胪的组词

胪字的常见组词有:胪名、胪情、胪列、胪举、胪句、胪歡、胪呼、胪欢、胪古、胪断、胪传、胪陈、胪唱、胪布、胪肿、胪胀、胪云、胪言、胪叙、胪声、胪析、胪人、鹓胪、小传胪、逆胪、鸿胪正、鸿胪、鸿胪寺、列胪、句胪、汉胪、腹胪、钞胪、传胪、粗胪、胪、还可以根据词语的字数、字的位置、组词是否为成语来分类查看组词信息。

胪字相关信息

  • 拼音
  • 部首
  • 总笔画9画
  • 统一码80EA
  • 五笔EHNT
  • 仓颉BYS
  • 郑码QIXM
  • 四角71207

胪lúㄌㄨˊ 传语,陈述:~布(宣布,陈述)。~言(传言)。~句(上传语告

含胪字的词语和解释

词语拼音/解释
小传胪
胪歡
腹胪 ⒈ 谓腹部。 ⒈ 谓腹部。 引 《急就篇》卷四:“寒气洫注腹臚胀。” 《艺文类聚》卷四九引 三国 吴 韦昭 《辩释名》:“腹前肥者曰臚,此主王侯及蕃国,言以京师为心体,王侯外国为腹臚,以养之也。”
胪析
胪断
胪陈
胪传
胪言
传胪 ⒈ 科举时代,殿试揭晓唱名的一种仪式。殿试公布名次之日,皇帝至殿宣布,由阁门承接,传于阶下,卫士齐声传名高呼,谓之传胪。 ⒉ 明代称科举第二、三甲第一名为传胪。至清则专称二甲第一名为传胪。 ⒈ 科举时代,殿试揭晓唱名的一种仪式。殿试公布名次之日,皇帝至殿宣布,由阁门承接,传于阶下,卫士齐声传名高呼,谓之传胪。参阅 宋 赵昇 《朝野类要·唱名》。 引 明 沉受先 《三元记·及第》:“金殿传臚第一声,三元连中占魁名。”
胪云
鸿胪 ⒈ 官署名。指该官署官员。 ⒈ 官署名。 《周礼》官名有大行人之职, 秦 及 汉 初称典客, 景帝 六年,更名大行令, 武帝 太初 元年,改称大鸿胪,主掌接待宾客之事。 东汉 以后,大鸿胪主要职掌为朝祭礼仪之赞导。 北齐 始置鸿胪寺, 唐 一度改为司宾寺, 南宋、金、元 废, 明 复之, 清 沿置。主官或称卿,或称正卿,副职为少卿,属官因各朝代而异,或有鸣赞、序班,或置丞、主簿。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典客, 秦 官,掌诸归义蛮夷,
逆胪
胪唱
胪名
胪欢
胪肿 ⒈ 病名。腹肿。 ⒈ 病名。腹肿。 引 《后汉书·律历志下》“大雪” 南朝 梁 刘昭 注引《易纬》:“﹝小暑﹞未当至而至,病臚肿。”
汉胪 ⒈ 《汉书·叔孙通传》:“大行设九宾,胪句传。”颜师古注引苏林曰:“上传语告下为胪。”后因以“汉胪”指帝王的诏旨。 ⒈ 后因以“汉臚”指帝王的诏旨。 引 《汉书·叔孙通传》:“大行设九宾,臚句传。” 颜师古 注引 苏林 曰:“上传语告下为臚。” 元 周伯琦 《纪恩三十韵》:“视学瞻 周 礼,圜门听 汉 臚。”
粗胪 词语解释 粗胪(粗臚) [ cū lú ] ⒈ 略举。
鹓胪
鸿胪寺 ⒈ 官署名。 ⒈ 官署名。参见“鸿臚”。 引 《隋书·百官志中》:“鸿臚寺,掌蕃客朝会,吉凶弔祭,统典客、典寺、司仪等署令、丞。” 《金瓶梅》第七十回:“不如你今日先往鸿臚寺报了名,明日早朝谢了恩,直到那日堂上官引奏毕,领札付起身就是了。” 《清史稿·职官志二》:“顺治 元年,设鸿臚寺,置 满 汉 卿各一人。” ⒈ 古代掌朝贡庆吊典仪的官署。 引 《儒林外史·第三五回》:「过了奉天门,进到奉天殿,里面一片天乐之声,隐隐听
胪古 ⒈ 犹言考古。 ⒈ 犹言考古。 引 清 龚自珍 《古史钩沉论》三:“则足以慰好学臚古者之志,终无以慰吾择於一之志。”
胪句
胪胀
胪举
句胪 ⒈ 陈述;传语。 ⒈ 陈述;传语。 引 宋 王安石 《贺鲁国大长公主出降表》:“虽句臚中絶於九宾,然呼舞外均於百兽。”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三:“敷道句臚,敢上龙墀之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