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朗读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

戴天山,又名大康山或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县。李白早年曾在山中大明寺读书,这首诗大约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全诗八句,前六句写往“访”,重在写景,景色优美;末两句写“不遇”,重在抒情,情致婉转。
诗的开头两句展现出一派桃源景象。首句写所闻,泉水淙淙,犬吠隐隐;次句写所见,桃花带露,浓艳耀目。诗人正是缘溪而行,穿林进山的。这是入山的第一程,宜人景色,使人留连忘返,且让人联想到道士居住此中,如处世外桃源,超尘拔俗。第二句中“带露浓”三字,除了为桃花增色外,还点出了入山的时间是在早晨,与下一联中的“溪午”相映照。
颔联“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是诗人进山的第二程。诗人在林间小道上行进,常常见到出没的麋鹿;林深路长,来到溪边时,已是正午,是道院该打钟的时候了,却听不到钟声。这两句极写山中之幽静,暗示道士已经外出。鹿性喜静,常在林木深处活动。既然“时见鹿”,可见其幽静。正午时分,钟声杳然,唯有溪声清晰可闻,这就更显出周围的宁静。环境清幽,原是方外本色,与首联所写的桃源景象正好衔接。这两句景语又含蓄地叙事:以“时见鹿”反衬不见人;以“不闻钟”暗示道院无人。
颈联“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是诗人进山的第三程。从上一联“不闻钟”,可以想见诗人距离道院尚有一段距离。这一联写来到道院前所见的情景-道士不在,唯见融入青苍山色的绿竹与挂上碧峰的飞瀑而已。诗人用笔巧妙而又细腻:“野竹”句用一个“分”字,描画野竹青霭两种近似的色调汇成一片绿色;“飞泉”句用一个“挂”字,显示白色飞泉与青碧山峰相映成趣。显然,由于道士不在,诗人百无聊赖,才游目四顾,细细品味起眼前的景色来。所以,这两句写景,既可以看出道院这一片净土的淡泊与高洁,又可以体味到诗人造访不遇爽然若失的情怀。
结尾两句“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诗人通过问讯的方式,从侧面写出“不遇”的事实,又以倚松再三的动作寄写“不遇”的惆怅,用笔略带迂回,感情亦随势流转,久久不绝。
前人评论这首诗时说:“全不添入情事,只拈死‘不遇’二字作,愈死愈活。”(王夫之《唐诗评选》)“无一字说道士,无一句说不遇,却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访道士不遇。”(吴大受《诗筏》)道出了此诗妙处。
(陈志明)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的诗词大意

狗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
树深时看见鹿,溪午不听到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没有人知道去哪里,我靠着两个三松。
* 此部分翻译来自AI,仅供参考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的网友点评


诗词推荐

宋代:吴泳

晴岚扑扑染人衣,龢意溶溶接岸陲。

春事平铺都放着,不应只认小桃枝。

宋代:晏几道

西楼别后,风高露冷,无奈月分明。

飞鸿影里,捣衣砧外,总是玉关情。

王孙此际,山重水远,何处赋西征。

金闺魂梦枉丁宁。

寻尽短长亭。

宋代:张耒

秋山多远声,日暮尤百态。

鸣风落高树,清涧泻寒濑。

鸣蜩默谁怜,喑死不偿罪。

恐帝独不已,有诉未逢解。

天时激汝曹,宁自知进退。

吹嘘成踊跃,刍狗忌撤祭。

庭空月宵挂,园冷露晨沛。

嗟哉心虽忘,俯事还感慨。

宋代:李大异

家传文献六经香,袖有骊珠日月光。

乔木阴阴人已远,只应故笏是甘棠。

唐代:冷朝阳

飞阁青霞里,先秋独早凉。

天花映窗近,月桂拂檐香。

华岳三峰小,黄河一带长。

空闻指归路,烟处有垂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