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厂 |
⒈ 北京市城南街名。 ⒈ 北京市 城南街名。 元 代于此建琉璃窑,故名。 清 乾隆 间四库馆开,学人群集,乃开设书籍、古玩、字画、碑帖、文具等店,而以书肆为盛。 引 清 吴长元 《宸垣识略·建置》:“琉璃厂 在 正阳门 外,而近得 辽 时墓碑,称其地为 燕京 东门外 海王村。”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厂甸儿》:“厂甸 在 正阳门 外二里许,古曰 海王村,即今工部之琉璃厂也。街长二里许,廛肆林立,南北皆同。所售之物以古玩、字画、纸张 |
黄琉璃 |
⒈ 竹席的别称。因色黄而有光泽,故称。 ⒈ 竹席的别称。因色黄而有光泽,故称。 引 唐 韩愈 《郑群赠簟》诗:“携来当昼不得卧,一府传看黄琉璃。” 宋 苏轼 《寄蕲簟与蒲传正》诗:“皇天何时反炎燠,愧此八尺黄琉璃。” |
琉瑠 |
⒈ 亦作“瑠琉”。 ⒉ 同“琉璃”。 ⒈ 亦作“瑠琉”。同“琉璃”。 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社公 引佐吏令前坐,当六十人,命作乐,器悉如琉瑠。” 宋 钱惟演 《宣曲二十二韵》:“雕屏涵火齐,宝帐隔琉瑠。” 清 纳兰性德 《寻芳草·萧寺记梦》词:“一闪灯花堕,却对着瑠琉火。” |
琉璃灯 |
⒈ 用玻璃制作的油灯。多用于寺庙中。 ⒈ 用玻璃制作的油灯。多用于寺庙中。 引 《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其时香客未到,烛架尚虚,庙祝放下琉璃灯来取火点烛。” 《西湖佳话·灵隐诗迹》:“忽见殿上琉璃灯下,蒲团之上,有一个老僧在那里打坐。” 鲁迅 《三闲集·怎么写》:“一粒深黄色火,是 南普陀寺 的琉璃灯。” ⒈ 玻璃制成的油灯。 引 《初刻拍案惊奇·卷六》:「见佛前琉璃灯有火。」 |
碧琉璃 |
⒈ 亦作“碧瑠璃”。 ⒉ 碧绿色的琉璃。亦喻指碧绿色的光莹透明之物。 ⒈ 亦作“碧瑠璃”。碧绿色的琉璃。亦喻指碧绿色的光莹透明之物。 引 唐 李涉 《题水月台》诗:“水似晴天天似水,两重星点碧琉璃。” 宋 欧阳修 《浣溪沙》词:“溶溶春水浸春云,碧瑠璃滑浄无尘。”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四:“德宗 时, 吴明国 贡鸞蜂蜜……其色碧,贮白玉碗,表里如碧珫璃。” 田汉 《南归》:“那湖边草场上的草……青得跟绒毡似的。我们又叫它 |
琉球群岛 |
词语解释 琉球群岛 [ liú qiú qún dǎo ] ⒈ 位于日本九洲西南的日本群岛,陆地面积2239平方公里。 英 Ryukyu Islands; |
琉璃球 |
⒈ 儿童玩的玻璃球。 英 glazed ball; ⒉ 比喻人机灵、聪明。 例 琉璃球似的脑瓜。 英 bright and clever; ⒊ 比喻圆滑、狡诈之人。 英 slippery fellow; ⒋ 吝啬鬼。 例 别向他借钱,他是个琉璃球。 英 miser; ⒈ 即玻璃球。比喻圆滑调皮的人。 引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哼,谁认得这一群琉璃球嘎杂子,我来的时候,老太爷还在当少爷呢。” 蒋子龙 《赤橙黄绿青蓝紫》:“一个女孩子怎么改造得了汽车队,把她派到那样一个嘎杂子、琉璃球聚集的地方,岂不是 |
琉精 |
⒈ 精美的琉璃。 ⒈ 精美的琉璃。 引 明 李时勉 《北京赋》:“琉精之闕,琼华之室,墉城岧嶤,金臺崒嵂。” |
阿喀琉斯 |
词语解释 阿喀琉斯 [ ā kā liú sī ] ⒈ achilleus,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出生后被母亲握住脚踵倒浸在冥河水中,除未沾到冥河水的脚踵外,周身刀枪不入。在特洛伊战争中杀死特洛伊主将赫克托尔,使希腊军转败为胜。后被特洛伊王子帕里斯的暗箭射中脚踵而死。 |
琉璃 |
⒈ 巴利语 veluriya或梵文俗语verulia的译音。用铝和钠的硅酸化合物烧制成的釉料,常见的有绿色和金黄色两种,多加在粘土的外层,烧制成缸、盆、砖瓦等。亦指琉璃灯座。 例 一盏琉璃。 英 coloured glaze; ⒈ 青色的宝石。也作「流离」。 引 《后汉书·卷八八·西域传·大秦传》:「土多金银奇宝,有夜光璧、明月珠、骇鸡犀、珊瑚、虎魄、琉璃、琅玕、朱丹、青碧。」 ⒉ 用扁青石,即铝和钠的硅酸化合物烧炼成的物体,多为青色和黄色。可加在黏土的外 |
琉璃眼 |
⒈ 茶名。 ⒈ 茶名。 引 唐 李泌 《赋茶》逸句:“旋沫翻成碧玉池,添酥散出琉璃眼。” 宋 杨伯嵒 《臆乘·茶名》:“茶之所产,六经载之详矣。独异美之名未备,若蟾背、虾鬚、鹊舌、蠏眼、瑟瑟尘、霏霏靄及鼓浪涌泉、琉璃眼、碧玉池,又皆茶事中天然偶字也。” |
琉璃榻 |
⒈ 镶嵌着琉璃的榻。琉璃,一种半透明的类似玻璃的东西。榻,坐具。 例 移我琉璃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英 the couch inlayed with coloured glaze; |
琉璃瓦 |
⒈ 一种绿色或金黄色发光的瓦,内用粘土、外用琉璃烧制。宫殿或庙宇等建筑物中常见。 英 glazed tile; ⒈ 内层用较好的黏土,表面用琉璃烧制成的瓦。形状和普通瓦相似而略长,外部多呈绿色或金黄色,鲜艳发光,多用来修盖宫殿等。 引 后蜀 欧阳炯 《题景焕画应天寺壁天王歌》:“我闻天王分理四天下,水晶宫殿琉璃瓦。”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瓦》:“其制为琉璃瓦者,或为板片,或为宛峝,以圆竹与斫木为模,逐片成造,其土必取於 太平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