嘛呢堆 |
⒈ 藏传佛教徒在石块或石片上刻六字真言,置山口道旁,过路的信徒不断往上添加石块,日久成堆,故名。路人过此,顺时针方向绕转一周,以积“功德”。 ⒈ 藏 传佛教徒在石块或石片上刻六字真言,置山口道旁,过路的信徒不断往上添加石块,日久成堆,故名。路人过此,顺时针方向绕转一周,以积“功德”。 引 《泽玛姬·夏林塞和路令赛莫》:“你们三个人都到对面嘛呢堆站住,然后转过身向我这儿跑来。” |
喇嘛 |
⒈ 藏语意为“上师”。喇嘛教对僧侣的尊称。又作“剌麻” 英 Lama; ⒈ 喇嘛教对僧侣的尊称,意为“上师”。 引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活佛掣签》:“西藏 喇嘛自 宗卡卜 兴扬黄教。”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喇嘛有二种,一曰黄教,一曰红教,各以其衣别之也。” 玛拉沁夫 《活佛的故事》:“我家的邻居,是 特古斯 喇嘛。” ⒈ 上师。为藏语 blama的音译。指通过其宗派所规定修法课程且具有灌顶资格的修行者,或是被认可的喇 |
跳喇嘛 |
|
干嘛 |
词语解释 干嘛 [ gàn mɑ ] ⒈ 见“干吗”。 引证解释 ⒈ 见“干吗”。 |
嘛呢旗 |
词语解释 嘛呢旗 [ mɑ ne qí ] ⒈ 也称经幡。藏传佛教徒祈祷用的法物。用白布或彩纸制成长条状小旗,上写“六字真言”及其他经文,扎制成串,以竿揭诸屋顶,或竖立于山头及嘛呢堆上,表示祈祷。 引证解释 ⒈ 也称经幡。 藏 传佛教徒祈祷用的法物。用白布或彩纸制成长条状小旗,上写“六字真言”及其他经文,扎制成串,以竿揭诸屋顶,或竖立于山头及嘛呢堆上,表示祈祷。 |
达赖喇嘛 |
⒈ “达赖”,蒙语dalai的音译,意为“大海”;“喇嘛”,藏语blama的音译,意为“上师”;“达赖喇嘛”意为“德行科研成果象大海一样的上师”,是西藏喇嘛教格鲁派的活佛。 英 Dalai Lama; ⒈ 藏 传佛教格鲁派(黄教)中地位最高的两大活佛之一(另一为 班禅额尔德尼 )。“达赖”为蒙古语dalai的音译,意为“大海”;“喇嘛”为藏语的音译,意为“上师”。亦省称“达赖”。 引 清 龚自珍 《正译》六:“圣 清 控驭 天竺 额纳特珂克 之地,达赖、班禪额 |
喇嘛教 |
⒈ 佛教的一支,主要传播于中国藏族、蒙古族等地区。又作“剌麻教” 英 lamaism; ⒈ 佛教的一支。主要传布于我国藏族、蒙族等地区。主要教派有格鲁派(黄教)、宁玛派(红教)、噶举派(白教)、萨迦派(花教)等。 引 清 王韬 《各国教门说》:“印度 佛教分而为三……一曰喇嘛教,即 西藏 之黄教也。” ⒈ 西藏佛教的别称。参见「西藏佛教」条。 英语 Lamaism, Tibetan Buddhism 法语 lamaïsme |
班禅喇嘛 |
⒈ 西藏两大佛教精神领袖之一(另一为达赖喇嘛) 英 Panchen Lama; ⒈ 西藏佛教格鲁派两大转世活佛系统之一的称号。全称为「班禅额尔德尼」。意译为如珍宝的大学者。清顺治二年(西元1645)统治卫、藏的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尊宗喀巴的四传弟子罗桑却告坚赞为「班禅博克多」,主持札什伦寺,管辖后藏,为班禅四世(前三世为后人追认),是班禅称号的开始。清圣祖康熙五十二年(西元1713)封班禅五世罗桑益西为「班禅额尔德尼」。赐金册金 |
嘛呢轮 |
词语解释 嘛呢轮 [ mɑ ne lún ] ⒈ 藏传佛教信徒祈祷用的法物。形如小桶,周刻“六字真言”,中贯以轴,其内装有纸印经文,执于手中转动,同时口念“六字真言”。 引证解释 ⒈ 藏 传佛教信徒祈祷用的法物。形如小桶,周刻“六字真言”,中贯以轴,其内装有纸印经文,执于手中转动,同时口念“六字真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