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铎 |
⒈ 风铃。 ⒈ 风铃。 引 明 高启 《车遥遥》诗:“出门已远第一程,耳中鸣鐸渐无声。” 明 徐渭 《寄谢学师张先生见慰》诗:“海天鸣鐸入山城,独剑孤琴傍马行。” |
镬铎 |
|
勺铎 |
|
铎槊 |
|
铎刀 |
|
霍铎 |
⒈ 象声词。 ⒈ 象声词。 引 《老残游记》第六回:“那窗户上的纸,只有一张大些的,悬空了半截,经了雪的潮气,迎着风,霍鐸霍鐸价响。” |
搢铎 |
|
毁钟为铎 |
⒈ 将钟改铸为铃。毁大物为小物,比喻随心所欲的愚蠢行为。 ⒈ 将钟改铸为铃。毁大物为小物,比喻随心所欲的愚蠢行为。参见“毁舟为杕”。 引 《淮南子·说林训》:“心所説,毁舟为杕;心所欲,毁鐘为鐸。” ⒈ 铎,铃。毁钟为铎指将钟改制成铃,即毁坏大物而成小物。比喻愚蠢的行为。也作「毁舟为杕」。 引 《淮南子·说林》:「心所欲,毁钟为铎。」 |
凤铎 |
⒈ 宝塔飞檐上悬挂的铃铎。 ⒈ 宝塔飞檐上悬挂的铃铎。 引 唐 储光羲 《至岳寺即大通大照禅塔上温上人》诗:“凤鐸天中鸣,巖梯松下长。” |
振铎 |
|
风铎 |
⒈ 即风铃。 ⒈ 即风铃。参见“风铃”。 引 唐 白居易 《游悟真寺诗》:“前对 多宝塔,风鐸鸣四端。” 宋 张耒 《宿柳子观音寺》诗:“夜久月高风鐸响,木鱼呼觉五更眠。” ⒈ 塔簷所悬的铃。 |
天铎 |
|
木铎 |
⒈ 以木为舌的大铃,铜质。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时,巡行振鸣以引起众人注意。 ⒉ 以喻宣扬教化的人。 ⒈ 以木为舌的大铃,铜质。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时,巡行振鸣以引起众人注意。 引 《周礼·天官·小宰》:“徇以木鐸。” 郑玄 注:“古者将有新令,必奋木鐸以警众,使明听也……文事奋木鐸,武事奋金鐸。” 《周礼·地官·乡师》:“凡四时之征令有常者,以木鐸徇以市朝。” 宋 苏轼 《元祐三年春贴子词·皇帝阁》之一:“蔼蔼龙旂色,琅琅木鐸 |
护铎 |
⒈ 形容人声嘈杂。 ⒈ 形容人声嘈杂。 引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智深 着言苦劝:‘解元休心头怒恶!譬如这里闹护鐸,把似书房里睡取一觉。’” 凌景埏 校注:“护鐸,形容人声嘈杂。” |
铎语 |
|
铎舌 |
⒈ 铃铎当中的悬垂物,其状如舌。摇荡时击铃作声。用木或金属小丸制成。 ⒈ 铃铎当中的悬垂物,其状如舌。摇荡时击铃作声。用木或金属小丸制成。 引 明 刘若愚 《酌中志·逆贤羽翼纪略》:“乾清宫 大殿藻井内,所悬圆镜,东西南北震动不定,如鐸舌焉。” |
鼗铎 |
|
设铎 |
|
铎针 |
|
铎辰 |
|
托铎 |
|
檐铎 |
|
和铎 |
⒈ 犹起哄。 ⒈ 犹起哄。 引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板钢斧劈羣刀砍,一地里热闹和鐸。” |
闹镬铎 |
|
铃铎 |
⒈ 金属响器名。大者为铃,小者为铎。作为警戒、教化、斋醮、奏乐之用。挂于殿、阁、塔、观檐角的风铃。铃铛。 ⒈ 金属响器名。大者为铃,小者为铎。作为警戒、教化、斋醮、奏乐之用。 引 三国 魏 嵇康 《声无哀乐论》:“犹铃鐸警耳,钟鼓骇心。” 宋 洪迈 《夷坚丁志·沅州秀才》:“俄闻铃鐸音,若数壮夫负巨水,欲上復下。” ⒉ 挂于殿、阁、塔、观檐角的风铃。 引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中门当涂,有三精舍,上置轮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