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殄字的成语大全

殄字的常见组词有:诛凶殄逆、误国殄民、辱国殄民、殄、暴殄天物、邦国殄瘁、还可以根据词语的字数、字的位置、组词是否为成语来分类查看组词信息。

殄字相关信息

  • 拼音tiǎn
  • 部首
  • 总笔画9画
  • 统一码6B84
  • 五笔GQWE
  • 仓颉MNOHH
  • 郑码AROP
  • 四角18222

殄tiǎnㄊㄧㄢˇ 尽,绝:~灭。~歼。暴~天物(任意糟蹋东西)。

含殄字的词语和解释

词语拼音/解释
误国殄民 拼音 wù guó tiǎn mín 注音 ㄨˋ ㄍㄨㄛˊ ㄊ一ㄢˇ ㄇ一ㄣˊ 解释 殄:灭绝。让国家受害,人民遭殃。 出处 宋·周密《齐东野语·洪君畴》:“贪缪之柏,误国殄民,逐之已晚。” 例子 元·吴亮《劝忍百箴》:“子孺避权,明哲保身;杨李弄权,误国殄民。”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感情 误国殄民是贬义词。 繁体 誤國殄民 近义 祸国殃民、误国殃民、误国害民 英语 injure the country and bring calamity to the people
暴殄天物 拼音 bào tiǎn tiān wù 注音 ㄅㄠˋ ㄊ一ㄢˇ ㄊ一ㄢ ㄨˋ 解释 暴:残害;殄:灭绝;天物:大自然界生存的万物。原指残害灭绝各种生物。后指不知爱惜物品;随意毁坏糟蹋。 出处 《尚书 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例子 既有许多值钱有东西,任人作践了,也似乎暴殄天物。(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六回) 正音 “殄”,不能读作“zhēn”。 辨形 “殄”,不能写作“珍”。 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宾语;表示不爱惜财物,随
辱国殄民 拼音 rǔ guó tiǎn mín 注音 ㄖㄨˇ ㄍㄨㄛˊ ㄊ一ㄢˇ ㄇ一ㄣˊ 解释 见“辱国殃民”。 出处 明·刘基《春秋明经》:“他日西鄙之伐,辱国殄民,果谁之所致乎!”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辱国殄民是贬义词。 繁体 辱國殄民 近义 辱国殃民
诛凶殄逆 拼音 zhū xiōng tiǎn nì 注音 ㄓㄨ ㄒㄩㄥ ㄊ一ㄢˇ ㄋ一ˋ 解释 诛:讨伐。讨伐凶暴、叛逆之人。 出处 唐·陈子昂《请措刑科》:“圣人诛凶殄逆,济人宁乱,必资刑杀,以请天下。”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诛凶殄逆是中性词。 近义 诛暴讨逆、诛凶讨逆
邦国殄瘁 拼音 bāng guó tiǎn cuì 注音 ㄅㄤ ㄍㄨㄛˊ ㄊ一ㄢˇ ㄘㄨㄟˋ 解释 邦国:国家;殄:尽,绝;瘁:病。形容国家病困,陷于绝境。 出处 《诗经 大雅 瞻印》:“人之云亡,邦国殄瘁。” 例子 清·章炳麟《致张继、于右任书》:“宁使人材蛰伏,邦国殄瘁,而必不可使一党不居于势要者。” 用法 作宾语;指国家病困。 感情 邦国殄瘁是中性词。 繁体 邦國殄瘁

殄字在开头的词语

殄字在结尾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