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 教学规模:
- 周边环境:
- 收费合理:
- 教学设备:
- 教学质量:
- 师资力量:
- 校园环境:
- 社会影响:
- 校园食堂:
中山市沙溪镇下泽小学已有百年办学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清光绪三十、三十一年间,下泽村人筹办了新式学堂——明新学堂,1912年更名为丽泽山堂。
“下泽村庄,教育早昌盛;壮哉吾校,气象辉煌”,这是下泽小学创办初期校歌歌词开头的一段,它恰如其分地反映出当时下泽乡教育的状况和面貌。
1931年,陈宽、林瑞荣、林文焕、林文焯、余福海、萧天昌等旅美乡亲,胸怀“兴学强国”的抱负,热心改变家乡教育事业的面貌,慷慨解囊,筹建下泽乡校。翌年,工程开工,落成开幕。
然而,学校创办不到六个年头,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下泽学校受到日寇的控制和蹂躏,1941年还被日寇占为军事据点,学校被迫全面停课。
1945年,日寇投降,学校归还乡民手中。面对被日寇肆意破坏,百孔千疮,面目全非的学校,在当时经费缺乏,复办也是千头万绪,学校处于停办的状况。对家乡时刻梦萦魂牵的旅外乡亲,为使学校早日复办,立即在海外积极筹集资金汇回家乡,重整校园。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国家采取了“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实行公办、民办相结合。乡政府发动群众,想方设法,很快就建起了一座包括教师办公室及六间课室的民办小学,在群众中挑选民办教师,日常经费也由乡政府及群众自筹,而行政工作及教学业务则统由公办小学领导。当时,学校改名为“沙溪小学”,并在1968年加设初中,1985年又撤除了初中。在80年代,学校由“沙溪小学”改名为“下泽小学”,并一直沿用至今。
六十年来,下泽小学为教育人才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但由于日久年深,校舍残旧,危象纷呈,且结构简陋,配套不全,人多室少,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远远落后于时代。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在海外侨胞、港澳乡亲和各界热心人士的支持下,尤其是在澳门中山隆都同乡会会长卢伟硕先生的鼎立资助下,1993年修建了下泽小学新校舍。
至此,下泽小学翻开了新的篇章,向成为高质量、声誉好、有特色的现代化学校大步前进。
- 上一个:中山市坦洲镇十四村小学
- 下一个:中山市坦洲镇合胜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