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发入山[pī fā rù shān] 谓离开俗世而隐居。 明·王世贞《纲鉴会纂·后汉纪》:“汝欲取蜀,吾当披发入山,不失信天下也。”
1、从此将披发入山,相伴古佛青灯。
2、老夫可携他披发入山,也减军侯之杀孽?
3、书生万念俱灰披发入山修道,千年之后终于成了仙人。
4、明亡后,披发入山,避迹山居,展现了高贵的气节。
5、哭奠先堂,则杰之忠血已尽,能事已毕,便当披发入山,不与世间事。
6、杨南凝望着正气浩然的道德天尊,心中却泛起当年自己披发入山、得遇步虚的情景……
7、“洪宪”破产之际,深陷绝望的杨度誓称“从此披发入山,不愿再问世事”,自号“虎禅师”,学佛逃禅。
8、九爷,贫道幼年冲犯了岁星,所以舍弃千金之家,披发入山,访明师于武当,窥道教之精妙,如今已三百年矣!上通天宫,下达人情,贫道无所不晓。
9、‘臣性子本来随意,只是没有披发入山罢了,也不愿辜负了人家好女子,还请殿下不必费心了。
10、说他自幼披发入山学道,深得道教的精髓,简直是无所不能,无所不会,看相、算命,小菜一碟儿。
11、老婆心切,惜不闻其言下大悟,披发入山也。
12、令姜,像我这样的世家子,除非身死族灭,否则永不可能披发入山,做那闲云野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