旒紞 |
|
紞然 |
⒈ 象声词。形容似击鼓之声。 ⒈ 象声词。形容似击鼓之声。 引 宋 洪迈 《夷坚乙志·周勉仲》:“其人矍然立,背如负大罋者,跃入池中,有声紞然。” 明 宋濂 《声外鍠师字说》:“铜必成鐘而声始应之。不然,摶泥肖鐘,叩之,则紞然无遐声。” |
紞纩 |
⒈ 古代帝王冠冕上垂于耳旁用以系瑱的丝绳及塞耳用的丝绵絮。 ⒈ 古代帝王冠冕上垂于耳旁用以系瑱的丝绳及塞耳用的丝绵絮。 引 唐 杨炯 《盂兰盆赋》:“圣神皇帝乃冠通天,佩玉璽,冕旒垂目,紞纊塞耳。” |
紞如 |
⒈ 形容击鼓的声音。 ⒈ 形容击鼓的声音。 引 《晋书·良吏传·邓攸》:“紞如打五鼓,鷄鸣天欲曙。” 宋 苏轼 《宿海会寺》诗:“倒牀鼻息四邻惊,紞如五鼓天未明。”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语·饮玉立词龛醉歌赠润卿》:“银荷四灿翠樽举,夜夜紞如过三鼓。” ⒈ 击鼓声。 引 宋·苏轼〈永遇乐·明月如霜〉词:「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 |
玄紞 |
|
纮紞 |
⒈ 古代垂于冠冕两旁悬瑱的带子。 ⒈ 古代垂于冠冕两旁悬瑱的带子。 引 《孔子家语·入官》:“古者圣主冕而前旒,所以蔽明也;紘紞充耳,所以掩聪也。” |
紞紞 |
⒈ 击鼓声。 ⒈ 击鼓声。 引 宋 欧阳修 《御街行》词:“乳鷄酒燕,落星沉月,紞紞城头鼓。” 元 黄溍 《重登云黄山》诗:“莫投僧所寰,鐘鏜鼓紞紞。” 清 陈维崧 《水龙吟·春夜听邻闺击鼓》词:“玉罗窗亚红墻,飘来腰鼓黄昏闹,腾腾紞紞,慢如琢玉,骤如悬瀑。” ⒈ 状声词。形容击鼓的声音。 引 宋·陆游〈燕堂春夜〉诗:「南楼紞紞下疏更,一点纱笼满院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