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醴 |
⒈ 古代祭祀用的牲品和美酒。 ⒈ 古代祭祀用的牲品和美酒。 引 唐 白行简 《李娃传》:“﹝生﹞乃质衣於肆,以备牢醴,与 娃 同謁祠宇而祷祝焉。” 《剪灯新话·牡丹灯记》:“荐以功德,祭以牢醴,庶获痊可,否则不起矣。” ⒈ 牢,指牛、羊、猪三牲。牢醴泛指祭品。 引 《太平广记·卷四八四·李娃传》:「乃质衣于肆,以备牢醴。」 |
醴水 |
⒈ 水名。醴,通“澧”。 ⒉ 甘美的水。 ⒈ 水名。醴,通“澧”。按, 醴水 即 澧水,在今 湖南省 西北部。源出 桑植县 北,流入 洞庭湖。 引 《吕氏春秋·本味》:“醴水 之鱼,名曰朱鳖。” 高诱 注:“醴水 在 苍梧,环 九疑之山。” ⒉ 甘美的水。 引 《瑜伽师地论》卷三四:“涛波涌溢,醴水盈满。” |
辞醴 |
⒈ 因醴酒不设而辞去。典出《汉书·楚元王刘交传》:“初,元王敬礼申公等,穆生不耆酒,元王每置酒,常为穆生设醴。及王戊即位,常设,后忘设焉。穆生退曰:'可以逝矣!醴酒不设,王之意怠,不去,楚人将钳我于市。'”后因以“辞醴”指不受官爵。 ⒈ 因醴酒不设而辞去。典出《汉书·楚元王刘交传》:“初, 元王 敬礼 申公 等, 穆生 不耆酒, 元王 每置酒,常为 穆生 设醴。及王 戊 即位,常设,后忘设焉。 引 穆生 退曰:‘可以逝矣!醴酒 |
九成宫醴泉铭 |
⒈ 唐碑。 ⒈ 唐 碑。 唐 贞观 六年, 太宗 避暑于 陕西 麟游 九成宫,得泉而甘,因名 醴泉,敕 魏徵 撰铭、 欧阳询 书之以刻石。字体温润峭劲,兼有隶书笔意,为 欧 书中著名碑刻,极为世重。 宋 以来摹刻难以悉数,传世有 唐 拓本,发现于 敦煌 石室,今藏 法国 巴黎图书馆。亦省称“九成宫碑”。 引 清 顾炎武 《与颜修来手札》:“惟 郃阳 《曹全碑》极佳,其他若 麟游 之《九成宫碑》、 长武 之《虞恭公碑》俱佳。” ⒈ 唐朝碑文。魏征撰文, |
飨醴 |
|
玄醴 |
|
采醴 |
⒈ 指树木泌出的汁液。 ⒈ 指树木泌出的汁液。 引 《南史·陈纪下·后主》:“覆舟山 及 蒋山 栢林,冬月常多采醴, 后主 以为甘露之瑞。” |
置醴 |
|
醮醴 |
|
酌醴 |
|
醴醆 |
|
嘉醴 |
⒈ 甘美的泉水。 ⒈ 甘美的泉水。 引 《文选·扬雄<剧秦美新>》:“甘露嘉醴,景曜浸潭之瑞潜。” 李善 注:“嘉醴,醴泉也。” |
丹醴 |
⒈ 仙酒。 ⒈ 仙酒。 引 晋 王嘉 《拾遗记·洞庭山》:“来邀採药之人,饮以琼浆金液,延入璇室,奏以簫管丝桐,饯令还家,赠之丹醴之诀。” 《云笈七籤》卷一〇六:“嘉肴千种,丹醴湛溢。” |
稻醴 |
⒈ 稻米酿造的醴酒。 ⒈ 稻米酿造的醴酒。 引 《左传·哀公十一年》:“﹝ 辕颇 ﹞道渴,其族 辕咺 进稻醴、粱糗、腶脯焉。” 《礼记·内则》:“饮重醴,稻醴清糟,黍醴清糟,粱醴清糟。” 《礼记·杂记》:“醴者,稻醴也。” 孔颖达 疏:“‘醴者,稻醴也’者,言此醴是稻米所为。” |
牲醴 |
|
冠醴 |
词语解释 冠醴 [ guān lǐ ] ⒈ 见“冠醮”。 引证解释 ⒈ 见“冠醮”。 |
玉醴 |
|
麦醴 |
⒈ 麦子酿成的甜酒。 ⒈ 麦子酿成的甜酒。 引 清 方文 《宛陵雨中访蔡四芹溪》诗:“即焚枯鱼酌麦醴, 中郎 风味千古存。” |
肴醴 |
|
蜜醴 |
⒈ 甜酒。 ⒈ 甜酒。 引 《荀子·大略》:“兰茝、槀木,渐於蜜醴,一佩易之。” |
醴醪 |
|
醪醴 |
|
六醴 |
⒈ 犹六气。 ⒈ 犹六气。参见“六气”。 引 《后汉书·冯衍传下》:“饮六醴之清液兮,食五芝之茂英。” 李贤 注:“六醴,盖六气也。 《楚辞》曰:‘餐六气而饮沆瀣。’” |
醴辞 |
|
醴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