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氏 |
⒈ 春秋国名。赤狄之别种。公元前六世纪末,为晋所灭。故城在今山西省潞城县东北四十里。 ⒈ 春秋 国名。 赤狄 之别种。公元前六世纪末,为 晋 所灭。故城在今 山西省 潞城县 东北四十里。 引 《左传·宣公十五年》:“六月癸卯, 晋 师灭赤 狄 潞氏。” 杜预 注:“潞,赤狄 之别种。 潞氏,国,故称氏。” |
罢潞 |
⒈ 同“罢露”。 ⒈ 同“罢露”。 引 《吕氏春秋·不屈》:“围 邯郸 三年而弗能取。士民罢潞,国家空虚。” 高诱 注:“潞,羸也。” 毕沅 校注:“潞与露同。” |
潞病 |
⒈ 羸病。 ⒈ 羸病。 引 《战国策·秦策一》:“是故兵终身暴灵於外,士民潞病於内。” |
汾潞 |
⒈ 亦作“汾露”。 ⒈ 亦作“汾露”。 汾水 与 潞水。亦泛指二水流经的地区。 引 《周礼·夏官·职方氏》:“河 内曰 冀州 ……其浸 汾 潞。” 郑玄 注:“汾 出 汾阳,潞 出 归德。” 《逸周书·职方》:“其浸 汾 露。” 孔晁 注:“露、潞古亦通用也。” 《隋书·鲍宏传》:“进兵 汾 潞,直掩 晋阳。” |
潞涿君 |
⒈ 嘲笑无须男子的戏语。东汉张裕为刘璋长史,其人多须,刘备嘲之为“诸毛绕涿居”;刘备涿县人,无须,裕嘲备为“潞涿君”。见《三国志·蜀志·周群传》。按,《广雅·释亲》:“?,臀也。”涿,古音与“?”近,潞,与“露”谐音。潞涿,犹言露臀。 ⒈ 原为三国时张裕嘲弄刘备无须之言,后以「潞涿君」讥讽没有胡须的人。 引 《三国志·卷四二·蜀书·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周群》:「裕即答曰『昔有作上党潞长,迁为涿令者,去官还家 |
潞佛子 |
⒈ 明潞简王朱常淓的美称。 ⒈ 明 潞简王 朱常淓 的美称。 清 叶廷琯 《吹网录·明潞王画兰石刻》:“王( 朱常淓 )袭封后,值 崇禎 中兵事起,能急国难,帝甚嘉之。甲申之变,避兵南下, 史阁部 议立不果,流庽 杭州,降於大军。 引 杭 人得免兵革,甚感之,称为 潞佛子。” |
潞琴 |
⒈ 明潞简王朱常淓所制的琴。 ⒈ 明 潞简王 朱常淓 所制的琴。 引 清 叶廷琯 《吹网录·明潞王画兰石刻》:“﹝ 朱常淓 ﹞性耽风雅,善鼓琴,製琴数百张传世,名‘潞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