《礼记·月令》:“孟夏之月,旦,婺女中。”《史记·天官书》:“婺女,其北织女。”
⑸几回句——意思是蟪蛄鸣时,婺女星尚在天空,它们常能相会;而织女闻此蟪蛄声,心绪不安,所以几回娇妒,无心织纫,走离鸳机。鸳机:织锦机。

《浣溪沙·七夕年年信不违》毛文锡 评析

这首词用牛郎与织女七夕相会的故事,含蓄地写了一对年轻男女的幽会,时机难得,两情依依。并对“蟪蛄”、“婺女”这类的自然现象加以人格化,表现了女子妒人多欢而己少欢的幽恨。全词流畅深沉,含蓄耐思。《栩庄漫记》评此词“意浅辞庸,味如嚼蜡”,似不允当。

《浣溪沙·七夕年年信不违》的诗词大意

七夕年年信不违背,银河清浅白色微,以光鹊影伯劳飞。
常恨寒蝉可怜婺女,多少次娇妒下鸳机,今晚盛会两依依。
* 此部分翻译来自AI,仅供参考

《浣溪沙·七夕年年信不违》的网友点评

诗词推荐

宋代:黄庭坚

僧夏莫问途,麦秋宜煮饼。

北寺旬休归,长廊六月冷。

簟翻寒江浪,茶破苍璧影。

李侯为我来,遽以归期请。

青衿废诗书,白发违定省。

荒畦当鉏灌,蠹简要签整。

挽衣不可留,决去事幽屏。

天恢猎德网,日饎养贤鼎。

此士落江湖,熟思令人瘿。

胸中吉祥宅,膜外荣辱境。

婆娑万物表,藏刃避肯綮。

人生要当学,安宴不彻警。

古来惟深地,相待汲修绠。

宋代:陆游

戒婢篝衣彻扊扅,呼儿涤砚作隃麋。

须臾开卷东窗下,即是先生无病时。

宋代:释正觉

是兮不是,别兮不别。

水冷涵秋,山寒带雪。

传家之印兮中间无文,常用之针兮两头无穴。

游世之身云月閒,说禅之口河汉决。

自然随顺因缘,向道不乖时节。

宋代:黄庭坚

更生苦讼石中书,宰掾非人欲引裾。

两猾论兵几败国,同时御史更谁如。

宋代:杨万里

梁溪归自镜湖天,笔棬湖光入大篇。

倾出锦囊和雨湿,炯如柘弹走盘圆。

许分句法何曾付,自笑芜辞敢浪传。

两集不须求序引,秖将妙语冠陈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