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翡翠 |
⒈ 金色的翡翠鸟。 ⒉ 有翡翠鸟图样的帷帐或罗罩。 ⒊ 首饰名。 ⒈ 金色的翡翠鸟。 引 前蜀 韦庄 《归国遥》词:“金翡翠,为我南飞传我意。” ⒉ 有翡翠鸟图样的帷帐或罗罩。 引 唐 李商隐 《无题》诗之一:“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学锴 余恕诚 集解:“金翡翠,以金线绣成翡翠鸟图样之帷帐……或曰金翡翠指有翡翠鸟图样之罗罩,眠时用以罩在烛臺上掩暗烛光。” 唐 温庭筠 《菩萨蛮》词:“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 ⒊ |
翠娥 |
⒈ 指美女。 ⒈ 指美女。 引 唐 李白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诗:“翠娥嬋娟初月暉,美人更唱舞罗衣。” 宋 梅尧臣 《谢永叔答述旧之作和禹玉》:“金带繫袍迴禁署,翠娥持烛侍吟窗。” 清 孙枝蔚 《采莲歌》:“多少游人看翠娥,船归羞和采莲歌。” |
翠峯 |
⒈ 绿色的山峰。 ⒈ 绿色的山峰。 引 后蜀 徐太后 《玄都观》诗:“瀑布迸舂青石碎,轮茵横翦翠峯齐。” 宋 柳永 《卜算子》词:“雨歇天高,望断翠峯十二。” |
翠袖红裙 |
⒈ 泛指妇女的服装。亦用为妇女的代称。 ⒈ 泛指妇女的服装。亦用为妇女的代称。 引 元 戴善夫 《风光好》第三折:“总然你富才华,高名分,谁不爱翠袖红裙。” |
倚翠偎红 |
|
翠凤 |
⒈ 以翠羽制成的凤形旗饰。 ⒉ 天子所乘饰以翠羽的凤形车驾。亦借指天子。 ⒊ 翠玉制的凤形首饰。 ⒈ 以翠羽制成的凤形旗饰。 引 《文选·李斯<上秦始皇书>》:“建翠凤之旗,树灵鱓之鼓。” 吕延济 注:“以翠羽为凤形而饰旗也。” ⒉ 天子所乘饰以翠羽的凤形车驾。亦借指天子。 引 《汉书·扬雄传上》:“乃抚翠凤之驾,六先景之乘。” 颜师古 注:“天子所乘车为凤形,而饰以翠羽。” 《文选·沉约<锺山诗应西阳王教>》:“翠凤翔 淮 |
踏翠 |
|
翠帽 |
⒈ 以翠羽为饰的车盖。 ⒈ 以翠羽为饰的车盖。 引 《文选·张衡<西京赋>》:“天子乃驾雕軫六骏駮,戴翠帽,倚金较。” 薛综 注:“翠羽为车盖。” 刘良 注:“翠帽,车盖也,以翠饰之。” 唐 杜牧 《洛阳》诗:“已建玄戈收相土,应迴翠帽过离宫。” 宋 石孝友 《传言玉女》词:“花旗翠帽,到处朱帘高捲。” |
翠茸 |
⒈ 翠色茸毛。 ⒉ 指细密的嫩草。 ⒈ 翠色茸毛。 引 唐 元稹 《西凉伎》诗:“大宛 来献赤汗马,赞普亦奉翠茸裘。” 宋 苏轼 《涪州得山胡善鸣出黔中》诗:“终日锁筠笼,回头惜翠茸。” 宋 赵汝适 《诸蕃志·翠毛》:“邕州 右江,亦产一种茸翠,其背毛悉是翠茸,穷侈者多以捻织如毛段然。” ⒉ 指细密的嫩草。 引 唐 姚合 《和门下李相饯西蜀相公》:“嫩叶抽頳蕊,新苔长翠茸。” |
翠勺 |
⒈ 即翠杓。 ⒈ 即翠杓。参见“翠杓”。 引 元 虞集 《别国史院鼇峰石》诗之二:“翠勺娱人花带露,貉裘倚马草横烟。” 元 吴景奎 《梦仙》诗:“翠勺细倾千日酒,蜺旗斜插五云车。” 明 梅鼎祚 《玉合记·参成》:“华堂宴裙釵绣裀,多情处要殷勤翠勺银缾。” |
翠篾 |
⒈ 篾青。 ⒈ 篾青。 引 唐 元稹 《台中鞫狱忆开元观旧事四十韵》:“香汤洗驄马,翠篾笼白鷴。” 唐 皮日休 《酒篘》诗:“翠篾初织来,或如古鱼器。” |
菁翠 |
|
翠围珠绕 |
词语解释 翠围珠绕 [ cuì wéi zhū rào ] ⒈ 见“翠绕珠围”。 引证解释 ⒈ 见“翠绕珠围”。 |
岚翠 |
|
鲜翠 |
|
浓翠 |
|
珠围翠绕 |
|
翠被 |
⒈ 翡翠羽制成的背帔。被,同“帔”。 ⒈ 翡翠羽制成的背帔。被,同“帔”。 引 《左传·昭公十二年》:“雨雪,王皮冠, 秦 復陶,翠被,豹舄,执鞭以出。” 杜预 注:“翠被,以翠羽饰被。” 杨伯峻 注:“被当读为帔。盖以翠毛为之。” 《汉书·西域传赞》:“天子负黼依,袭翠被,冯玉几,而处其中。” 汉 张衡 《西京赋》:“大驾幸乎 平乐 之馆,张甲乙而袭翠被。” ⒉ 织(或绣)有翡翠纹饰的被子。 引 南朝 梁简文帝 《绍古歌》:“网户 |
翠莹莹 |
词语解释 翠莹莹 [ cuì yíng yíng ] ⒈ 见“翠盈盈”。 引证解释 ⒈ 见“翠盈盈”。 |
翠衾 |
⒈ 即翠被。 ⒈ 即翠被。参见“翠被”。 引 唐 李商隐 《药转》诗:“忆事怀人兼得句,翠衾归卧绣帘中。” 明 刘基 《玲珑四犯·台州作》词:“翠衾知夜永,清梦冷孤馆。” |
彩翠 |
⒈ 鲜艳翠绿之色。 ⒈ 鲜艳翠绿之色。 引 唐 王维 《木兰柴》诗:“彩翠时分明,夕嵐无处所。” 宋 陆游 《三峡歌》:“十二 巫山 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 清 杜岕 《报恩寺塔灯歌》:“日中琉璃常变色,夜静彩翠尤昭苏。” |
翠涛 |
⒈ 绿色波涛。 ⒉ 酒名。 ⒊ 砚名。 ⒈ 绿色波涛。 引 元 周权 《九日偕友登东岩定香寺》诗:“翠涛化千峰,尚作掀舞态。” 明 刘基 《弋阳方氏寿康堂》诗:“先生筑堂依林皋,绕屋杉松浮翠涛。”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九》:“菁树蒙蔽,如翠涛沉雾,深深在下,而莫穷端倪。” ⒉ 酒名。 引 旧题 唐 柳宗元 《龙城录·魏徵善治酒》:“魏左相 能治酒,有名曰醽醁、翠涛。” ⒊ 砚名。 引 元 倪瓒 《赋翠涛砚》:“岳翁尝宝翠涛石, |
翠车 |
⒈ 即翠軿。 ⒈ 即翠軿。 引 明 孙柚 《琴心记·阳关送别》:“抛红袖,上翠车,向津桥,穿林树,看此去彩凤朝飞。” |
翠鬟 |
⒈ 妇女环形的发式。 ⒉ 指美女。 ⒊ 比喻秀丽的山峦。 ⒈ 妇女环形的发式。 引 唐 高蟾 《华清宫》诗:“何事金舆不再游?翠鬟丹脸岂胜愁?”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越叹》:“春衫袖,血泪斑,风沙满面捲翠鬟。” ⒉ 指美女。 引 宋 梅尧臣 《次韵和永叔退朝马上见寄兼呈子华原甫》:“吟寄侍臣知有意,翠鬟争唱口应乾。” ⒊ 比喻秀丽的山峦。 引 宋 杨万里 《题王亚夫检正岘湖堂》诗:“西峴山光照旧庐,北湖水色漾新居。翠鬟夜欲凌波去,玉 |
拾翠羽 |
词语解释 拾翠羽 [ shí cuì yǔ ] ⒈ 词牌名。取自三国魏曹植《洛神赋》“或拾翠羽”句。双调六十八字,前后片各七句,四仄韵。参阅《词谱》卷十六。 引证解释 ⒈ 词牌名。取自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或拾翠羽”句。双调六十八字,前后片各七句,四仄韵。参阅《词谱》卷十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