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朗读

芙蓉金菊斗馨香

天气欲重阳

远村秋色如画

红树间疏黄

流水淡,碧天长

路茫茫

凭高目断

鸿雁来时

无限思量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

【注释】

①目断:望至视界所尽处,犹言凝神眺望。

【评解】

这首小令,抒写登楼怀远,极有情致。上片描绘红树金菊,秋色如画。下片写水远
天长,情思无限。“路茫茫”句以下,“鸿雁”隐露渴盼信息,“无限思量”申叙眷念
之殷切,均含而不露。开头写景,着意点染色彩。全词和婉雅丽,极有情味。
------------------------
此词以写景为主,上片点明“天气欲重阳”,下片以“ 凭高目断 ”相照应,可知此词为重九登高所作。词中通过对节令、景物、环境的描写,烘托出重阳佳节倍思亲的气氛 ,最后以“ 无限思量”点出主题。
词起两句:“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近重阳。”选出木芙蓉、黄菊两种花依然盛开、能够在秋风中争香斗艳来表现“重阳”到临前的季节特征。接着“远村秋色如画 ,红树间疏黄”两句,从近景写到远景,从周围写到望中的乡村 ,从花写到树。秋景最美的,本来就是秋叶,这里拈出树上红叶来写,充分显出时令特征。红树中间还带着一些“疏黄”之色,树叶之红是浓密的 ,而黄则是稀疏的 ,浓淡相间,色调更丰,画境更美。
下片“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三句从陆上写到水上,从地面写到天上。着一“淡”字,写出中原地区秋雨少,秋水无波,清光澄净之景致;而天高气爽,万里无云,平原仰视,上天宽阔无际,于是,又用一“长”字状天。这两字看似平常,却很贴切。上面景语 ,用笔疏淡 ,表现作者的心境是闲适的。至“路茫茫”三字,则带感慨情绪:前路茫茫,把握不住。接下去:“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写久久地登高遥望,看到鸿雁飞来,引起头脑中的无限思念。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此词之写景正与此境相合。正因为前面所写之景蕴含着作者的感情 ,因此最后点题水到渠成,收到情景相生的艺术效果。

《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的诗词大意

芙蓉金菊花斗馨香
天气要重阳
远村秋色如画
红树上疏黄
流水淡,碧天长
路茫茫
凭高目断
鸿雁来时
无限思考* 此部分翻译来自AI,仅供参考

《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的网友点评


诗词推荐

唐代:冷朝阳

飞阁青霞里,先秋独早凉。

天花映窗近,月桂拂檐香。

华岳三峰小,黄河一带长。

空闻指归路,烟处有垂杨。

宋代:李大异

家传文献六经香,袖有骊珠日月光。

乔木阴阴人已远,只应故笏是甘棠。

宋代:吴泳

晴岚扑扑染人衣,龢意溶溶接岸陲。

春事平铺都放着,不应只认小桃枝。

宋代:晏几道

西楼别后,风高露冷,无奈月分明。

飞鸿影里,捣衣砧外,总是玉关情。

王孙此际,山重水远,何处赋西征。

金闺魂梦枉丁宁。

寻尽短长亭。

宋代:张耒

秋山多远声,日暮尤百态。

鸣风落高树,清涧泻寒濑。

鸣蜩默谁怜,喑死不偿罪。

恐帝独不已,有诉未逢解。

天时激汝曹,宁自知进退。

吹嘘成踊跃,刍狗忌撤祭。

庭空月宵挂,园冷露晨沛。

嗟哉心虽忘,俯事还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