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铢字的成语大全

铢字的常见组词有:铢两之奸、算尽锱铢、锱铢较量、锱铢不爽、铢铢校量、铢施两较、铢量寸度、铢两相称、铢两悉称、铢累寸积、铢积锱累、铢积丝累、铢分毫析、铢寸累积、铢称寸量、以铢程镒、以铢称镒、以镒称铢、计较锱铢、积铢累寸、锱铢必较、铢积寸累、铢两分寸、铢、寸积铢累、寸量铢称、还可以根据词语的字数、字的位置、组词是否为成语来分类查看组词信息。

铢字相关信息

  • 拼音zhū
  • 部首
  • 总笔画11画
  • 统一码94E2
  • 五笔QRIY|QTFY
  • 仓颉OPHJD
  • 郑码PMKO
  • 四角85790

铢zhūㄓㄨˉ 古代重量单位,二十四铢等于旧制一两(亦有其他说法,标准不一

含铢字的词语和解释

词语拼音/解释
铢两悉称 拼音 zhū liǎng xī chèn 注音 ㄓㄨ ㄌ一ㄤˇ ㄒ一 ㄔㄣˋ 解释 形容两方面轻重相等;优劣相当(铢:古代极小的重量单位;据说六铢为一锱;四锱为一两)。 出处 明 周晖《金陵琐事》:“梁同考坐吏书之左,去官三百余员,铢两悉称,士林服之,士林荣之,此皆破格之异命也。” 例子 倘要保存上文,则将末两句改为“警察队空枪亦一齐发声,乡民始后退”,这才铢两悉称,和军警都毫无关系。(鲁迅《伪自由书 不通两种》 正音 “称”,不能读作“c
铢分毫析 拼音 zhū fēn háo xī 注音 ㄓㄨ ㄈㄣ ㄏㄠˊ ㄒ一 解释 谓细微地分析。 出处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八:“学问须严密理会,铢分毫析。” 用法 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比喻句。 感情 铢分毫析是中性词。 繁体 銖分毫析
以镒称铢 拼音 yǐ yì chēng zhū 注音 一ˇ 一ˋ ㄔㄥ ㄓㄨ 解释 用镒同铢相比,表示力量处于绝对优势。 出处 《孙子·形》:“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王皙注:“言铢、镒者,以明轻重之至也。”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以镒称铢是中性词。 繁体 以鎰稱銖 近义 以铢程镒、以铢称镒
锱铢必较 拼音 zī zhū bì jiào 注音 ㄗ ㄓㄨ ㄅ一ˋ ㄐ一ㄠˋ 解释 一分一厘也一定要计较(锱:四分之一两;铢:二十四分之一两;二者是古代极小的计量单位)。 出处 《荀子 富国》:“割国之锱铢以赂之,则割定而欲无厌。” 例子 就是族中亲派,不论亲疏,但与他财利交往,锱铢必较,一些情面也没有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一 正音 “锱”,不能读作“liú”。 辨析 锱铢必较与“斤斤计较”有别:锱铢必较侧重于形容计较财物;“斤斤计较”
铢施两较 拼音 zhū shī liǎng jiào 注音 ㄓㄨ ㄕ ㄌ一ㄤˇ ㄐ一ㄠˋ 解释 谓一铢一两都斤斤计较。形容非常吝啬。 出处 明·方孝孺《答许廷植书》:“其赋于人也,铢施两较,不肯多与。”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铢施两较是中性词。 繁体 銖施兩較
铢寸累积 拼音 zhū cùn lèi jī 注音 ㄓㄨ ㄘㄨㄣˋ ㄌㄟˋ ㄐ一 解释 见“铢积寸累”。 出处 清·汪琬《乡饮大宾周翁墓志铭》:“翁削衣缩食,铢寸累积,以谋复故第。” 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积少成多。 感情 铢寸累积是中性词。 繁体 銖寸纍积 近义 铢积寸累、铢积丝累、铢积锱累
铢称寸量 拼音 zhū chēng cùn liàng 注音 ㄓㄨ ㄔㄥ ㄘㄨㄣˋ ㄌ一ㄤˋ 解释 形容极精细地衡量、推究。 出处 明·唐顺之《与王龙溪郎中书》:“以尹之所乐者,尧舜之道也,而袛铢称寸量于一介取予之间。若硁硁小人然者,何也?”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铢称寸量是中性词。 繁体 銖稱寸量 近义 铢量寸度
锱铢不爽 拼音 zī zhū bù shuǎng 注音 ㄗ ㄓㄨ ㄅㄨˋ ㄕㄨㄤˇ 解释 犹言分毫不差。 出处 清·周亮工《书影》卷八:“条分缕析,一一相配,而锱铢不爽也。”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锱铢不爽是中性词。 繁体 錙銖不爽 近义 分毫不爽
铢积丝累 拼音 zhū jī sī lèi 注音 ㄓㄨ ㄐ一 ㄙ ㄌㄟˋ 解释 同“铢积寸累”。 出处 元·脱脱《宋史》卷一百七十九:“当时漕司不量州军之力,一例均科,既有偏重之弊,于是郡县横敛,铢积丝累,江东、西之害尤甚。” 例子 是下邑穷乡铢积丝累以豪于闾井者之情,而奚足为俭哉?清·王夫之《读通鉴论·隋文帝十五》 用法 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比喻句。 感情 铢积丝累是中性词。 繁体 銖积絲纍 近义 铢积寸累、铢累寸积、铢积锱累
以铢程镒 拼音 yǐ zhū chéng yì 注音 一ˇ ㄓㄨ ㄔㄥˊ 一ˋ 解释 用铢同镒作比较,表示很不相称。 出处 明·姚士粦《见只编》卷上:“陈水南臬宪尝以南唐李昪宜继唐后,遂改马令《南唐书》为《唐馀纪传》,此犹萧常以《三国·蜀志》为《续后汉书》也。然昭烈世系甚明,犹觉以铢程镒……昪本安吉砦将潘某之子,昪姓实潘也……”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以铢程镒是中性词。 繁体 以銖程鎰 近义 以镒称铢、以铢称镒
铢两分寸 拼音 zhū liǎng fēn cùn 注音 ㄓㄨ ㄌ一ㄤˇ ㄈㄣ ㄘㄨㄣˋ 解释 指极少的数量。 出处 宋·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不使有铢两分寸之加焉。” 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少数。 感情 铢两分寸是中性词。 繁体 銖兩分寸
铢量寸度 拼音 zhū liàng cùn dù 注音 ㄓㄨ ㄌ一ㄤˋ ㄘㄨㄣˋ ㄉㄨˋ 解释 同“铢称寸量”。 出处 清·魏源《默觚上·学篇八》:“铢量寸度,石丈必差,操券责偿,曷以见天地之大哉。”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铢量寸度是中性词。 繁体 銖量寸度 近义 铢称寸量
铢积寸累 拼音 zhū jī cùn lěi 注音 ㄓㄨ ㄐ一 ㄘㄨㄣˋ ㄌㄟˇ 解释 一铢一寸地积累起来。铢:古代重量单位;据说等于二十四分之一两。 出处 宋 苏轼《裙靴铭》:“寒女之丝,铢积寸累;天步所临,云蒸雷起。” 例子 不求近效,铢积寸累。 辨形 “铢”,不能写作“珠”。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感情 铢积寸累是褒义词。 繁体 銖积寸纍 近义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集腋成裘 反义 一蹴而就 英语 build up little by little
积铢累寸 拼音 jī zhū lěi cùn 注音 ㄐ一 ㄓㄨ ㄌㄟˇ ㄘㄨㄣˋ 解释 形容一点一滴地积累。 出处 何刚德《客座偶谈》第四卷:“如有盈余,积铢累寸,今年买半亩,明年买半亩。”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积聚不遗细小。 感情 积铢累寸是中性词。 繁体 积銖纍寸 近义 聚沙成塔 英语 accumulate bit by bit
寸积铢累 拼音 cùn jī zhū lěi 注音 ㄘㄨㄣˋ ㄐ一 ㄓㄨ ㄌㄟˇ 解释 铢:古代重量单位;二十铢为一两。形容一点一滴地积累。 出处 宋 李纲《与右丞相条具事宜札子》:“寸积铢累,以及此数,若不妄散,以陈易新,可以常为洪州之根本。” 例子 他们父子间的感情是依靠寸积铢累的后天来培养的。 正音 “累”,不能读作“lèi”。 辨形 “铢”,不能写作“株”、“诛”。 用法 联合式;作定语;含褒义,指从小积累。 感情 寸积铢累是褒义词。 繁体 寸积銖纍
寸量铢称 拼音 cùn liáng zhū chēng 注音 ㄘㄨㄣˋ ㄌ一ㄤˊ ㄓㄨ ㄔㄥ 解释 论寸来量,论铢来称。比喻点点滴滴地计量,烦琐不切实用。 出处 宋 苏洵《史论下》:“又欲寸量铢称以摘其失,则烦不可举。”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心胸狭隘。 感情 寸量铢称是贬义词。 繁体 寸量銖稱 近义 斤斤计较 反义 宽宏大量
算尽锱铢 拼音 suàn jìn zī zhū 注音 ㄙㄨㄢˋ ㄐ一ㄣˋ ㄗ ㄓㄨ 解释 算:计算;锱铢:旧制1两=4锱,1两=24铢,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极微小的数量也要算。指苛敛钱财。 出处 清·昭梿《啸亭杂录·吴利府》:“尝牟利于主算者,主算者算尽锱铢,其父犹以为未足。”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感情 算尽锱铢是中性词。 繁体 算儘錙銖
锱铢较量 拼音 zī zhū jiào liàng 注音 ㄗ ㄓㄨ ㄐ一ㄠˋ ㄌ一ㄤˋ 解释 同“锱铢必较”。 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况你学业日进,发达有时,何苦锱铢较量,讨人便宜怎的。” 例子 些须银色小事,何必锱铢较量。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一回 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气量小。 感情 锱铢较量是贬义词。 繁体 錙銖較量 近义 斤斤计较、锱铢必较
以铢称镒 拼音 yǐ zhū chēng yì 注音 一ˇ ㄓㄨ ㄔㄥ 一ˋ 解释 用铢同镒相比,表示力量极不相称,处于绝对劣势。 出处 《孙子·形》:“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王皙注:“言铢、镒者,以明轻重之至也。”张预注:“二十两为镒,二十四铢为两。此言有制之兵对无制之兵,轻重不侔也。”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以铢称镒是中性词。 繁体 以銖稱鎰 近义 以镒称铢、以铢程镒
计较锱铢 拼音 jì jiào zī zhū 注音 ㄐ一ˋ ㄐ一ㄠˋ ㄗ ㄓㄨ 解释 谓为争取财利而斤斤较量,连极微小的数量也不放过。 出处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近世嫁娶,遂有卖女纳财,买妇输绢,比量父祖,计较锱铢,责多还少,市井无异。” 例子 清·郏谈《卖花船》诗:“游船妓馆尤得利,略无计较锱铢意。”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感情 计较锱铢是贬义词。 繁体 計較錙銖 近义 斤斤计较
铢两相称 拼音 zhū liǎng xiāng chēng 注音 ㄓㄨ ㄌ一ㄤˇ ㄒ一ㄤ ㄔㄥ 解释 见“铢两悉称”。 出处 茅盾《大题小解》:“于是指出何者为适如其分,铢两相称,何者被强调了非特殊点而忽略了特殊点,何者甚至被拉扯为‘四不像’。“ 例子 段、王虽同捧杨翠喜,却并不争风吃醋,这是因为杨翠喜受了养母的教,手腕颇为高明,对两人都是不即不离,若拒若迎,而又铢两相称。高阳《慈禧全传》第六部九七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铢两相称是中性词
铢累寸积 拼音 zhū lèi cùn jī 注音 ㄓㄨ ㄌㄟˋ ㄘㄨㄣˋ ㄐ一 解释 见“铢积寸累”。 出处 宋·朱 熹《朱子语类·朱子一 》:“扬某自十四五岁时,便觉得这物事是好底物事,心便爱了。某不敢自昧,实以铢累寸积而得之。” 例子 货财非经天降,皆世祖铢累寸积而致之。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元武宗至大三年》 用法 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比喻句。 感情 铢累寸积是中性词。 繁体 銖纍寸积 近义 铢积寸累、铢寸累积、铢积锱累
铢两之奸 拼音 zhū liǎng zhī jiān 注音 ㄓㄨ ㄌ一ㄤˇ ㄓ ㄐ一ㄢ 解释 铢两:极轻微的分量。比喻极其轻微的事。指轻微的邪恶。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赵广汉传》:“广汉精于吏务,善为购距,铢两之奸,皆告之。” 用法 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铢两之奸是中性词。
铢积锱累 拼音 zhū jī zī lèi 注音 ㄓㄨ ㄐ一 ㄗ ㄌㄟˋ 解释 同“铢积寸累”。 出处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老儒故善治生……铢积锱累,得四十金。” 用法 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比喻句。 感情 铢积锱累是中性词。 繁体 銖积錙纍 近义 铢积寸累、铢累寸积、铢积丝累
铢铢校量 拼音 zhū zhū jiào liàng 注音 ㄓㄨ ㄓㄨ ㄐ一ㄠˋ ㄌ一ㄤˋ 解释 铢铢:分量极轻。指斤斤计较。 出处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柳柳州》:“然荣辱得失之际,铢铢校量,而自矜其达,每诗不着此意,是岂能真忘之者哉!”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铢铢校量是中性词。 繁体 銖銖校量 近义 锱铢必较、铢铢较量、锱铢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