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笺 |
⒈ 粉红色的笺纸。 ⒈ 粉红色的笺纸。 引 《红楼梦》第六三回:“晴雯 忙启砚拿了出来,却是一张字帖儿,递与 宝玉 看时,原来是一张粉笺子,上面写着‘槛外人 妙玉 恭肃遥叩芳辰’。” |
笺纸 |
⒈ 信笺。 英 letter paper; high-quality writing paper; ⒈ 文书用纸。 引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三回:“上海 有这许多的诗人墨客,为甚么总没人提倡,同他们弄些好笺纸?” 鲁迅 《南腔北调集·<守常全集>题记》:“这样的商人,我在南边没有看见过, 北京 却有的,是旧书店或笺纸店的掌柜。” ⒉ 牋紙:用于写信、题写诗文的特制纸张。 引 唐 李商隐 《送崔珏往西川》诗:“浣花 牋纸桃花色,好好题诗咏玉钩。” ⒊ 泛指优质精美的纸张。 引 宋 |
擘笺 |
|
笺檄 |
⒈ 犹笺记。给上级官员的书札。 ⒈ 犹笺记。给上级官员的书札。 引 《后汉书·梁冀传》:“百官迁召,皆先到 冀 门牋檄谢恩,然后敢诣尚书。” |
笺草 |
⒈ 文书的草稿。 ⒈ 文书的草稿。 引 《三国志·吴志·周鲂传》:“撰立牋草以誑诱 休 者,如别纸。” 唐 章孝标 《蜀中上王尚书》诗:“丁香风里飞牋草,邛竹烟中动酒鉤。” |
谢公笺 |
|
碧瑶笺 |
⒈ 一种精美华贵的笺纸。 ⒈ 一种精美华贵的笺纸。 引 《剪灯新话·秋香亭记》:“女以折花为名,以碧瑶牋书絶句二首。” |
朱笺 |
|
云笺 |
|
寸笺 |
⒈ 简短的书信。 ⒈ 简短的书信。 引 明 高明 《琵琶记·拐儿绐误》:“匆匆的聊附寸笺,草草伏乞尊照不宣。” 鲁迅 《书信集·致高良富子》:“特上寸笺,以申谢悃。” |
百韵笺 |
⒈ 可供写长诗的大幅笺纸。 ⒈ 可供写长诗的大幅笺纸。 引 元 费著 《笺纸谱》:“近年有百韵牋,则合以两色材为之,其横,视常纸长三之二,可以写诗百韵。人便其纵阔,可以放笔快书。” |
笺纹 |
⒈ 印有花纹的信笺。 ⒈ 印有花纹的信笺。 引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逢舟》:“这封书不是笺纹,摺宫纱夹在斑筠。” |
画笺 |
⒈ 供作画用的精美纸张。 ⒈ 供作画用的精美纸张。 引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北平笺谱》﹞因画笺大小不一,而影响于书之大小,不能一律,这真是一个难问题。” |
凤笺 |
⒈ 精美的纸张,供题诗、写信之用。因纸地有凤纹,故称。亦借指诗作或书信。 ⒈ 精美的纸张,供题诗、写信之用。因纸地有凤纹,故称。亦借指诗作或书信。 引 宋 周邦彦 《华胥引·秋思》词:“点检从前恩爱,但凤牋盈篋。” 宋 陆游 《风流子》词:“凤牋春丽,花砑轻红。” |
华笺 |
⒈ 见“华菚”。 ⒈ 亦作“华牋”。 ⒉ 质好而色美的纸。常用来写信、题诗等。 引 前蜀 韦庄 《立春》诗:“殷勤为作宜春曲,题向华牋帖綉楣。” 《剪灯馀话·武平灵怪录》:“华笺法帖长为侣,圆镜方琴巧制形。” ⒊ 对他人来信的敬称。 引 宋 王安石 《谢夏噩察推启》:“敢图高明,不自重贵,亲存弊馆,申貺华笺,切观以思,惧恐且愧。” 宋 陆游 《畣勾简州启》:“忽奉华笺之貺,岂胜末路之荣。” 清 钮琇 《<觚賸>自序》:“粲花宾至 |
松花笺 |
|
笺毫 |
⒈ 纸笔。 ⒈ 纸笔。 引 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韦蟾》:“蟾 曾书《文选》句云:‘悲莫悲兮生别离,登山临水送将归。’以牋毫授宾从,请续其句。” |
麝笺 |
|
笺缯 |
⒈ 指书信。 ⒈ 指书信。 引 南朝 陈 徐陵 《与李那书》:“脱惠笺繒,慰其翘想。” |
笺述 |
⒈ 犹著述。 ⒈ 犹著述。 引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明代两异人》:“仲言 无目, 公起 口哑耳聋,两君乃能勤於笺述,不废吟咏,是难能也。” |
笺翰 |
⒈ 纸笔。 ⒉ 书翰。 ⒈ 纸笔。 引 《旧唐书·文苑传中·贺知章》:“﹝ 知章 ﹞又善草隶书,好事者供其牋翰,每纸不过数十字,共传寳之。” ⒉ 书翰。 引 唐 黄滔 《崔右丞启》:“既兹负累,合在弃嫌,而又荐以覊游,仰干牋翰,虽弘容之不改,且循省以何安?” |
驰笺 |
⒈ 犹驰书。 ⒈ 犹驰书。 引 柳亚子 《得毛主席书感赋》诗之一:“驰牋问疾殷勤甚,合走深山慰病妻。” |
红笺 |
⒈ 亦作“红笺”。 ⒉ 红色笺纸。多用以题写诗词或作名片等。 ⒈ 亦作“红笺”。红色笺纸。多用以题写诗词或作名片等。 引 唐 白居易 《江楼夜吟元九律诗成三十韵》:“斜行题粉壁,短卷写红牋。”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风流薮泽》:“长安 有 平康坊,妓女所居之地,京都侠少,萃集于此。兼每年新进士以红牋名纸,游謁其中,时人谓此坊为风流藪泽。” 宋 晏殊 《清平乐》词:“红笺小字,説尽平生意。” 清 黄景仁 《感旧杂诗》之四 |
肃笺 |
|
笺疏 |
⒈ 章奏;书信。 ⒈ 犹笺注。 引 宋 曾巩 《南轩记》:“然而六艺百家,史氏之籍,笺疏之书,与夫论美刺非……罔不毕载。” 清 戴名世 《己卯行书小题序》:“今夫道具载于四子之书,幽远閎深,无所不具,乃自 汉 唐 诸儒相继,训詁笺疏,卒无当于大道之要。” 郭沫若 《讨论注译运动及其他》:“他把德文逐字译成英文,把英文逐字译成华字,依华文文例整顿一遍之后,再来插说几句以当笺疏。” ⒉ 牋疏:章奏;书信。 引 《三国志·吴志·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