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籴 |
⒈ 买进谷物。 ⒈ 买进谷物。 引 《晋书·五行志上》:“夫米廡,货糴之屋,无故自坏,此五穀踊贵,所以无糴卖也。” |
讫籴 |
|
市籴 |
|
遏籴 |
⒈ 禁止购买谷米。 ⒈ 禁止购买谷米。 引 《孟子·告子下》:“无曲防,无遏糴,无有封而不告。” 宋 吕大钧 《天下为一家赋》:“曲防遏糴,以幸其灾;纵谍用间,以乘其失。” 清 唐孙华 《米贵》诗:“抑价与遏糴,此策古无稽。” |
夜籴 |
|
博籴 |
词语解释 博籴 [ bó dí ] ⒈ 宋代粮食政策之一。粮缺时,官府将仓库里的余粮低价卖出,用高价买进民间的丝、绵、绫、绢等,到秋收后再用银、丝、绢等物兑换粮食,以平定物价。参阅《宋史·食货志上三》、《文献通考·市籴考》。 引证解释 ⒈ 宋 代粮食政策之一。粮缺时,官府将仓库里的余粮低价卖出,用高价买进民间的丝、绵、绫、绢等,到秋收后再用银、丝、绢等物兑换粮食,以平定物价。参阅《宋史·食货志上三》、《文献通考·市糴考》。 |
敛籴 |
⒈ 古指国家以官价买卖粮食。 ⒈ 古指国家以官价买卖粮食。 引 宋 韩维 《答曼叔见谢颍桥相过之什》诗:“前时捧牒来 潁上,谨视敛糴讥姦讹。” |
乞籴 |
|
边籴 |
⒈ 购进粮食供边防用。 ⒈ 购进粮食供边防用。 引 《宋史·职官志五》:“市易下界,掌飞钱给券,以通边糴。” 宋 曾巩 《救灾议》:“失战鬭之民,异时有警,边戍不可不增尔;失耕桑之民,异时无事,边糴不可以不贵矣。” 宋 沉括 《梦溪笔谈·官政一》:“唯末盐岁自抄三百万,供 河北 边糴,其他皆给本处经费而已。” |
对籴 |
⒈ 向民户征购与其应缴赋税等额的粮食。 ⒈ 向民户征购与其应缴赋税等额的粮食。 引 《宋书·食货志上二》“次对糴米”原注:“谓如户当输税百石,则又科糴百石,故谓之对糴。” 《宋书·高宗纪七》:“命 利路 三都统措置营田,以其租充减免对糴之数。” |
平籴 |
|
贸籴 |
⒈ 谓买进粮食。 ⒈ 谓买进粮食。 引 《后汉书·循吏传·孟尝》:“郡不产穀实,而海出珠寳,与 交阯 比境,常通商贩,贸糴粮食。” |
收籴 |
|
私籴 |
|
谷籴 |
⒈ 买入谷物。 ⒈ 买入谷物。 引 《汉书·货殖传·巴寡妇清》:“屠牛羊彘干皮,穀糴千钟。” 颜师古 注:“谓常糴取而居之。” |
贩籴 |
⒈ 收买粮食。 ⒈ 收买粮食。 引 《史记·货殖列传》:“谚曰:‘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糴。’” 金 元好问 《雁门道中书所见》诗:“单衣者谁子?贩糴就南府。” 《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这 大郎 也是父母双亡,凑了二三千金本钱,来走 襄阳 贩糴些米荳之类,每年常走一遍。” |
均籴 |
词语解释 均籴 [ jūn dí ] ⒈ 宋代按照人户家产、土地多少,分等摊派征购粮食的制度。购价往往低于市价。徽宗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始行于陕西,后推广至诸路。参阅《文献通考·市籴二》。 引证解释 ⒈ 宋 代按照人户家产、土地多少,分等摊派征购粮食的制度。购价往往低于市价。 徽宗 政和 三年(公元1113年)始行于 陕西,后推广至诸路。参阅《文献通考·市籴二》。 |
闭籴 |
⒈ 禁止籴米。语本《左传·僖公十五年》:“晋饥,秦输之粟;秦饥,晋闭之籴。” ⒈ 禁止籴米。 引 语本《左传·僖公十五年》:“晋 饥, 秦 输之粟; 秦 饥, 晋 闭之糴。” 《二刻拍案惊奇》卷一:“米价踊贵,各处禁糶闭糴,官府严示平价,越发米不入境了。” |
和籴 |
⒈ 古时官府以议价交易为名向民间强制征购粮食。始于北魏。 ⒈ 古时官府以议价交易为名向民间强制征购粮食。始于 北魏。 引 《魏书·食货志》:“又收内郡兵资与民和糴,积为边备。” 《新唐书·宦者传上·高力士》:“和糴不止,则私藏竭,逐末者众。” 《中州集》卷七引 金 李节 诗:“棓头打出和糴米,丁口签来自愿军。” |
抑籴 |
|
出籴 |
⒈ 到产粮地籴买粮食。 ⒈ 到产粮地籴买粮食。 引 《元典章·户部·义仓》:“贫家缺食者仰合依例出糴。” 明 李贽 《复邓鼎石书》:“但得官为糴本,付託得人,不拘上流下流,或麦或米,令惯糴上户各齎银两,前去出产地面糴买……出糴者有利则乐於趋事,而糴本自然不失;贫民来转糴者既有粮有米,有穀有麦,亦自然不慌矣。” |
告籴 |
⒈ 请求买粮。 ⒈ 请求买粮。 引 《逸周书·籴匡》:“於是救困大荒……君亲巡方,卿参告糴。” 《孔子家语·在厄》:“孔子 厄于 陈 蔡,从者七日不食。 子贡 以所齎货窃犯围而出,告糴於野人,得米一石焉。” 宋 陆游 《山园遣兴》诗:“输逋告糴走比邻,恤患分灾累故人。” 郑观应 《盛世危言·旱潦》:“官吏之抚治此方者,又岂能长以告糴劝捐为事乎?” |
买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