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 教学规模:
- 周边环境:
- 收费合理:
- 教学设备:
- 教学质量:
- 师资力量:
- 校园环境:
- 社会影响:
- 校园食堂:
萬巒鄉人口近三萬,客籍為多,以務農營生,經濟稍差,然重視子弟教育,本校未創前,子弟都需負笈外地,通學艱難。早在民國四十三年即有籌設中學之議,因經費困難無法實現。迨民國五十六年六月二十七日先總統蔣公高瞻遠矚,頒令自民國五十七年開始延長國民教育為九年,本校乃得以創設,指派首任校長呂見達先生,負責建校事宜。本校創立時萬巒三村村民犧牲祖宗墟墓作為校地,廢墓地五甲,在萬巒鄉公所協助下,組織校地籌備委員會,辦理廢墓工作,委員們備嚐辛苦,有年邁者,終日勞累病倒,或有受凍中暑、跌傷者,過程實為艱難,而遷墓工作於五十七年十二月完成。
本校五十七年八月一日正式成立,新生四百五十多位,編成九班,初以遷墓工作尚未完成,第一期校舍仍在興建中,乃暫借萬巒、佳佐兩國小上課。五十八年二月校舍竣工,遷回本校上課。其時仍有大部份墓廬未遷,教學活動與整地工程同時進行。創校時期由於逐年招生,校舍亦需逐年興建,幸賴師生一本刻苦耐勞之精神,克難建設,美化環境,三年有成,奠下良機。
民國六十三年屏東縣政府為籌設鶴聲國中,遴派校長呂見達先生兼任籌備主任,呂校長兩邊忙碌,校務指派教務主任羅字坤先生代理,六十四年八月呂校長榮調鶴聲國中,派台東縣立桃源國中校長鍾恩喜接任,鍾校長任校長前為本校訓導及教務主任,是本鄉五溝村民,接任後厲精圖治屢創佳績,校務蒸蒸日上。六十九年八月鍾校長榮調屏東公正國中,由泰武國中校長宋英芳先生接任,宋校長亦為本鄉佳佐地區青年才俊,有鑑於各棟校舍之間缺乏連接上下不便,規劃建設敦品橋,勤學橋,勵志橋,旭昇橋連絡各棟校舍,且重視校園美化、綠化、植樹及生活教育。七十六年二月宋校長榮調屏市大同國中,由原枋寮國中校長劉傑秀先生接任為第四任校長,劉校長任內規畫重建紅磚土運動場及排水設施。八十一年二月劉校長屆齡退休,由林邊國中蔡桑震校長接任為第五任校長,蔡校長任內爭取經費興建學生活動中心,游泳池及更新教室門窗、廁所,本校設施更加完善。八十八年二月蔡校長屆齡退休由原宜蘭縣立蘇澳國中校長李金福先生調任,任內接續完成活動中心游泳池工程及建設辦公室資訊化,九十一年二月李校長參加宜蘭縣國立羅東高商校長遴選榮獲錄取榮調,由原光春國中校長吳來順調充第七任校長。任內創辦國樂社,積極爭取機會來新建新校舍,並於任內完成新校舍發包。
九十四年二月吳校長退休,由原佳東國中校長陳茂林先生調任第八任校長,暨求在原有的校風下,秉持效率的行政,人本的教學,貫徹九年一貫的國民教育改革精神,實現誠正勤樸的校訓。
本校創立以來由於地緣因素,教師以客籍居多,教師們秉持客家刻苦耐勞,勤學耕讀的精神。注重學生課業輔導,因此學生在升學表現方面,素有佳績,班級數曾高達三十九班,學生近二千人,然由於家庭計畫推行成功,子女數減少,人口隨之降低,又由於本鄉為純農業鄉,工商不發達就業機會缺乏,人口大量外流,自八十年代起,班級數逐年減少,目前維持二十四班左右,學生人數也僅八、九百人之譜,然拜小班小校之賜,學校各種教學活動、設備均能達到精緻化的境界。
基於教育機會均等,因材施教的教育理想,本校於九十一學年度起奉縣政府核定成立特殊教育資源班。針對各種身心障礙學生給予個別化教育服務,對學習障礙學生施以補救教學,期透過積極性差別教育,把每位學生都帶上來。另於九十一學年度附設國中階段補習學校,對未接受九年義務教育之失學民眾提供再學習,再教育的機會,以落實終生學習的教育理念。
學校的發展,在創校先賢所奠下的基石下,必須隨著時代潮流的需要與時俱進。為培養學子們能由認識學校,緬懷先賢們光榮的校史,進而涵詠其愛校的情懷,學習感恩與惜福,乃有作校史之議,以記述在這塊土地上曾經歷的可歌可泣的人、事、物,供我輩師生了解,期我輩能以巒中為榮,奮發向學,發揚誠正勤檏之校訓,立志成有用之材,他日巒中以您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