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竿 |
|
铁番竿 |
|
上竿 |
|
竿杪 |
⒈ 竿的顶端。 ⒈ 竿的顶端。 引 《汉书·王莽传上》:“百岁之母,孩提之子。同时断斩,悬头竿杪。” 晋 潘岳 《相风赋》:“飞轻羽於竿杪,若鸞翔乎云中。” |
鱼竿 |
|
篙竿 |
⒈ 〈方〉:撑船的竹竿。 英 punt-pole; ⒈ 撑船的竹竿。 引 宋 苏轼 《西山戏题武昌王居士》诗:“篙竿繫舸菰茭隔,笳鼓过军鷄狗惊。” |
走竿 |
|
竿头日进 |
⒈ 比喻学问、技艺等不断上进。 ⒈ 比喻学问、技艺等不断上进。参见“竿头”。 引 清 无名氏 《后会仙记》:“﹝ 青青柳 ﹞復吟云:‘学问无穷水接天,竿头日进古人言。’” 苏曼殊 《冯春航谈》:“又 春航 数年前所唱西曲,无如今日之美满,实觉竿头日进,剧界前途,大有望於斯人云。” |
爆竿 |
⒈ 爆竹。 ⒈ 爆竹。参见“爆竹”。 引 唐 来鹄 《早春》诗:“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 ⒈ 内裹火药做成的纸卷,点燃引线就会炸裂,发出大的响声。 引 唐·来鹄〈早春〉诗:「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 |
竿叉 |
⒈ 叉竿。 ⒈ 叉竿。按,此指画叉。 引 宋 苏辙 《王詵都尉宝绘堂词》:“锦囊犀轴堆象牀,竿叉连幅翻云光。” |
舆竿 |
|
拈竿 |
|
竿首 |
⒈ 竹竿顶端。 ⒉ 用竿悬首。 ⒈ 竹竿顶端。 引 晋 傅玄 《正都赋》:“杪竿首而腹旋,承严节之繁促。” ⒉ 用竿悬首。 引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一章:“窥鸟发弹,射兽分炙,杀人竿首,以多示力。” |
密竿 |
|
竿头一步 |
⒈ 比喻更进一步。 ⒈ 到了某阶段的最高点,并不因此自足,反而更往前一步。比喻不断求进步。也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例 如:「他虽在竞赛中取得冠军,仍不断努力练习,期能精益求精,竿头一步。」 |
把竿 |
⒈ 杂技之一。攀援竹竿。 ⒈ 杂技之一。攀援竹竿。 引 清 钮琇 《觚賸·俺达纵暴》:“又取民间子十五以下为把竿之戏,二竿长丈,以篔簹为之,礱节莹皮,其光可鑑,教之攀缘上下,盘舞竿头。” |
打枣竿 |
词语解释 打枣竿(打棗竿) [ dǎ zǎo gān ] ⒈ 一作《打草竿》。民间曲调名。明万历至崇祯间流行于北方。后传入南方,改名《挂枝儿》。 |
草里旛竿 |
⒈ 比喻做人能屈能伸,窘困则屈,显达则伸。 ⒈ 比喻做人能屈能伸,窘困则屈,显达则伸。 引 元 无名氏 《举案齐眉》第一折:“父亲,秀才是草里旛竿,放倒低如人,立起高如人,便嫁他也不误了孩儿也。” |
青竿 |
⒈ 青竹钓竿。 ⒈ 青竹钓竿。 引 唐 白居易 《闲游》诗:“白石磨樵斧,青竿理钓丝。” 唐 李群玉 《钓鱼》诗:“七尺青竿一丈丝,菰蒲叶里逐风吹。” |
探竿影草 |
|
日出三竿 |
|
箭竿白 |
词语解释 箭竿白 [ jiàn gān bái ] ⒈ 见“箭干白”。 引证解释 ⒈ 见“箭干白”。 |
竿蔗 |
⒈ 即甘蔗。 ⒈ 即甘蔗。参见“甘蔗”。 引 《三国志·魏志·文帝纪评》“才蓺兼该”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自叙》:“时酒酣耳热,方食竿蔗,便以为杖,下殿数交,三中其臂,左右大笑。” 一本作“芉蔗”。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十四:“竿蔗,音干,下之夜反。 《广志》作竿蔗,今 蜀 人谓之竿蔗……甘蔗通语耳。”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五·甘蔗》﹝释名﹞引《野史》:“吕惠卿 言,凡草皆正生嫡出,惟蔗侧种,根上庶出 |
义竿 |
|
竿椟 |
⒈ 犹竿牍。 ⒈ 犹竿牍。 引 宋 戴埴 《鼠璞·中涓》:“今人通竿櫝言典籤,王府官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