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秦国怀古

春日秦国怀古朗读

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春日秦国怀古》周朴 古诗翻译及注释

翻译
春日里遥望荒郊,看着泾水曲折地流去,环绕着远处的村落,无限愁绪从胸中升起。
众多的牛马放牧,导致原上春草殆尽。耕破了田地,发现了古碑,证实了这里就是秦国故地。
积雪茫茫的山峦,在黄昏中变得更加苍茫;夕阳伴着云烟,让树林变得更加昏暗。
行走好几里路,还都是茫茫黄沙。太荒凉了,想想这秦地当年的繁盛,的确让人不堪回首。

注释
⑴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
⑵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⑶原:同“塬”,黄土高原地区因冲刷形成的高地,四边陡,顶上平。
⑷残阳:夕阳。

《春日秦国怀古》周朴 古诗简析

《《春日秦国怀古》周朴 古诗》是晚唐诗人周朴的一首作品,此诗曾作为诗歌鉴赏题的材料出现在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的语文试题中。

这是一首怀古诗,诗的前六句描绘眼前之景,后两句表达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首句统摄全篇点明作者的情感极其哀愁,这哀愁是由荒郊中看到的景色引起的:泾水弯弯曲曲靠在遥远的村子旁边;因为过多的放牧牛马,春天的草已经看不到多少了;原野上的田地没有人耕种,只有秦朝时的古碑还在,还能证明这里曾经的兴盛;天色已晚,云彩与积雪一道围绕在苍山上,几缕炊烟伴着残阳,绿树显得格外昏暗,行客之路尽是黄沙。看到这荒凉的景色,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再回想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诗歌用了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的手法,借泾水、春草、古碑、苍山、残阳、绿树、黄沙等凄凉败落的景物,表达了自己的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用极富特征的荒凉景物抒发了对唐王朝国势日衰的悲叹。表现手法上颈联采用拟人,写景细致入微。

这首诗在格律上用韵规范,对仗工整,景情关系的处理是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写哀景抒哀情,在情感上则蕴含了一种低沉、落寞的思想情绪。

《春日秦国怀古》的诗词大意

春日里遥望荒郊,无限愁绪从胸中升起,看着泾水曲折地流去,环绕着远处的村落。
牛马放多春草尽,耕破了田地,发现了古碑,证实了这里就是秦国故地。
云和积雪苍山晚,夕阳伴着云烟,让树林变得更加昏暗。
几里黄沙行客路,想想这秦地当年的繁盛,的确让人不堪回首。
* 此部分翻译来自AI,仅供参考

《春日秦国怀古》的网友点评

诗词推荐

宋代:黄庭坚

僧夏莫问途,麦秋宜煮饼。

北寺旬休归,长廊六月冷。

簟翻寒江浪,茶破苍璧影。

李侯为我来,遽以归期请。

青衿废诗书,白发违定省。

荒畦当鉏灌,蠹简要签整。

挽衣不可留,决去事幽屏。

天恢猎德网,日饎养贤鼎。

此士落江湖,熟思令人瘿。

胸中吉祥宅,膜外荣辱境。

婆娑万物表,藏刃避肯綮。

人生要当学,安宴不彻警。

古来惟深地,相待汲修绠。

宋代:释正觉

是兮不是,别兮不别。

水冷涵秋,山寒带雪。

传家之印兮中间无文,常用之针兮两头无穴。

游世之身云月閒,说禅之口河汉决。

自然随顺因缘,向道不乖时节。

宋代:陆游

戒婢篝衣彻扊扅,呼儿涤砚作隃麋。

须臾开卷东窗下,即是先生无病时。

宋代:黄庭坚

更生苦讼石中书,宰掾非人欲引裾。

两猾论兵几败国,同时御史更谁如。

宋代:杨万里

梁溪归自镜湖天,笔棬湖光入大篇。

倾出锦囊和雨湿,炯如柘弹走盘圆。

许分句法何曾付,自笑芜辞敢浪传。

两集不须求序引,秖将妙语冠陈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