窜掇 |
⒈ 劝诱,怂恿。 ⒈ 劝诱,怂恿。 引 明 汤显祖 《紫钗记·节镇宣恩》:“那黄衫豪士随有人窜掇言官,将 小玉姐 这段节义上了,又见得 卢 府强婚之情。” 《醒世恒言·陈多寿生死夫妻》:“这都是 王三 那老乌龟一力窜掇,害了我女儿终身。” 《何典》第六回:“你既受不得娘妗的气,如何听了 串熟鬼 窜掇,直跑到 恶狗村 里来受狗的气?” |
拈轻掇重 |
|
掇饰 |
⒈ 收拾,打扮。 ⒈ 收拾,打扮。 引 张恨水 《啼笑因缘》第十一回:“有 尚太太 陪在一块儿,原车子来,原车子去,要什么紧!掇饰掇饰换了衣服等着吧!汽车一来,这就好走。” |
借掇 |
⒈ 以借为名取人钱物。 ⒈ 以借为名取人钱物。 引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那 周四 不时的来假做探望, 王生 殷殷勤勤待他,不敢冲撞;些小借掇,勉强应承。” |
掳掇 |
⒈ 收拾。 ⒈ 收拾。 引 茅盾 《烟云集·搬的喜剧》:“﹝ 黄太太 ﹞嘴里是歇斯底里地叫着,手里却不知道掳掇些什么好。” |
拈掇 |
|
高掇 |
⒈ 科考高中。 ⒈ 科考高中。 引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三·宰相子应举》:“其长子 沉泰鸿,有声诸生间,人皆以高掇期之。” 明 阮大鋮 《燕子笺·偕征》:“二位相公风采,也比往常大不相同,今科必定一齐高掇了。” |
掇摝 |
⒈ 捞取。 ⒈ 捞取。 引 汉 王充 《论衡·验符》:“挺爵 留顾,见如钱等正黄数百千枚,即共掇摝,各得满手,走归示其家。” |
烧掇 |
|
掇转 |
⒈ 掉转;掉换。 ⒉ 方言。暂借以应急需。 ⒈ 掉转;掉换。 引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掇转马头向北一道烟跑,但见一路黄尘滚滚,霎时不见了。”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他掇转身来,望 严公 脸上只一拳,打个满天星。” 《水浒后传》第七回:“驛丞从外边走来,晓得是御史故人,又送银子,况且 赵良嗣 去还不远,没奈何掇转一副面孔,折叠两个膝盖陪罪。” ⒉ 方言。暂借以应急需。 引 茅盾 《故乡杂记》第三:“他向我的婶娘‘掇转 |
采掇 |
⒈ 采摘;采集。 例 采掇者易辨识耳。——宋·沈括《梦溪笔谈》 英 collect; gather; ⒈ 亦作“採缀”。搜集。 引 汉 王充 《论衡·卜筮》:“著书记者,採掇行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宗经》:“礼以立体,据事剬范,章条纤曲,执而后显,採掇片言,莫非宝也。” 《南史·沉约传》:“条流虽举,而採缀未周。” 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皇甫冉》:“又《巫山诗》终篇皆丽,自 晋、宋、齐、梁、周、陈、隋 以来,採掇者无数,而补闕独获驪 |
掇而不跂 |
词语解释 ⒈ 掇:拾取;跂:抬起脚后跟站着。就近拾取,不必踮起脚跟企盼远处的。 |
收掇 |
|
豪末不掇,将成斧柯 |
⒈ 比喻祸害初萌生时若不加重视,酿成大患后再要消除,就很困难。豪,通“毫”。 ⒈ 比喻祸害初萌生时若不加重视,酿成大患后再要消除,就很困难。豪,通“毫”。 引 《逸周书·观周》:“緜緜不絶,蔓蔓若何?豪末不掇,将成斧柯。” 孔晁 注:“此言防患在微也。” 亦作“豪氂不伐,将用斧柯”。 《史记·苏秦列传》:“《周书》曰:‘緜緜不絶,蔓蔓奈何?豪氂不伐,将用斧柯,前虑不定,将有大患,将奈之何?’” |
直掇 |
|
道不掇遗 |
⒈ 同“道不拾遗”。 ⒈ 同“道不拾遗”。 引 《新唐书·东夷传·高丽》:“降、败、杀人及剽劫者斩,盗者十倍取偿,杀牛马者没为奴婢,故道不掇遗。” |
掇拾章句 |
词语解释 ⒈ 掇:拾取。摘取别人文章的句子。指东摘西抄地拼凑文章。 |
掇送 |
⒈ 打发。 ⒉ 催逼;推送。 ⒈ 打发。 引 宋 张镃 《昭君怨·园池夜泛》词:“云被歌声摇动,酒被诗情掇送。” 宋 李弥逊 《声声慢·木犀》词:“更被秋光掇送,微放些月照,着阵风吹,恼杀多情。” 清 褚人穫 《坚瓠补集·刘武城词》:“笑你腹便便,几见把穷愁掇送。” ⒉ 催逼;推送。 引 宋 姜夔 《点绛唇》词:“月落潮生,掇送 刘郎 老。” 元 邵亨贞 《点绛唇》词:“万里风埃,掇送流年度。” ⒈ 催送。 引 宋·姜夔〈点绛唇·金谷人归〉词 |
掇皮 |
⒈ 去掉皮,常指直率,无所掩饰。 英 candid; forthright; ⒈ 除去皮。掇,通“剟”。喻彻里彻外。 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谢公 称 蓝田 掇皮皆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范啟 与 郗嘉宾 书曰:‘ 子敬 举体无饶,纵掇皮无餘润。’” 宋 楼钥 《真率会次适斋韵》:“閒暇止应开口笑,詼谐尤称掇皮真。” |
掇采 |
⒈ 亦作“掇采”。 ⒉ 选取,搜集。 ⒈ 见“掇采”。亦作“掇採”。选取,搜集。 引 《南史·循吏传序》:“案前史各立《循吏传》,序其德美,今并掇采其事,以备此篇云。” 《隋书·诚节传序》:“故掇採所闻,为《诚节传》。” |
掇醍 |
⒈ 得到醍醐灌顶。谓受教而觉悟。 ⒈ 得到醍醐灌顶。谓受教而觉悟。 引 明 吾邱瑞 《运甓记·太真借饟》:“分明我堕久迷津,掇醍今朝愿随鞭凳。” |
掇拾 |
⒈ 拾掇;拾取。 英 tidy up; pick up; ⒉ 搜集。 英 collect; ⒈ 采摘;拾取。 引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滱水》:“至若孌婉丱童及弱年崽子,或单舟採菱,或叠舸折芰,长歌阳春,爱深緑水,掇拾者不言疲,謡咏者自流响。”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六:“然其旧瘞之处,全家骸骨容或掇拾未尽。” 潘漠华 《掇拾》诗:“西风一夜撼松林,满地都落满了黄柯,老的幼的婆娘儿女,弯躬在那儿掇拾。” ⒉ 搜集。 引 《新唐书·令狐德棻传》:“近代无正史 |
掇録 |
⒈ 选取记录在案的有功之人。 ⒉ 选录。 ⒈ 选取记录在案的有功之人。 引 《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夫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咏德政,则延期过歷;下有怨叹,掇録授能。由此观之,天下之天下,非独陛下之天下也。” ⒉ 选录。 引 清 吴敏树 《记钞本<震川文>后》:“间从塾童《古文观止》选本,见 归氏 文数篇……託书贾购之 吴门 以来,乃掇録其可嘉者,以鄙意评騭,且叙论焉。” |
喝掇 |
⒈ 吆喝。 ⒈ 吆喝。 引 元 郑廷玉 《后庭花》第三折:“你休喝掇,休惊诧。便胆寒,心惊怕。” 元 无名氏 《蓝采和》第三折:“我可也不将他喝掇,遇着我的喜笑呵呵。” ⒈ 大声叫嚷、吆喝。 引 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三折》:「你教他近向前来我问咱,你休喝掇休惊诧。」 |
掇骗 |
⒈ 哄骗。 ⒈ 哄骗。 引 《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你大家却莫把那假 尹先生 (真 安老爷 )説的这段话认作个掇骗 十三妹 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