豺武 |
⒈ 指凶猛如豺的武夫。 ⒈ 指凶猛如豺的武夫。 引 唐 张九龄 《论东北军未能轻动状》:“陛下以恩泽怀柔,岁月已久,使彼豺武,顿改顽暴,以事观察,信然不虚。” |
豺狼之吻 |
词语解释 ⒈ 比喻残酷贪婪的官吏。 |
虺豺 |
|
豺贪 |
⒈ 像豺一样贪婪。 ⒈ 像豺一样贪婪。 引 晋 葛洪 《抱朴子·审举》:“以之治人,则虐暴而豺贪。” |
豺狼当道 |
⒈ 当道:横在路中间。指坏人当权。 英 great robbers are at work; high officials like wolves are blocking things; wicked persons in power; ⒈ 亦作“豺狼横道”。亦作“豺狼当路”。比喻暴虐奸邪的人掌握国政。 引 《汉书·孙宝传》:“豺狼横道,不宜復问狐狸。” 汉 荀悦 《汉纪·平帝纪》:“豺狼当道,安问狐狸!” 《三国志·魏志·杜袭传》:“方今豺狼当路而狐狸是先,人将谓殿下避彊攻弱,进不为勇,退不为仁。” 南朝 陈 沉炯 《为王僧辩等劝进梁元帝第三表》 |
豺狼横道 |
⒈ 亦作“豺狼当道”。 ⒈ 见“豺狼当道”。 ⒈ 比喻奸人把持大权,横行霸道。也作「豺狼当道」。 引 《汉书·卷七七·孙宝传》:「豺狼横道,不宜复问狐狸。」 |
豺狼虎豹 |
⒈ 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种猛兽。也比喻凶残的恶人。 ⒈ 豺、狼、虎、豹为四种凶猛的野兽。通常亦比喻为凶残的恶人。 引 《老残游记第八回》:「实在可怕的是豺狼虎豹,天晚了,倘若出来个把,我们就坏了。」 英语 jackals, wolves, tigers and panthers (idiom), animals who are dangerous to man and cattle, fierce and cruel people |
豺狗 |
⒈ 豺的俗名。 ⒈ 豺的俗名。参见“豺”。 引 《尔雅翼·释兽二》:“豺似狗,牙如锥,足前矮后高而长尾,其色黄,瘦健,今人称豺狗。” |
豺狼当涂 |
⒈ 同“豺狼当道”。 ⒈ 比喻恶人得势,操纵大局。也作「豺狼当道」。 引 《晋书·卷七一·熊远传》:「孝怀皇帝梓宫未反,豺狼当涂,人神同忿。」 |
豺鼠子 |
⒈ 詈语。犹言黄鼠狼。 ⒈ 詈语。犹言黄鼠狼。 引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云翠仙》:“﹝女﹞乃指 才(梁有才 )駡曰:‘豺鼠子!曩日负肩担,面沾尘如鬼。’” |
豺目 |
⒈ 像豺一样竖立的眼睛。形容恶人的相貌。 ⒈ 像豺一样竖立的眼睛。形容恶人的相貌。 引 《后汉书·梁冀传》:“﹝ 梁冀 ﹞为人鳶肩豺目,洞精矘眄,口吟舌言,裁能书计。” 李贤 注:“豺目,目竪也。” ⒈ 目光凶锐如豺。 引 《后汉书·卷三四·梁统传》:「为人鸢肩豺目,洞精矘眄,口吟舌言,裁能书计。」 |
豺狐之心 |
词语解释 ⒈ 指有豺狼和狐狸那样的凶残、狡猾的心肠。 |
豺狼塞路 |
⒈ 豺狼:两种凶狠的野兽;塞:堵塞。比喻坏人当权。 ⒈ 比喻奸人独揽大权,胡作非为。也作「豺狼当道」。 引 《北史·卷一二·隋炀帝等本纪·史臣曰》:「一人失德,四海土崩,群盗蜂起,豺狼塞路,南巢遂往,流彘不归。」 英语 ravenous wolves block the road (idiom); wicked people in power, a vicious tyranny rules the land |
骨瘦如豺 |
⒈ 见“骨瘦如柴”。 ⒈ 见“骨瘦如柴”。 ⒈ 形容非常消瘦的样子。也作「骨瘦如柴」、「瘦骨如柴」。 引 《荡寇志·第三三回》:「腾蛟看那章匪,骨瘦如豺。」 英语 variant of 骨瘦如柴[gu3 shou4 ru2 chai2] |
豺羹 |
⒈ 用豺肉煮成的羹汤。 ⒈ 用豺肉煮成的羹汤。 引 《楚辞·大招》:“内鶬鸽鵠,味豺羹只。” 王逸 注:“言宰夫巧於调和,先定甘酸,乃内鶬鸽黄鵠,重以豺肉,故羹味尤美也。” 明 黄道周 《壬午七夕题于三宿岩》诗:“浆酒一簸扬,龙脯味豺羹。” |
隆豺 |
⒈ 驯服野兽。 ⒈ 驯服野兽。 引 汉 桓宽 《盐铁论·刺权》:“临渊钓鱼,放犬走兔。隆豺鼎力,蹋鞠鬭鸡。” 马非百 简注:“隆,当为‘降’,驯服。” |
豺虎肆虐 |
⒈ 豺、虎:两种凶残的野兽。比喻坏人像凶残的野兽般横行不法。 ⒈ 比喻奸人放肆横行,暴虐无道。 引 《文选·张衡·南都赋》:「方今天地之睢刺,帝乱其政,豺虎肆虐,真人革命之秋也。」 汉·孔融〈卫尉张俭碑铭〉:「中常侍同郡侯览,专权王命,豺虎肆虐,威震天下。」 |
豺声 |
⒈ 比喻凶恶残忍者的声音。 ⒉ 指凶残的人。 ⒈ 比喻凶恶残忍者的声音。 引 《左传·文公元年》:“且是人也,蠭目而豺声,忍人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秦王 为人,蜂準,长目,鷙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识鉴》:“潘阳仲 见 王敦 小时,谓曰:‘君蜂目已露,但豺声未振耳。必能食人,亦当为人所食。’” ⒉ 指凶残的人。 引 唐 崔致远 《出师后告辞状》:“顷烦豹略, |
豺兕 |
⒈ 豺与兕。皆凶兽。 ⒉ 比喻凶猛的敌人。 ⒈ 豺与兕。皆凶兽。 引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虎豹豺兕,失气恐喙。” ⒉ 比喻凶猛的敌人。 引 唐 柳宗元 《唐铙歌鼓吹曲·兽之穷》:“驱豺兕,授我疆。” |
豺虺 |
⒈ 豺与毒蛇。比喻凶残的恶人。 ⒈ 豺与毒蛇。比喻凶残的恶人。 引 《艺文类聚》卷五九引 晋 张载 《平吴颂》:“蠢尔鲸 吴,凭山阻水,肆虐播毒,而作豺虺。”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新唐书》:“以当日之梟獍纵横,豺虺充斥,而尚有如 赵犨 兄弟父子之治 陈州,张言 之治 河南,及 王师范 之忠孝有礼,皆季代之祥麟瑞凤也。” |
豺狼冠缨 |
词语解释 ⒈ 豺狼:比喻坏人;冠缨:古代官吏的装束。比喻坏人作官掌权。 |
投畀豺虎 |
|
豺狼野心 |
⒈ 比喻坏人的狠毒用心。 ⒈ 形容恶人的野心如豺狼一般狠毒。 引 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而操豺狼野心,潜包祸谋。」 |
豺舅 |
⒈ 俗称狗为豺舅。 ⒈ 俗称狗为豺舅。 引 《尔雅翼·释兽二》“豺”:“世传狗者豺之舅,豺遇狗,輒跪如拜状。” 《事物异名录·兽畜·犬》引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豺见狗輒跪如拜状,狗为豺舅也。” |
豺祭 |
⒈ 豺在深秋时杀兽以备冬粮,陈于四周,有似人之陈物而祭,故称。 ⒈ 豺在深秋时杀兽以备冬粮,陈于四周,有似人之陈物而祭,故称。 引 《吕氏春秋·季秋》:“菊有黄华,豺则祭兽戮禽。” 高诱 注:“﹝豺﹞於是月杀兽,四围陈之,世所谓祭兽。” 唐 魏徵 《五郊乐章·肃和》:“豺祭隼击,潦收川镜。” 闽 徐夤 《霜》诗:“应节谁穷造化端,菊黄豺祭问应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