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芬剩馥 |
|
浓馥 |
|
清馥 |
|
鲜馥 |
|
芳馥 |
⒈ 芳香。 ⒉ 比喻美好的文辞、品德等。 ⒈ 芳香。 引 唐 武元衡 《安邑里中秋怀寄高员外》诗:“庭梧变葱蒨,篱菊扬芳馥。”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吏部二·士大夫华整》:“惟协院中丞 许少微,朱紫什袭,芳馥遥闻。”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 仲仙 ﹞以珍果詒客,芳馥异常。” ⒉ 比喻美好的文辞、品德等。 引 清 陈田 《<明诗纪事>序》:“此集以纪事为名,无可纪者亦广为甄録,冀以揽前哲之芳馥为后人之貽餉。” |
红馥馥 |
⒈ 形容鲜明的红色。 ⒈ 形容鲜明的红色。 引 元 张可久 《锦橙梅》曲:“红馥馥的脸衬霞,黑髭髭的鬢堆鸦。” 《醒世姻缘传》第五八回:“直待了晌午大转, 相栋宇 吃的脸红馥馥的从外来了。” 靳以 《人间人》:“她得意地低下眼去赏玩着自己的手指,每个手指的尖端都是尖瘦的,染着红馥馥的颜色。” |
芬芳馥郁 |
词语解释 ⒈ 芬芳:指香气;馥:香气;馥郁:香气浓厚。形容香气非常浓。 |
桂馥兰香 |
词语解释 ⒈ 桂、兰:两种散发芳香的花;馥:香。形容气味芳香。 |
馥芬 |
|
剩馥残膏 |
|
兰薰桂馥 |
⒈ 薰、馥:香气。原比喻恩泽长留,历久不衰。后用来称人子肖孙贤。 ⒈ 薰、馥,皆指香气浓郁,久久不散。兰薰桂馥比喻世德流芳,历久不衰。 引 唐·骆宾王〈上齐州张司马启〉:「常山王之玉润金声,博望侯之兰薰桂馥。」 |
寒馥 |
⒈ 清凉的香气。 ⒈ 清凉的香气。 引 宋 杨万里 《腊梅》诗:“夕吹撩寒馥,晨曦透暖光。” 宋 毛滂 《武陵春》词:“城上落梅风料峭,寒馥逼清尊。” |
芬馥 |
⒈ (花草)芳香:花朵芬馥。 ⒈ 香气浓郁。 引 晋 左思 《吴都赋》:“光色炫晃,芬馥肸蠁。” 唐 李白 《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诗:“清英神仙骨,芬馥茝兰蕤。” 《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百里之内,异香芬馥。” ⒈ 香气浓盛。 引 《文选·颜延之·和谢监灵运诗》:「芬馥歇兰若,清越夺琳珪。」 唐·李白〈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诗:「清英神仙骨,芬馥茞兰蕤。」 |
香馥馥 |
|
馥烈 |
|
异馥 |
|
膏馥 |
⒈ 本为脂膏的香味,借喻对诗文的美好的回味。 ⒈ 本为脂膏的香味,借喻对诗文的美好的回味。 引 宋 辛弃疾 《满江红·游清风峡和赵晋臣》词:“风采妙,凝冰玉。诗句好,餘膏馥。” |
兰熏桂馥 |
⒈ 喻德泽流芳,历久不衰。 ⒈ 喻德泽流芳,历久不衰。 引 唐 骆宾王 《上齐州张司马启》:“常山王 之玉润金声, 博望侯 之兰薰桂馥,羽仪百代,掩 梁 竇 以霞搴;钟鼎一时,罩 袁 杨 而岳立。” |
残膏剩馥 |
⒈ 见“残膏剩馥”。 ⒈ 见“残膏賸馥”。犹馀泽。剩馀的美好事物。 引 《新唐书·文艺传上·杜甫赞》:“它人不足, 甫 乃厌餘,残膏賸馥,沾丐后人多矣。” 明 宋濂 《梅府君墓志铭》:“府君叹曰:‘吾之文非不如今人,彼藉吾残膏賸馥者,取青紫如拾芥。’” 亦作“残膏剩馥”。 清 吴伟业 《画中九友歌》:“至尊含笑黄金投,残膏剩馥 鸡林 求。” 亦省作“残賸”。 宋 吕南公 《游子篇》:“雄豪弃残賸,声色化耳目。” |
香馥 |
|
剩馥 |
|
遗馥 |
|
余馥 |
|
郁馥 |
|
馥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