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皮鹌鹑 |
|
鹌鹑馉饳儿 |
|
斗鹌鹑 |
⒈ 亦作“斗鹌鹑”。 ⒉ 一种博戏。相传始于唐代,玄宗时西凉人进献鹌鹑,能随金鼓节奏争斗,宫中养以为戏。后即流行民间。 ⒈ 亦作“鬭鵪鶉”。一种博戏。相传始于 唐 代, 玄宗 时 西凉 人进献鹌鹑,能随金鼓节奏争斗,宫中养以为戏。后即流行民间。 引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一》:“江 北有鬭鵪鶉,其鸟小而驯,出入怀袖,视鬭鸡又似近雅。” 清 葛元煦 《沪游杂记》十一:“沪 人霜降后喜鬭鵪鶉,畜养者以绣囊悬胸前,美其名曰冬兴将 |
鹑居鷇饮 |
|
鹑旗 |
|
沙鹑 |
|
百结悬鹑 |
⒈ 比喻衣衫破烂。鹑鸟尾秃,像补缀百结,故云。 ⒈ 比喻衣衫破烂。鹑鸟尾秃,像补缀百结,故云。 引 《黑籍冤魂》第二十回:“乞丐身上,破衣襤褸,百结悬鶉,怎抵得住那一天风雪?” |
鹑结 |
|
县鹑 |
|
鹑火 |
|
鹑衣百结 |
|
鹑服 |
|
悬鹑百结 |
|
鹑甸 |
|
鹑首 |
|
鹌鹑 |
⒈ 一种迁徙性雉类鸟,长约18厘米,棕黑色而有黄色斑点,尾短,不善飞。 英 quail; ⒈ 鸟名。体形似鸡,头小尾秃,羽毛赤褐色,杂有暗黄条纹。雄性好斗。肉、卵均可食,味美。 引 清 无名氏 《燕台口号》之三三:“吉祥字贴卖糕人,薏酒添来菊叶新。休説塞禽惟有雁,袋瓶开处鬭鵪鶉。” 原注:“卖重阳糕者,上贴‘吉祥’二字,是日 天坛 中以鬭鵪鶉为戏。” ⒈ 动物名。鹌鸡目雉科鹑属。形似雏鸡,头小尾短而圆胖,羽毛以赤褐色为主,善走而 |
鹑兔 |
⒈ 鹌鹑和兔子。泛指野味。 ⒈ 鹌鹑和兔子。泛指野味。 引 宋 曾巩 《过零壁张氏园》诗之一:“梨枣纍纍正熟时,粟田鶉兔亦争肥。” 宋 韩驹 《送子飞弟归荆南》诗:“时时得鶉兔,傍灶亲燔燎。” |
鹑奔 |
|
鹑居鷇食 |
|
鹑衣鹄面 |
|
食藿悬鹑 |
|
鹑星 |
|
鹑鴳 |
|
鹑悬 |
|
鸣鹑 |
⒈ 鹌鹑。 ⒉ 指南方朱鸟七宿。 ⒈ 鹌鹑。 引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臛 江 东之潜鼉,臇 汉 南之鸣鶉。” 宋 梅尧臣 《思归赋》:“膳羞则有鵁鶄野鴈,泽鳧鸣鶉。” ⒉ 指南方朱鸟七宿。 引 南朝 宋 鲍照 《野鹅赋》:“翔海泽之轻鸥,巢天宿之鸣鶉。” 钱振伦 注引《埤雅》:“南方朱鸟七宿,曰鶉首、鶉火、鶉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