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渐之仪 |
⒈ 《易·渐》:“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 ⒈ 后以“鸿渐之仪”为对人风采才能的赞词。 引 《易·渐》:“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 孔颖达 疏:“处高而能不以位自累,则其羽可用为物之仪表,可贵可法也。” 明 张居正 《答南列卿陈我度书》:“幸惟俯谅,天衢广阔,鸿渐之仪,岂有量哉。” 明 张居正 《答廉宪王凤洲书》:“惟公以鸿渐之仪,困於燕雀。” |
上浑仪 |
|
遥测仪表 |
|
如仪 |
⒈ 按照仪式。 例 行礼如仪。 英 in accordance with rites; |
训仪 |
|
汉官仪 |
词语解释 汉官仪 [ hàn guān yí ] ⒈ 见“汉官威仪”。 引证解释 ⒈ 见“汉官威仪”。 |
地球仪 |
⒈ 模拟地球形状和地表特征的演示仪。 英 terrestrial globe; ⒉ 用地球绕地轴旋转说明昼夜的产生和地轴向太阳的倾斜以及四季形成的一种仪器。 英 tellurian; ⒈ 地球的模型,装在支架上,可以转动,上面画着海洋、陆地、河流、山脉、经纬线等。供教学和军事上用。 ⒈ 地球的模型。装在支架上,可以转动,上面画著海洋、陆地、河流、山脉、经纬线、各国地形、城市等。 |
祭仪 |
⒈ 祭祀用的供品。 英 sacrifice; ⒉ 祭祀仪式。 英 sacrificial ceremony; ⒈ 祭祀仪式。 引 《水浒传》第一二〇回:“吴用 安排祭仪,直至南门外 蓼儿洼,寻到坟塋,哭祭 宋公明、李逵。” ⒈ 祭祀所供的物品。 引 《水浒传·第一二〇回》:「吴用安排祭仪,直至南门外蓼儿洼,寻到坟茔,哭祭宋公明、李逵。」 |
献仪 |
|
简仪 |
词语解释 ⒈ 中国古代用来测量天体坐标的天文仪器。1276年由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创制。因简化和革新了结构复杂的浑仪而得名。取消黄道坐标环组,把地平坐标和赤道坐标两种环组分别构成独立装置,并将刻度划分得更精细,以提高观测精度。 |
世仪 |
|
贺仪 |
⒈ 犹贺礼。 ⒈ 犹贺礼。 引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梅》:“弥月,女使 王 盛筵招 黄,黄 贺仪丰渥。” 《儒林外史》第三回:“弟却也无以为敬,谨具贺仪五十两,世先生权且收着。” 《官场现形记》第三九回:“如今再多送你两百块钱,就算是我的贺仪。” ⒈ 庆贺他人喜庆所赠送的礼物或礼金。 引 《儒林外史·第三回》:「弟却也无以为敬,谨具贺仪五十两,世先生权且收著。」 |
频谱分析仪 |
|
典仪 |
⒈ 典礼仪式。 ⒈ 典礼仪式。 引 《后汉书·儒林传上·刘昆》:“王莽 世,教授弟子恆五百餘人。每春秋饗射,常备列典仪,以素木瓠叶为俎豆,桑弧蒿矢,以射‘菟首’。”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奏启》:“陈政事,献典仪,上急变,劾愆谬,总谓之奏。” 吴组缃 《山洪》十一:“他知道他们由 东老爹 和 双全官 领头,正开始祭祀河神的典仪。” ⒈ 典礼、仪式。 引 《后汉书·卷七九·儒林传上·刘昆传》:「教授弟子恒五百余人,每春秋飨射 |
汉官威仪 |
⒈ 指汉朝官吏的服饰、典礼制度。亦泛指华夏的礼仪制度。 ⒈ 指 汉 朝官吏的服饰、典礼制度。亦泛指华夏的礼仪制度。 引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及见司隶僚属,皆欢喜不自胜。老吏或垂涕曰:‘不图今日復见 汉 官威仪!’” 唐 杨巨源 《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诗:“愿同 东观 士,长覩 汉 官仪。” 明 何景明 《送张国宾进万寿表还》诗:“凤管暂停 秦 女曲,龙旂遥覩 汉 官仪。” 邓溥 《自题印雅》诗:“远规 秦 制度,重见 汉 官仪。” ⒈ |
三球仪 |
|
纪限仪 |
⒈ 即六分仪。轻便测角仪器。航海或航空时用来测定天体的高度以及地面上远处两点所成的视角。 ⒈ 即六分仪。轻便测角仪器。航海或航空时用来测定天体的高度以及地面上远处两点所成的视角。 引 《老残游记》第一回:“那三人却俱是空身,带了一个最準的向盘,一个纪限仪,并几件行船要用的物件,下了山。” |
仪位 |
|
晷仪 |
|
月仪 |
|
容仪 |
⒈ 容貌和仪表;容貌举止。 例 一表容仪。 英 looks; ⒈ 容貌举止;容貌仪表。 引 《汉书·成帝纪赞》:“成帝 善修容仪,升车正立,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临朝渊嘿,尊严若神,可谓穆穆天子之容者矣!”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裴令公 有儁容仪,脱冠冕,服麤乱头,皆好。” 唐 蒋防 《霍小玉传》:“其夕,生澣衣沐浴,修饰容仪,喜跃交并,通夕不寐。” 宋 晏殊 《浣溪沙》词之六:“淡淡梳粧薄薄衣,天仙模样好容仪。” |
唐绍仪 |
|
中星仪 |
|
仪礼 |
|
母仪之德 |
词语解释 ⒈ 母仪:作为母亲的典范。母亲的品德。泛指妇女的品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