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似 |
|
浑不似 |
⒈ 亦作“浑不是”。亦作“浑拨四”。 ⒉ 乐器名。四弦,长项,圆鼙。又称火不思,胡拨思。 ⒈ 亦作“浑不是”。亦作“浑拨四”。乐器名。四弦,长项,圆鼙。又称火不思,胡拨思。 引 明 陶宗仪 《辍耕录·乐曲》:“达达 乐器,如筝、秦琵琶、胡琴、浑不似之类,所弹之曲,与 汉 人曲调不同。”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浑不似》:“浑不似製如琵琶,直径无品,有小槽,圆腹如半瓶榼,以皮为面,四絃皮絣同一孤柱。相传 王昭君 琵琶坏,使胡 |
近似值 |
⒈ 14159265358979323846…,但实际上多用它的近似值3.1416 英 approximate value; ⒈ 接近于准确值的数值。实际计算上经常使用,如圆周率之值为3.141592653589……,实际多用其近似值3.1416。凡近似值皆为截至小数某位而止,某位以下,则用四舍五入法,截取之小数愈多,其值愈近于准确值。 ⒈ 统计学上指相对的精确而含有误差的数值。常用于实际的计算上,如圆周率的数值应为。 ⒉ 141592653...,但通常我们用它的近似值。 ⒊ 1416表示。 |
写似 |
|
柔情似水 |
|
神似 |
|
寄似 |
⒈ 寄送;奉赠。 ⒈ 寄送;奉赠。 引 宋 欧阳修 《紫石屏歌》:“呼工画石持寄似,幸子留意其无谦。” |
脱似 |
|
逼似 |
⒈ 逼肖,很相像。 例 与村东大佛阁逼似。——《聊斋志异·促织》 英 be in very image of; ⒈ 酷似,很相似。 引 南朝 梁简文帝 《石桥》诗:“写虹便欲饮,图星逼似真。”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唐彦谦》:“初师 温庭筠,调度逼似,伤多纤丽之词。” 李详 《药裹慵谈·董文敏送王侍御按黔诗卷》:“诗格调逼似 子麟 学 杜 之作,字似不经意,有‘水流’、‘云在’之致,真名跡也。” |
如龙似虎 |
|
忽似 |
⒈ 恍若,好像。 ⒈ 恍若,好像。 引 《尚书大传》卷三:“御视於忽似,以其月,从其礼,祭之参,乃从。” 郑玄 注:“止视之失者,在於去忽似。忽似者,是不明之刑也。忽似,谓若乱於是非,象龚滔天及不辨鹿马之类也。” |
计似 |
⒈ 犹估计。 ⒈ 犹估计。 引 明 郑晓 《今言》卷三:“彼时改折,粮料有餘,而价亦贱,计似所入,为有赢利,未为不可。” |
切似 |
|
似若 |
|
三分似人,七分似鬼 |
|
直似 |
|
如胶似漆 |
|
相似相溶规则 |
|
雅似 |
|
活似 |
⒈ 如同;极像。 例 爷儿俩活似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英 look alike; ⒈ 极像。 引 《花城》1981年第5期:“生活枯燥得活似古庙里的僧侣。” |
无似 |
|
近似数 |
词语解释 ⒈ 与真实数值相近的数。人们在测量时间、长度、重量等时,由于受测量工具和技术的限制,往往只能得到近似数。通常用符号“≈”或“”表示近似数,如2≈4。 |
人心似铁,官法如炉 |
|
指似 |
|
分似 |
⒈ 分送。似,给予。 ⒈ 分送。似,给予。 引 宋 黄庭坚 《谢送碾壑源拣牙》诗:“肯怜 天禄 校书郎,亲敕家庭遣分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