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稾 |
|
吟稾 |
|
禾稾 |
⒈ 连茎带穗的谷类收获物。 ⒈ 连茎带穗的谷类收获物。 引 《书·禹贡》“百里赋纳緫” 孔 传:“禾稾曰緫。” 孔颖达 疏:“緫者,緫下銍秸,禾穗与稾緫皆送之,故云‘禾稾曰緫’。” |
属稾 |
|
属草稾 |
|
草稾 |
词语解释 草稾 [ cǎo gǎo ] ⒈ 见“草稿”。 引证解释 ⒈ 见“草稿”。 |
刍稾 |
|
稾税 |
⒈ 稻草税。 ⒈ 稻草税。 引 《汉书·贡禹传》:“已奉穀租,又出稾税。” |
水稾 |
|
疏稾 |
|
稾秣 |
⒈ 马的饲料。 ⒈ 马的饲料。 引 《南齐书·王融传》:“设稾秣有储,筋竿足用,必以草窃关燧,寇扰边疆。” |
稾枲 |
⒈ 指点燃后供照明用的草、麻。 ⒈ 指点燃后供照明用的草、麻。 引 《墨子·备穴》:“盖具稾枲,财自足,以烛穴中。” 孙诒让 间诂:“苏 云:稾枲可燃以为烛。” |
稾芼 |
⒈ 枯干的草茎。稾,通“槁”。 ⒈ 枯干的草茎。稾,通“槁”。 引 汉 王充 《论衡·卜筮》:“子路 问 孔子 曰:‘猪肩羊膊可以得兆,雚苇稾芼可以得数,何必以蓍龟?’” |
稾鞂 |
⒈ 用禾秆编织成的草席。古祭天所用物。鞂,禾秆。 ⒈ 用禾秆编织成的草席。古祭天所用物。鞂,禾秆。 引 《礼记·礼器》:“莞簟之安,而稾鞂之设。” 孔颖达 疏:“稾鞂,除穗粒,取秆稾为席。” |
稾定 |
⒈ 谓撰定文稿。 ⒈ 谓撰定文稿。 引 《新唐书·苏晋传》:“玄宗 监国,所下制命,多 晋 及 贾曾 稾定。” 《新唐书·王涯传》:“涯 文有雅思, 永贞、元和 间,训誥温丽,多所稾定。” |
稾砧 |
⒈ 斩草时承鈇的砧板。因鈇与“夫”同音,故隐语稿砧为“夫(丈夫)”。 ⒈ 斩草时承鈇的砧板。因鈇与“夫”同音,故隐语稿砧为“夫(丈夫)”。 引 《玉台新咏·古绝句之一》:“稾砧今何在?山上復有山。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 唐 李白 《代美人愁镜》诗:“稾砧一别若箭弦,去有日,来无年。” 按, 宋 许顗 《彦周诗话》:“‘藳砧今何在’,言夫也。‘山上復有山’,言出也。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言月半当还也。” |
籍稾 |
⒈ 自坐草席上,表示准备受刑。 ⒈ 自坐草席上,表示准备受刑。 《汉书·元后传》:“车骑将军 音 籍稾请罪。 引 商、立、根 皆负斧质谢。” 颜师古 注:“籍稾,自坐稾上,言就刑戮也。” |
截发剉稾 |
词语解释 ⒈ 比喻贤母好客。同“截发留宾”。 |
稾本 |
⒈ 香草名。一年生,根可入药。 ⒈ 香草名。一年生,根可入药。 引 《荀子·大略》:“君子之櫽栝不可不谨也,慎之!兰茝稾本,渐於密醴,一佩易之。”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揭车衡兰,稾本射干。” 裴駰 集解引 郭璞 曰:“揭车,一名乞舆;稾本,稾茇;射干,十月生。皆香草。” |
稾书 |
⒈ 谓草书。因草书不谨饬,如禾秆散乱未修治,故称。 ⒈ 谓草书。因草书不谨饬,如禾秆散乱未修治,故称。 引 唐 韦续 《五十六种书》:“稾书,行草之文, 晋 卫瓘、索靖 善之。” |
稾荐 |
⒈ 用稻草编成的垫褥。 ⒈ 用稻草编成的垫褥。 引 章炳麟 《新方言·释器》:“稾秸之席曰草荐, 扬州 谓之稾荐。” |
稾车 |
⒈ 古代畋猎或巡游鄙远地区时所乘的有干草作车顶以防雨的车辆。 ⒈ 古代畋猎或巡游鄙远地区时所乘的有干草作车顶以防雨的车辆。 引 《仪礼·既夕礼》:“稾车载蓑笠。” 郑玄 注:“稾,犹散也。散车。以田以鄙之车。” 贾公彦 疏:“谓王行小小田猎,巡行县鄙……同是游散所乘。” |
创稾 |
⒈ 亦作“剙稾”。 ⒉ 著述成文。 ⒈ 亦作“剙稾”。著述成文。 引 清 叶廷琯 《吹网录·丙丁龟鉴有所本》:“元 人所续,今未见传本, 渔洋 杂著甚多,亦未见有此书传世,殆晚年有是説而未经创稾歟。” 王闿运 《<湘潭县志>序》:“其友 王荣兰、唐昭俭 剙稾待之。” |
摇头稾脑 |
|
稾草 |
⒈ 草稿。初步写出的文稿。 ⒈ 草稿。初步写出的文稿。 引 《后汉书·南匈奴传》:“今立稾草并上,曰:‘单于不忘 汉 恩,追念先祖旧约,欲修和亲,以辅身安国,计议甚高,为单于嘉之。’” 《明史·杨慎传》:“﹝ 杨慎 ﹞预修《武宗实録》,事必直书。总裁 蒋冕、费宏 尽付稾草,俾削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