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芙蓉 |
|
芙蓉面 |
|
玉芙蓉 |
|
芙蓉出水 |
|
芙蓉苑 |
|
七级芙蓉 |
|
木芙蓉 |
⒈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掌状,秋季开白或淡红色花,结蒴果,有毛。栽培供观赏,插条即活。俗称芙蓉或芙蓉花。又称木莲。或称地芙蓉,以别于荷花之称芙蓉。花叶可入药。 ⒈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掌状,秋季开白或淡红色花,结蒴果,有毛。栽培供观赏,插条即活。俗称芙蓉或芙蓉花。又称木莲。或称地芙蓉,以别于荷花之称芙蓉。花叶可入药。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三·木芙蓉》。 引 唐 韩愈 《木芙蓉》诗:“艳色寧相妬?嘉名偶自 |
草芙蓉 |
⒈ 荷花的别名。 ⒈ 荷花的别名。 引 《广群芳谱·花谱二九·荷花一》“荷为芙蕖花,一名水芙蓉,一名泽芝,一名水旦,一名水华”注引 杜 诗注:“产于陆者曰木芙蓉,产于水者曰草芙蓉。” |
阿芙蓉膏 |
⒈ 熬制成黑色胶状的鸦片。 ⒈ 熬制成黑色胶状的鸦片。 引 清 蕊珠旧史 《京尘杂录·长安看花记》:“丁酉夏,服阿芙蓉膏自尽矣。” 清 王韬 《瓮牖馀谈·又记蒋剑人事》:“其名遂噪一时,顾僻嗜阿芙蓉膏,所有得輒以供养烟云,坐是奇穷,青衫蓝缕,几至纳屨踵决。” 彭芬 《辛亥逊清政变发源记》第二篇:“璧臣 敬以茶,晋以酒,餉以食,吸以阿芙蓉膏。” |
阿芙蓉 |
⒈ 鸦片,俗称大烟。见“阿片” 例 阿芙蓉,芙前代罕闻,近方有用者,云是罂粟花之津液也。又,以花色似芙蓉而得名。——李时珍《本草纲目》 英 opium; ⒈ 即鸦片。用罂粟果实中的乳状汁液制成的一种毒品。参见“阿片”。 引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二·阿芙蓉》:“阿芙蓉前代罕闻,近方有用者,云是罌粟花之津液也。罌粟结青苞时,午后以大针刺其外面青皮,勿损里面硬皮,或三五处。次早津出,以竹刀刮,收入瓷器,阴乾用之。故今市者, |
红芙蓉 |
⒈ 本指唐敬宗所宠爱之舞妓。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中:“宝历二年,浙东国贡舞女二人,一曰飞鸾,二曰轻凤。每歌罢,上令内人藏之金屋宝帐中,盖恐风日所侵故也。由是宫中语曰:'宝帐香重重,一双红芙蓉。'”后亦用作歌舞女伎的代称。 ⒈ 本指 唐敬宗 所宠爱之舞妓。后亦用作歌舞女伎的代称。 引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中:“宝历 二年, 淛东国 贡舞女二人,一曰 飞鸞,二曰 轻凤。每歌罢,上令内人藏之金屋宝帐中,盖恐风日所侵故也。由 |
芙蕖 |
|
金芙蓉 |
⒈ 荷花的美称。 ⒈ 荷花的美称。 引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歌四十》:“玉藕金芙蓉,无称我莲子。” 元 杨维桢 《八月五日赴玛瑙山主之招题诗双松亭》诗:“外湖水绕玉螮蝀,里湖水浸金芙蓉。” |
芙蓉并蒂 |
|
芙蓉剑 |
|
芙蓉镜 |
|
清水出芙蓉 |
|
初发芙蓉 |
⒈ 莲花初放。喻诗词清新可爱。 ⒈ 莲花初放。喻诗词清新可爱。 引 《南史·颜延之传》:“延之 尝问 鲍照,己与 灵运 优劣, 照 曰:‘ 谢 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君诗若铺锦列绣,亦雕繢满眼。’” ⒈ 新开的莲花。比喻清新。 引 语出《南史·卷三四·颜延之传》:「延之尝问鲍照,己与灵运优劣,照曰:『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君诗若铺锦列绣,亦雕缋满眼。』」 |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
词语解释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阿芙樂爾號巡洋艦) [ ā fú lè ěr hào xún yáng jiàn ] ⒈ 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巡洋舰。1917年十月革命前夕,停泊在彼得格勒的涅瓦河畔。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接受革命军事委员会的指示,占领尼古拉耶夫桥。7日晚9时45分,奉命开炮,发出进攻冬宫的信号。“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成为十月革命的象征。 |
芙蓉府 |
|
初日芙蓉 |
⒈ 犹初发芙蓉。 ⒈ 犹初发芙蓉。 引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中:“王荆公 居 钟山,秀老 数相往来,尤爱重之,每见於诗,所谓‘公诗何以解人愁,初日芙蓉映碧流;未惜 元 刘 争独步,不妨 陶 谢 与同游’是也。”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一:“初日芙蓉,非人力所能为,精彩华妙之意,自然见於造化之外。” |
芙蓉楼 |
|
碧芙蓉 |
⒈ 绿荷。 ⒉ 比喻苍翠的山峰。 ⒈ 绿荷。 引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上:“更有碧芙蓉,香洁菡萏,伟於常者。” ⒉ 比喻苍翠的山峰。 引 林纾 《题画绝句》之十六:“驀然失却碧芙蓉,云出山来白万重。” |
芙蓉帐 |
|
水芙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