饬诫 |
|
垂诫 |
词语解释 垂诫 [ chuí jiè ] ⒈ 见“垂戒”。 引证解释 ⒈ 见“垂戒”。 |
诫敕 |
⒈ 见“诫敕”。 ⒈ 亦作“诫勅”。 ⒉ 汉 代皇帝诏书的一种。。’” 引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辛未詔曰” 唐 李贤 注:“《汉制度》曰:‘帝之下书有四: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詔书,四曰诫敕……诫敕者,谓敕刺史、太守,其文曰“有詔敕某官” ⒊ 告诫;嘱咐。 引 《百喻经·二子分财喻》:“昔 摩罗国 有一刹利,得病极重,必知定死,诫勅二子:‘我死之后,善分财物。’” 宋 王安石 《诫励诸道转运使经画财利宽恤民力制》:“此礼 |
谴诫 |
|
诫莫若豫 |
词语解释 ⒈ 诫:警戒;豫:通“预”,预先。指事后有所警戒不如事先有所防备。 |
警诫 |
⒈ 警告劝戒。 ⒈ 警告劝戒。 引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案达罗国》:“时 妙吉祥菩萨 知而惜焉,欲相警诫,乃弹指悟之。”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一:“是时君臣宴乐,相为警诫,犹有二代之风。” 缪敏 《回忆五四时期的方志敏同志》:“我们是来查 日 货的,你这烟是 日本 货,不能卖了,你们交出来,我们烧毁它,以示警诫!” |
诫饬 |
⒈ 训诫整肃;告诫。 ⒈ 训诫整肃;告诫。 引 《元典章·户部九·立社》:“愚意以为合行申明旧例,令社长依前劝课农桑,诫飭游荡,防察姦非,不管餘事,则百姓富。” 清 王筠 《菉友肊说》:“宰我 一生,多受 孔子 诫飭,而其善为説辞,为诸贤所不及。”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书苑折枝》:“梁简文帝 《诫当阳公大心书》:‘立身之道,与文章异。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案:帝王立言,诫飭其子,而谓作文‘且须放荡’,非大有 |
明诫 |
⒈ 亦作“明戒”。 ⒉ 明白告诫;明训。 ⒈ 亦作“明戒”。明白告诫;明训。 引 《汉书·谷永传》:“皇天所以谴告人君过失,犹严父之明诫。” 《后汉书·樊宏传》:“吾非不喜荣埶也,天道恶满而好谦,前世贵戚皆明戒也。” 《三国志·魏志·蒋济传》:“夫‘作威作福’,《书》之明诫。” |
诫严 |
⒈ 戒严。 ⒈ 戒严。 引 《晋书·孔坦传》:“今六军诫严,水陆齐举,熊羆踊跃,齕噬争先。” 清 郝懿行 《宋琐语》卷上:“於是大开赏募,投身赴义者,一同登京城之科,发居民,治 石头城,建牙诫严。” |
天诫 |
|
诫训 |
⒈ 告诫教导。 ⒈ 告诫教导。 引 清 唐甄 《潜书·贱奴》:“然刚明之君,或中其一二,法制无可加,诫训无所益,祖虽神圣,盖亦莫之如何也已矣。” |
箴诫 |
|
炯诫 |
⒈ 见“炯戒”。 ⒈ 见“炯戒”。 ⒈ 明显的警惕。也作「炯戒」。 引 《北史·卷三一·高允传》:「夫史籍,帝王之实录,将来之炯诫,今之所以观往,后之所以知今。」 |
至诫 |
|
诫厉 |
词语解释 诫厉 [ jiè lì ] ⒈ 见“诫励”。 引证解释 ⒈ 见“诫励”。 |
谏诫 |
|
告诫 |
⒈ 也作“告戒” ⒉ 规劝某人勿做某事。 例 告诫我们不要贪图不义之财。 英 dissuade from; causion; admonish; ⒊ 教诲劝戒。 例 父亲严厉告诫说,要正正派派做人。 吾累次丁宁告戒,街亭是吾根本,汝以全家之命,领此重任。——《三国演义》 英 warn; ⒈ 见“告戒”。 ⒈ 申告劝诫。也作「告戒@@@诰诫」。 例 如:「张生品性不端,老师特予以告诫一番。」 近 申饬 |
累诫不戒 |
词语解释 ⒈ 诫:告诫;戒:戒备,戒除。指多次受到警告和批评仍不改正。 |
诫勉 |
⒈ 告诫勉励。 ⒈ 告诫勉励。 引 《北史·僭伪附庸传·萧琮》:“及嗣位,帝赐以璽书,敦勉之。又赐 梁 之大臣璽书,诫勉之。” |
勑诫 |
|
武诫 |
|
诫喻 |
⒈ 告诫并使之明白。 ⒈ 告诫并使之明白。 引 《旧唐书·刘仁轨传》:“仁轨 特加诫喻,期不可再犯, 寧 又暴横尤甚,竟杖杀之。” |
诫谕 |
⒈ 告诫晓喻。 ⒉ 指告诫与晓谕之类的文告。 ⒈ 告诫晓喻。 引 《元典章·户部九·立社》:“凡有司禁治事理,社长每季须诫諭,使民知畏,毋陷刑宪。” 清 林则徐 《批英国领事义律派参逊赴洋示令全缴鸦片禀》:“该领事须知本大臣推诚诫諭,迅速懔遵,不得反覆无常,自取咎戾。” ⒉ 指告诫与晓谕之类的文告。 引 《宋史·选举志二》:“如詔誥、章表、箴铭、赋颂、赦敕、檄书、露布、诫諭、其文皆朝廷官守日用不可闕,且无以兼收文学博异 |
鉴诫 |
⒈ 亦作“鉴诫”。 ⒉ 见“鉴戒”。 ⒈ 亦作“鉴诫”。见“鑑戒”。 |
申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