殇夭 |
|
国殇 |
⒈ 死于国事,为国牺牲的人。 例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南朝宋·鲍昭《代出自蓟北门行》诗。 英 national martyr; ⒈ 指为国牺牲的人。 引 南朝 宋 鲍照 《代出自蓟北门行》:“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殤。” 清 钱谦益 《四川叙州府兴文县知县张振德赠光禄寺卿谥烈愍制》:“壮矣,闔门之妇孺,皆为国殤。” 清 黄遵宪 《再用前韵酬仲阏》:“任移斗柄嗟 王母,枉执干戈痛国殤。” ⒈ 为国牺牲生命的人。 引 唐·张说〈祭石岭战亡兵士文〉:「 |
殇折 |
|
下殇 |
|
殇子 |
⒈ 未成年而死者,短命的人。 ⒈ 未成年而死者,短命的人。 引 《庄子·齐物论》:“莫寿於殤子,而 彭祖 为夭。” 成玄英 疏:“人生在於襁褓而亡,谓之殤子。” 陆德明 释文:“殤子,短命者也。” 《吕氏春秋·察今》:“病变而药不变,嚮之寿民,今为殤子矣。” 南朝 梁 刘孝标 《辩命论》:“此则宰衡之与皁隶, 容 彭 之与殤子……咸得之於自然,不假道於才智。” 宋 王安石 《酬裴如晦》诗:“殤子未安 庄氏 义,寿亲还慰 鲁侯 心。” |
殇服 |
|
无服之殇 |
|
夭殇 |
|
中殇 |
|
彭殇 |
|
三殇 |
|
凡殇 |
⒈ 宗子以外,凡嫡庶之殇皆谓之“凡殇”。 ⒈ 宗子以外,凡嫡庶之殇皆谓之“凡殤”。 引 《礼记·曾子问》:“凡殤与无后者,祭於宗子之家,当室之白,尊于东房,是谓阳厌。” 郑玄 注:“凡殤,谓庶子之适也,或昆弟之子。” 孔颖达 疏:“凡殤谓非宗子之殤。” 孙希旦 集解:“凡殤有二:一是昆弟之子,祭之当於宗子父庙;二是从父昆弟,祭之当於宗子祖庙……愚谓凡殤,自宗子以外,凡适庶之殤皆是也。” |
冲殇 |
⒈ 指帝王未成年而死。 ⒈ 指帝王未成年而死。 引 陈登原 《国史旧闻》卷四九:“熹宗 在位七年,二十四岁死,纵不必謚为冲殤,然举国而听命於如此之顽童,或并呼天王圣明,此实可笑。” |
起殇 |
|
嫁殇 |
⒈ 谓男女夭亡后,生者为之议婚,嫁女而合葬之。 ⒉ 指为受聘后夭亡的女子行嫁礼和合葬。 ⒈ 谓男女夭亡后,生者为之议婚,嫁女而合葬之。 引 《周礼·地官·媒氏》:“禁迁葬者与嫁殤者。”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云:“嫁殤者,谓嫁死人也。” 贾公彦 疏:“嫁殤者,生年十九已下而死,死乃嫁之。” 孙诒让 正义:“此谓生时本无昏议,男女两殤,因嫁而合葬之。” 《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操 幼子 仓舒 卒, 操 伤惜之甚。司空掾 邴原 |
长殇 |
⒈ 古代丧礼,十六岁至十九岁死亡为“长殇”。 ⒈ 古代丧礼,十六岁至十九岁死亡为“长殤”。 引 《仪礼·丧服》:“年十九至十六为长殤,十五至十二为中殤,十一至八岁为下殤,不满八岁以下,皆为无服之殤。” |
杏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