窅霭 |
⒈ 亦作“窅蔼”。 ⒉ 深远貌;幽暗貌。 ⒈ 亦作“窅蔼”。深远貌;幽暗貌。 引 南朝 梁元帝 《隐居先生陶弘景碑》:“嶕嶢高栋,窅靄修櫳。” 唐 李颀 《湘夫人》诗:“窅蔼罗袂色,潺湲江水流。” 唐 储光羲 《舟中别武金坛》诗:“萧条风雨散,窅靄江湖昏。” ⒈ 深远的样子。 引 南朝梁·元帝〈隐居先生陶弘景碑〉:「嶕峣高栋,窅霭修栊。」 |
晴霭 |
|
青霭 |
|
宿霭 |
|
雾霭 |
⒈ 雾气。 ⒈ 雾气。 引 宋 晁补之 《水龙吟·寄留守无愧文》词:“常恐归时,眼中物是,日边人远。望 隋河 一带,伤心雾靄,遣离魂断。”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七章:“拂晓,迷蒙的浓雾笼罩在 北河沿 葱郁的洋槐树上,故都的清晨还沉在朦胧的雾霭中。” 郭小川 《大海浩歌》:“远处,是云霞;近处,是雾霭。” |
和霭 |
⒈ 同“和蔼”。 ⒈ 同“和蔼”。 引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王文端》:“公高不逾中人,白鬚数茎,和靄近情,而时露刚坚之气。”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四章:“老太婆在别的人跟前从没有这样和霭过。” |
氛霭 |
⒈ 烟霭,雾气。 ⒈ 烟霭,雾气。 引 宋 曾巩 《万山》诗:“最宜城北望,正值氛靄歇。” 明 张煌言 《天地解而雷雨作》:“氛靄方夷,非壮犹难发六宇之蒙。” |
幽霭 |
|
郁霭 |
|
雨霭 |
|
霜霭 |
|
霭霭 |
⒈ 云雾密集的样子。 例 山头霭霭暮云横。——宋·苏轼《题南溪竹上》 英 cloudy; ⒈ 云烟密集貌。 引 晋 陶潜 《停云》诗:“靄靄停云,濛濛时雨。” 唐 张祜 《夜雨》诗:“靄靄云四黑,秋林响空堂。”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春晚喧喧佈穀鸣,春云靄靄簷溜滴。” 闻一多 《红烛·忆菊》:“霭霭的淡烟笼罩着的菊花,丝丝的疏雨洗着的菊花。” ⒉ 昏暗貌。 引 《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遂排金扉而北入,霄靄靄而晻曖。” 张载 注 |
寒霭 |
⒈ 寒凉的云气。 ⒈ 寒凉的云气。 引 南朝 梁 何逊 《赠王左丞僧孺》诗:“长墟上寒靄,晓树没归霞。” |
暝霭 |
|
卿霭 |
|
霭郁 |
⒈ 浓盛貌。 ⒈ 浓盛貌。 引 旧题 唐 柳宗元 《龙城录·明皇梦游广寒宫》:“下视王城崔巍,但闻清香靄鬱。” |
霭腾腾 |
|
炎霭 |
|
凝霭 |
|
淡霭 |
⒈ 轻烟薄雾。 ⒈ 轻烟薄雾。 引 宋 陆游 《初夏》诗:“淡靄轻颸入夏初,一窗新緑鸟相呼。” |
晩霭 |
|
断霭 |
⒈ 犹断雾。 ⒈ 犹断雾。参见“断雾”。 引 唐 林宽 《省试腊后望春宫》诗:“御沟穿断靄, 驪 岫照斜空。” |
篆霭 |
|
春霭 |
⒈ 春日的云气。 ⒈ 春日的云气。 引 唐 高适 《登广陵栖灵寺塔》诗:“远思驻江帆,暮时结春靄。” 唐 李德裕 《金松赋》:“含春靄而葱蒨,映夕阳而的皪。” 宋 陈与义 《雨中》诗:“古泽生春靄,高空落暮鳶。” |
黤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