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ǎ sè

把色


  • 拼音bǎ sè
  • 注音ㄅㄚˇ ㄙㄜˋ



⒈ 宋元杂剧、金院本演出时的乐工。

⒉ 指伎乐的乐官。也称色长。

⒈ 宋 元 杂剧、 金 院本演出时的乐工。

宋 司马光 《枢密院开启圣节道场排当词·勾曲》:“八音繁会,七律钧谐,上悦台颜,把色合曲。”
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纪胜·瓦舍众伎》:“其吹曲破、断送者,谓之把色。”

⒉ 指伎乐的乐官。也称色长。

元 无名氏 《蓝采和》第二折:“[末]著 李薄头 去。[祗候]也不要他。[末]着 王把色 引着粧旦色去。[祗候]都不要,只要 蓝采和 去。”

⒈ 杂剧上演时奏乐的乐工。

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杂剧中末泥为长,每四人或五人为一场,先做寻常熟事一段,名曰:『艳段』;次做正杂剧,通名为两段。末泥色主张,引戏色分付,副净色发乔,副末色打诨,又或添一人装孤。其吹曲破断送者,谓之:『把色』。」
元·无名氏《蓝采和·第一折》:「俺两个一个是王把色,一个是李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