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唐教坊曲名。《碧鸡漫志》云:“《虞美人》旧曲三,其一属中吕调,其一属中吕宫,近世又转入黄钟宫。”元高拭词注“南吕调”。《乐府雅词》名《虞美人令》。周紫芝词有“只恐怕寒,难近玉壶冰”句,名《玉壶冰》。张炎词赋柳儿,因名《忆柳曲》。王行词取李煜“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句,名《一江春水》。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中平中仄平平仄仄韵中仄平平仄韵中平中仄仄平平平韵中仄中平中仄读仄平平韵

此调以李词、毛词为正体,而宋元词依李体填者尤多。若顾词二体,则惟唐人有之,皆变格也。此词前后段四换韵,其两结系九字句,或两字微读,或四字微读,或六字微读,以蝉联不断为合格。按苏轼词前段结句“便使尊前醉倒、且徘徊”,后段结句“对月逢花不饮、待何时”,“醉”字、“不”字俱仄声。又冯延巳词后结“尘掩玉筝弦柱、画堂空”,“尘”字平声,“玉”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馀参张、冯二词。

修眉刷翠春痕聚难剪愁来处,断丝无力绾繁华也学落花流水,到天涯,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韵平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平平平韵仄仄仄平平仄读仄平平韵

此与李词同,惟前后段不换韵异。按周邦彦词前段“恋、远、腮、来”四韵,后段“按、看、煤、灰”四韵,葛胜仲词前段“树、暮、时、池”四韵,后段“露、语、诗、归”四韵,俱不换韵,正与此同。

玉钩鸾柱调鹦鹉宛转留春语,云屏冷落画堂空薄晚春寒无奈,落花风,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韵仄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仄平平平韵仄仄平平平仄读仄平平韵

此词后段不另换仄韵,但换平韵,与张词异。

宝檀金缕鸳鸯枕绶带盘宫锦,夕阳低映小窗明南园绿树语莺莺,梦难成,
中平中仄平平仄仄韵中仄平平仄韵中平中仄仄平平平韵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仄平平韵

此词前后段亦四换韵,但两结俱七字一句、三字一句,多一字,多押一韵,与李煜词体又异。《花间集》孙光宪、顾夐、鹿虔扆、李珣、阎选词,《阳春集》冯延巳词,俱如此填。宋词有欧阳修、杜安世诸作可校。按欧阳修词前段第四句“睡容初起枕痕圆”,“睡”字仄声,“初”字平声。后段第四句“故生芳草碧连云”,“故”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其馀悉同李词。

原桑飞尽霜空杳霜夜愁难晓,油灯野店怯黄昏穷途不减酒杯深,故人心,
平平平仄平平仄仄韵平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仄平平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仄平平韵

此与毛词同,惟前后段不换韵异。按杜安世“江亭春晚”词前段“尽、近、情、行、清”五韵,后段“舜、峻、人、沦、巾”五韵,俱不换韵,正与此同。

触帘风送景阳钟,鸳被绣花重,晓帏初卷冷烟浓,翠匀粉黛好仪容,思娇慵,
仄平平仄仄平平韵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仄仄平平韵仄平仄仄仄平平韵仄平平韵

此调字句悉同毛词,惟前后段全押平韵异。《花间集》亦仅见此体,无宋词别首可校。

少年艳质胜琼英早晚到三清,莲冠稳篸细篦横,飘飘罗袖碧云轻,画难成,
仄平仄仄仄平平平韵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平平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韵

此词字句亦与毛词同,惟前段全押平韵,用“触帘风送”词体,后段两仄韵三平韵,仍用毛词体,见《花间集》。采入以备一体。

唐教坊曲。《碧鸡漫志》卷四:“《脞说》称起于项籍‘虞兮’之歌。予谓后世以此命名可也,曲起于当时,非也。”又称:“旧曲三,其一属‘中吕调’,其一属‘中吕宫’,近世又转入‘黄钟宫’。”兹取两格,一为五十六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两平韵。一为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两仄韵,三平韵。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中平中仄平平仄仄韵中仄平平仄韵中平中仄仄平平平韵中仄中平平仄仄平平韵

帐前草草军情变月下旌旗乱,褫衣推枕怆离情远风吹下楚歌声,正三更,
仄平仄仄平平仄仄韵仄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平平平韵仄平平仄仄平平韵仄平平韵

词牌名《虞美人》的古诗词列表(418首)

  • 现代:毛泽东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怎难明,无奈披衣起坐薄寒中。

    晓来百念皆灰烬,倦极身无凭。

    一勾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 宋代:王安石

    虞美人,态浓意远淑且真。

    同辇随君侍君侧,六宫粉黛无颜色。

    楚歌四面起,形势反苍黄。

    夜闻马嘶晓无迹,蛾眉萧飒如秋霜。

    汉家离宫三十六,缓歌慢舞凝丝竹。

    人间举眼尽堪悲,独阴崖结茅屋。

    美人为黄土,草木皆含愁。

    红房紫谭处处有,听曲低昂如有求。

    青天漫漫覆长路,今人犁田昔人墓。

    虞兮虞兮奈若何,不见玉颜空死处。

  • 宋代:秦观

    高城望断尘如雾,不见联骖处。

    夕阳村外小湾头,只有柳花无数、送归舟。

    琼枝玉树频相见,只恨离人远。

    欲将幽恨寄青楼,争奈无情江水、不西流。

  • 宋代: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 宋代:张炎

    修眉刷翠春痕聚。

    难翦愁来处。

    断丝无力绾韶华。

    也学落红流水、到天涯。

    那回错认章台下。

    却是阳关也。

    待将新恨趁杨花。

    不识相思一点、在谁家。

  • 清代:屈大均

    无风亦向朱栏舞,情为君王苦。

    乌江不渡为红颜,忍使香魂无主独东还。

    春含古血看犹暖,巧作红深浅。

    花前休唱楚人歌,恐惹英雄又唤奈虞何。

  • 宋代:李廌

    玉阑干外清江浦,渺渺天涯雨。

    好风如扇雨如帘,时见岸花汀草、涨痕添。

    青林枕上关山路,卧想乘鸾处。

    碧芜千里思悠悠,惟有霎时凉梦、到南州。

    (阑:栏)

  • 宋代:谢逸

    风前玉树瑲金韵。

    碧落佳期近。

    疏云影里鹊桥低。

    檐外一弯新月、印修眉。

    星河渐晓铜壶噎。

    又是经年别。

    此情莫与玉人知。

    引起旧家离恨、泪珠垂。

  • 宋代:利登

    当时养士知何许。

    总把降幡去。

    汉家王气塞乾坤。

    一树盈盈、不为汉家春。

  • 宋代:黄舜英

    一从骨肉相抛了。

    受了多多少。

    溪山风月属何人。

    到此思量、因甚不关情。

    而今虽道王孙贵。

    有事凭谁济。

    自从今夜得媒言。

    相见佳期无谓、隔关山。

  • 宋代:崔木

    春来秋往何时了。

    心事知多少。

    深深庭院悄无人。

    独自行来独坐、若为情。

    双旌声势虽云贵。

    终是谁存济。

    今宵已幸得人言。

    拟待劳烦神女、下巫山。

  • 元代:汤弥昌

    翰林妙写溪村趣。

    茅屋知何处。

    溪翁想像住溪湾。

    一笑如今,家在画图间。

    西风门掩芦花溆。

    聊与渔家伍。

    人间不信有张翰。

    剪刀吴淞,空向

  • 元代:赵孟*

    池塘处处生春草。

    芳思纷缭绕。

    醉中时作短歌行。

    无奈夕阳、偏旁小窗明。

    故园荒径迷行迹。

    只有山仍碧。

    及今作乐送春归。

    莫待春归、去后

  • 元代:邵亨贞

    天台洞口桃开了。

    无柰刘郎老。

    多情何苦叹途穷,人与花枝,都在暗尘中。

    个人那日犹痴小。

    帘底秋波渺。

    别来几度见春风。

    应是门前,花落

  • 元代:邵亨贞

    无情世事催人老。

    不觉风光好。

    江南无处不萧条。

    何处笙歌灯火作元宵。

    承平父老头颅改。

    就里襟怀在。

    相逢不忍更论心。

    只向路旁握手共沉

  • 元代:邵亨贞

    天涯绿遍王孙草。

    魂梦长飞绕。

    长安无复丽人行。

    只有青山,依旧向人明。

    平泉金谷俱陈迹。

    古路荒苔碧。

    金鞍去去不思归。

    不道绿窗深处故

  • 元代:邵亨贞

    天台洞口桃开了。

    无柰刘郎老。

    多情何苦叹途穷,人与花枝,都在暗尘中。

    个人那日犹痴小。

    帘底秋波渺。

    别来几度见春风。

    应是门前,花落

  • 元代:邵亨贞

    天涯绿遍王孙草。

    魂梦长飞绕。

    长安无复丽人行。

    只有青山,依旧向人明。

    平泉金谷俱陈迹。

    古路荒苔碧。

    金鞍去去不思归。

    不道绿窗深处故

  • 元代:何景福

    三年奔走荒山道。

    喜说苕溪好。

    苕溪秋水漫悠悠。

    载将离恨上杭州。

    干戈未已身如寄。

    安乐知何处。

    青溪溪上钓鱼矶。

    纵使无鱼,还有蟹螯肥

  • 元代:耶律履

    水收霜落云中早。

    群雁云中道。

    夜来明月过西山。

    料得水边石上不胜寒。

    黄尘堆里人相看。

    未惯云林眼。

    当年曾说探崆峒。

    怕有黄庭消息寄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