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陬 |
⒈ 海隅,海角。亦泛指沿海地带。 ⒈ 海隅,海角。亦泛指沿海地带。 引 唐 韩愈 《别知赋》:“岁癸未而迁逐,侣虫蛇於海陬。” 宋 梅尧臣 《送许璋监簿归泰州》诗:“家声喜未坠,辞我还海陬。” 郭沫若 《游上海豫园》诗:“小刀会址忆 陈 刘,一片红巾起海陬。” ⒈ 海角,偏远的地方。 引 唐·韩愈〈别知赋〉:「岁癸未而迁逐,侣虫蛇于海陬。」 |
山陬海澨 |
|
陬觜 |
|
隅陬 |
|
陬隧 |
|
夷陬 |
|
陬喁 |
|
陬维 |
|
偏陬 |
|
陬见 |
|
陬訾 |
|
荒陬 |
⒈ 荒远的角落。 ⒈ 荒远的角落。 引 晋 左思 《吴都赋》:“其荒陬譎诡,则有龙穴内蒸。” 唐 元稹 《蛮子朝》诗:“西南‘六詔’有遗种,僻在荒陬路寻壅。” 清 方苞 《书<熊氏家传>后》:“破家亡身,残其支体者,荒陬小邑必有数人焉。” ⒈ 偏僻荒远的地方。 引 《文选·左思·吴都赋》:「其荒陬谲诡,则有龙穴内蒸。」 唐·柳宗元〈梦归赋〉:「夕予寐于荒陬兮,心慊慊而莫违。」 |
穷陬 |
|
僻陬 |
|
穷陬僻壤 |
|
毕陬 |
⒈ 亦作“毕聚”。 ⒉ 月名。指农历得甲的正月。 ⒈ 亦作“毕聚”。月名。指农历得甲的正月。 引 《尔雅·释天》:“月在甲曰毕……正月为陬。” 郝懿行 义疏:“正月得甲为毕陬也。” 《史记·历书》:“月名‘毕聚’。” 司马贞 索隐:“聚,音娵……月,雄在毕,雌在訾,訾,訾娵之宿。” |
陬澨 |
|
卑陬 |
⒈ 惭愧不安貌。低下鄙陋。 ⒈ 惭愧不安貌。 引 《庄子·天地》:“子贡 卑陬失色,頊頊然不自得,行三十里而后愈。” 成玄英 疏:“卑陬,慙怍之貌。” 陆德明 释文:“李 云:‘卑陬,愧惧貌。’一曰颜色不自得也。” 唐 石镇 《罔两赋》:“於是罔两卑陬改容,逡巡徐避。” 唐 柳宗元 《骂尸虫文》:“卑陬拳缩兮,宅体险微。” ⒉ 低下鄙陋。 引 宋 洪迈 《容斋三笔·随巢胡非子》:“胡非 之言曰:‘ 曹劌 匹夫之士,一怒而刼万乘之师,存 |
陬隅句 |
|
干陬 |
词语解释 干陬(幹陬) [ gàn zōu ] ⒈ 见“干掫”。 引证解释 ⒈ 见“干掫”。 |
区闻陬见 |
|
陬芒 |
|
觜陬 |
|
陬落 |
|
卑陬失色 |
词语解释 ⒈ 卑陬:惭愧的样子。表示十分惭愧,面失常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