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隶 |
⒈ 秦汉隶书。与三国后盛行的今隶(楷书)对称。 ⒈ 秦 汉 隶书。与 三国 后盛行的今隶(楷书)对称。 引 《西京杂记》卷六:“杜陵 秋胡 者,能通《尚书》,善为古隶字。” 晋 王羲之 《题卫夫人<笔阵图>后》:“其草书,亦復须篆势、八分、古隶相杂,亦不得急,令墨不入纸。” 明 陆深 《书辑》:“自 程邈 以降,谓之 秦 隶; 贾舫 《三仓》、 蔡邕 《石经》诸作,谓之 汉 隶; 钟 王 变体,谓之今隶;合 秦 汉 谓之古隶。” ⒈ 秦代至西汉初期通 |
雠古 |
|
爱素好古 |
⒈ 《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后以“爱素好古”谓爱好朴质,不趋时尚。 ⒈ 后以“爱素好古”谓爱好朴质,不趋时尚。 引 《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於我 老彭。” 《宋书·隐逸传·王弘之》:“殿下爱素好古,常若布衣。” 清 黄丕烈 《<嵇康集>跋》:“后人式微,物多散失,可慨已!然使后人得其物而思 |
迥古 |
|
万古长存 |
|
古镜记 |
词语解释 古镜记(古鏡記) [ gǔ jìng jì ] ⒈ 传奇小说。唐代王度作。叙述作者从汾阴侯生处得一宝镜。持镜周游各地,除灭狐妖蛇精,又为民消灾除疫。后其弟fde5(绩)亦持此镜出游,亦无不逢凶化吉。后镜匣中发出悲鸣,古镜亡去。文中透露出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对现实的感喟。行文有藻彩又不失之繁缛。 |
古今谭概 |
词语解释 古今谭概(古今譚概) [ gǔ jīn tán gài ] ⒈ 又名《谈概》、《古今笑》。明代文言小说集。冯梦龙编。分迂腐、怪诞等三十六门。多取材正史,又夹杂稗官野史、笔记丛谈。其中不少故事为后来“三言”、“二拍”所取材。 |
古妆 |
⒈ 指过时的妆束。对时妆而言。 ⒈ 指过时的妆束。对时妆而言。妆,一本作“粧”。见“古妆”。 引 宋 欧阳修 《丰乐亭小饮》诗:“看花游女不知丑,古妆野态争花红。” ⒈ 作古代的妆饰。 引 宋·欧阳修〈丰乐亭小饮〉诗:「看花游女不知丑,古妆野态争花红。」 |
古都都 |
⒈ 形容不断腾涌的水声。 ⒉ 形容声音不绝貌。 ⒈ 形容不断腾涌的水声。 引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楔子:“瞅一瞅古都都翻了海波,滉一滉廝琅琅震动山巖。” 王季思 校注:“古都都、廝琅琅……此等副状辞,皆仅记其声,盖当时声口如此。” 元 无名氏 《冯玉兰》第三折:“我则听的古都都泼天也似怒涛,鬭合着忽剌剌风声儿廝闹。” ⒉ 形容声音不绝貌。 引 明 康海 《中山狼》第二折:“您便是古都都的嘴儿,使不着乞留兀良的赖。” |
孔壁古文 |
词语解释 ⒈ 相会在孔子住宅墙壁中发现的古文经书。今泛指古字或汉代以前的文字。 国语辞典 孔壁古文 [ kǒng bì gǔ wén ] ⒈ 汉鲁恭王坏孔子宅壁,于壁中得古文经传。因其用古文写成,有别于汉通行的隶书,故后世称为「孔壁古文」。见《汉书·卷五三·景十三王传·鲁恭王刘余传》。 |
隶古 |
⒈ 谓以隶书考校写定古篆文。《书序》:“至鲁共王,好治宫室,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居,于壁中得先人所藏古文虞、夏、商、周之书及《传》、《论语》、《孝经》,皆科斗文字……科斗书废已久,时人无能知者,以所闻伏生之书,考论文义,定其可知者为隶古定,更以竹简写之。”陆德明释文:“谓用隶书写古文。”孔颖达疏:“言隶古者,正谓就古文体而从隶定之,存古为可慕,以隶为可识,故曰隶古,以虽隶而犹古。”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 |
初古 |
⒈ 犹远古。 ⒈ 犹远古。 引 《楚辞·刘向<九叹·思古>》:“还余车於 南郢 兮,復往轨於初古。” 王逸 注:“有命还己,己復得乘车周行 楚国,脩古始之。” |
搜奇访古 |
|
黑古溜秋 |
⒈ 同“黑不溜偢”。 ⒈ 同“黑不溜偢”。 引 任斌武 《开顶风船的角色》:“走上前一瞧,可不,一张黑古溜秋的脸膛,两道又粗又厚的眉毛,正是他。” |
古查 |
词语解释 古查 [ gǔ zhā ] ⒈ 见“古槎”。 引证解释 ⒈ 见“古槎”。 |
古典音乐 |
⒈ 泛指过去时代具有典范意义或代表性的音乐,但不包括民间音乐。 ⒉ 专指西方18、19世纪之交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音乐,或师法这一乐派风格而写成的音乐。 ⒊ 西方现代派音乐或爵士音乐、摇滚乐等通俗音乐的对称。 ⒈ 凡浪漫主义以前,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其特色为严肃、稳重、客观、富教育性或艺术性,常在正式音乐会中演奏。以贝多芬、巴哈、韩德尔、海顿、莫札特等为代表。 |
古味 |
⒈ 古雅的意趣。 ⒈ 古雅的意趣。 引 宋 欧阳修 《读张李二生文赠石先生》诗:“辞严意正质非俚,古味虽淡醇不薄。” |
变古易常 |
⒈ 改变过去的法制和习俗。语本《韩非子·南面》:“不知治者,必曰:'无变古,毋易常。'” ⒈ 改变过去的法制和习俗。 引 语本《韩非子·南面》:“不知治者,必曰:‘无变古,毋易常。’”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必仁且知》:“《春秋》之法,上变古易常,应是而有天灾者,谓幸国。” |
据古 |
⒈ 遵依古道。 ⒈ 遵依古道。 引 《汉书·贡禹传》:“天子报曰:朕以生有 伯夷 之廉, 史鱼 之直,守经据古,不阿当世。” 《后汉书·宣秉张湛等传赞》:“杜林 据古, 张湛 矜庄。”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三》:“给事中 陆质 、中书舍人 崔枢,积学懿文,守经据古,夙夜讲习,庶协于中。” |
富轹万古 |
⒈ 形容极其丰富,超越千秋万代。 ⒈ 形容极其丰富,超越千秋万代。 引 清 魏源 《<国朝古文类钞>序》:“矧我圣 清 皥皥二百载,由治平升平而进於太平,元气长於 汉,经术盛於 唐,兵力物力幅员雄於 宋,列圣御製诗文集、 康熙 《图书》、 乾隆 《四库》官书尤富轢万古。” |
亘古奇闻 |
|
硬古古 |
|
尼厖古 |
|
万古长春 |
|
自古 |
⒈ 从古以来。 ⒉ 泛指从前。 ⒈ 从古以来。 引 《诗·小雅·甫田》:“我取其陈,食我农人,自古有年。” 《论语·颜渊》:“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宋 欧阳修 《定风波》词:“任是好花须落去,自古。” ⒉ 泛指从前。 引 清 刘大櫆 《送张福清序》:“昔在自古, 闽 粤 不齿於上国。” ⒈ 从古代以来。 引 《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同子参乘,袁丝变色,自古而耻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