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弯中学

四川电话纠错

公办 中等专业学校

学校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学苑路28号

学校电话:(028)83667000

学校简介

成都大弯中学是一家公办中等专业学校。学校电话(028)83667000,学校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学苑路28号,主要专业:理科综合,文科综合。

成都市大弯中学的前身——四川省金堂第三初级中学建立于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胜利完成和中国共产党在全党开展反官僚主义、反宗派主义、反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以及在全国开展的反右派斗争被严重扩大化的1957年。当年在金堂、新都两县交界的华严乡地段的新工业区正在兴建,坐落在四川化工厂生活区附近由成都市城建委主持筹建的金堂三中教学楼于是年9月已基本竣工。由于当年暑假期间,温江地区的中学教师集中在温江参加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推迟了秋季开学日期,遵照温江专署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金堂三中于1957年9月27日正式开学,国庆节后正式行课。学校匆促上马,毫无基础,因此主管部门决定由金堂一中调拨10名教职工和初中59级105名学生转入新建学校,再招收初中60级4个班196名新生,并在1957-1958学年内从其他单位陆续调配来一些教职工,组成了新建立的金堂三中的班底。建校之初的教职工不到30人。

新学校的校址原是地名为大弯的一片占地约20余亩的青棡林和乱坟场。1957年9月开校时,只有一栋新修的一楼一底包括14间教室建筑面积为864平方米的教学楼,此外还有几间施工使用的临时工棚,既无运动场也无其他生活设施。四处杂草丛生,荒坟垒垒。建校伊始,创业维艰。为了保证按期开学,师生到校后,只好一室两用,白天作教室,晚上当寝室。师生员工学习“南泥湾精神”,自力更生,勤俭建校,在温江专署拨款8000元的条件下,通过自己动手,边学习边劳动,将临时工棚改造成草木结构的简易宿舍、食堂、厨房、礼堂、浴室,同时披荆斩棘,平整出4000多平方米的运动场,安装好体育器材,还用篱栅筑上围墙,于是昔日荒芜寂寥之地,短时间内竟然面目一新,变成了金堂三中书声琅琅的校园。

金堂三中一开始便注意建立严格的校规校纪,逐步养成严谨朴实的校风。从1957年建校起较长时间,全部学生都坚持出早操和上早晚自习,住校生平时不许出校门,只有星期三晚饭后才允许校外活动一小时,远道学生两周之末放一次归宿假。教师多数住校,星期六放学后回家,星期日下午还须返校参加晚上的开会学习。教师平日不在教室上课,便在办公室备课、改作业或辅导学生,与学生同食堂就餐,同时间劳动,朝夕相处,关系和谐。学校也注意有张有弛,常在周末组织文娱活动,或请工厂电影队来校免费放映露天电影,并欢迎校外群众一起观看。特别在国庆、元旦、“五.一”等节假日前夕举办文艺晚会,师生同台演出话剧、歌舞、曲艺、清唱川戏,有时还组织猜谜语、押诗条之类的游戏,既有趣味又长知识,师生同乐,其乐融融。

大弯中学在“文革”后的10年,可说是拨乱反正,开拓奋时的10年。特别是在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学校迅速恢复了元气,全校师生振奋了精神,在办学育人的道路上迈开了较大的步伐,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1977年11月,根据中央指示,原来由成都桥梁厂派出的最后一届工宣队撤出了大弯中学。随着全国性的平反冤假错案,学校以前的领导干部和教师都恢复了工作。1978年秋,大弯中学革委会撤销后,贯彻教育部经过修订重新颁布的《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试行草案)》(简称“五十条”),恢复了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重建了校办公室、教导处、总务处、教研组、年级组等机构。同时,按照当年4月中央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大弯中学经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被确定为成都市重点中学。1977年,全国恢复了高考制度。大弯中学高中七八级毕业生高高兴兴地参加了“文革”后第二次高考。此后,根据中央关于城镇知识青年实行“四个面向”的政策,高初中毕业的城镇学生,都不再“上山下乡”,除了升学,便留在城镇就业、待业或继续自学、补习。1978年秋,学校开始执行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教学工作逐步走上了正轨。

1978年大弯中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由于“文革”的严重创伤,教育质量相当低下。当年高中七八级应届毕业生300多人参加高考,仅有五人被高校录取(其中有四名女生,一名男生),被老师趣称为“五朵金花”,升学率为1.5%,这与“文革”以前的38.6%相比真是“今不如昔”,从一个方面反映了问题的严重,而社会对升学率越来越关注,对学校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新建立的学校领导班子,对如何迅速扭转这种被动局面,颇费思考。

四川中等专业学校同城推荐

最新四川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