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须 |
⒈ 亦作“龙?”。 ⒉ 草名。茎可织席。 ⒊ 喻长而细如龙须之物。 ⒋ 见“龙须席”。 ⒌ 指头足纲类的鱼,如章鱼等。 ⒍ 帝皇之须。 ⒈ 草名。茎可织席。参见“龙鬚草”。 引 三国 魏 吴普 《神农本草经·石龙刍》:“﹝石龙芻﹞一名龙鬚。” 唐 李白 《鲁东门观刈蒲》诗:“此草最可珍,何必贵龙鬚。” 王琦 注:“《蜀本草》:龙芻,丛生,茎如綖,所在有之,俗名龙鬚草,可为席。” ⒉ 喻长而细如龙须之物。 引 唐 韩愈 《题张十一旅舍三咏 |
龙尾 |
⒈ 星宿名。即箕宿,二十八宿之一。居东方苍龙七宿之末,故称。谦称自己乃附托于名人而成立者。典出《三国志·魏志·华歆传》“华歆字子鱼,平原·高唐人也”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歆与北海·邴原、管宁俱游学,三人相善,时人号三人为‘一龙’,歆为龙头,原为龙腹,宁为龙尾。”古国名。草名。乌蔹莓的别名。砚名。亦泛指砚。指宫殿前呈斜坡状的甬道。盘旋而上的甬道。自上望下,宛如龙尾下垂,故称。河堤防洪之物。伐大 |
药店龙 |
|
龙战虎争 |
⒈ 同“龙争虎斗”。 ⒈ 同“龙争虎斗”。 引 汉 班固 《答宾戏》:“分裂诸夏,龙战虎争。” 三国 魏 邓艾 《报后主降书》:“王纲失道,羣英竝起,龙战虎争,终归真主。” ⒈ 比喻各强争斗。也作「龙争虎斗」。 引 《文选·班固·答宾戏》:「于是七雄虓阚,分裂诸夏,龙战虎争。」 |
龙狵 |
词语解释 ⒈ 见龙。 |
层龙絶艺 |
词语解释 ⒈ 指宋人诗法十三格。 |
龙图 |
⒈ 即河图。借指神授的君权。指皇帝的玺印。借指君权。特指宋·包拯。因曾为龙图阁直学士,故名。画的龙。天子的雄图。宋代龙图阁学士的省称。 ⒈ 即河图。 引 汉 应劭 《风俗通·山泽·四渎》:“河 者,播也,播为九流,出龙图也。”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梁元帝表》:“卦起龙图,文因鸟迹。” 唐 张九龄 《龙池圣德颂》:“浩浩洪水,包山襄陵, 舜 亦命 禹,夏氏 以兴,龙图龟书,二王是膺。” ⒉ 借指神授的君权。参见“河图”。 引 南朝 |
凤舞龙飞 |
⒈ 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⒈ 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引 《儿女英雄传》第十回:“只这书法也写得这等凤舞龙飞,真令人拜服。” ⒈ 形容山势蜿蜒起伏,气势磅礴。也作「龙飞凤舞」。 引 《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二》:「看见山明水秀,凤舞龙飞,果然是一个好去处。」 ⒉ 形容笔势生动活泼。也作「龙飞凤舞」。 |
龙挂 |
⒈ 参见:龙挂,龙挂。 ⒈ 亦作“龙掛”。指龙卷风。远看积雨云下呈漏斗状舒卷下垂,旧时以为是龙下挂吸水。参见“龙捲风”。见“龙挂”。 引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下:“五六月之閒,每雷起云族,忽然而作,类不过移时,谓之过云雨,虽三二里间亦不同。或浓云中见若尾坠地蜿蜒屈伸者,亦止雨其一方,谓之龙挂。” 《三国演义》第二一回:“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骤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掛, 操 与 玄德 凭栏观之。” |
龙拏虎掷 |
⒈ 犹言龙争虎斗。 ⒈ 犹言龙争虎斗。 引 宋 喻汝砺 《八阵图》诗:“笑云此公大肚皮,龙拏虎掷堆胸胄。” 明 徐复祚 《投梭记·却说》:“寒烟衰草凝碧,嘆龙拏虎掷,几时寧謐。” 梁启超 《中国地理大势论》:“自 汉 迄今,全史之大部分,皆演於 江 河 间之原野,彼龙拏虎掷,甲兴乙仆,殆未有出 山东、安徽、江苏、河南、湖北 数省外者也。” |
龙蛇火 |
⒈ 指寒食节灶火。旧时为悼念春秋·晋·介子推于寒食禁火。 ⒈ 指寒食节灶火。旧时为悼念 春秋 晋 介子推 于寒食禁火。参见“龙蛇歌”。 引 唐 王昌龄 《寒食即事》诗:“雨灭龙蛇火,春生鸿雁天。” |
天龙八部 |
|
瑞龙脑 |
|
龙船 |
⒈ 龙舟,前面饰有龙头的细长条船,多桨,民间用于端午赛船。 英 dragon boat; ⒈ 天子所乘的船。 引 《剪灯新话·滕穆醉游聚景园记》:“烟销凤盖,波浸龙船。” ⒉ 刻有或画有龙形的大船。参阅《晋书·王濬传》。 引 元 柯丹丘 《题赵子昂诗卷三十韵》:“江 汉 龙船下,东南王气收。”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动中的第二次大失败》:“‘龙骧’是 西晋 龙骧将军 王濬,他以 晋武帝 咸宁 五年(279)十一月率龙船下 益州,大举伐 |
龙生龙,凤生凤 |
词语解释 ⒈ 原用以宣扬血统论。后也指家族环境对人的影响。 |
龙腾凤集 |
⒈ 喻王业兴盛,英雄会合。 ⒈ 喻王业兴盛,英雄会合。 引 前蜀 贯休 《相和歌词·蒿里》:“气凌云天,龙腾凤集,尽为风消土喫,狐掇蚁拾。” |
龙台观 |
⒈ 观名。在陕西省·户县东北,靠近渭水。 ⒈ 观名。在 陕西省 户县 东北,靠近 渭水。 引 《三辅黄图·观》:“龙臺观,在 丰水 西北,近 渭。” 亦省称“龙臺”。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登 龙臺,掩 细柳。” 裴駰 集解:“《汉书音义》曰:观名,在 丰水 西北近 渭。” 唐 姜晞 《龙池篇》:“始见 龙臺 昇 凤闕,应如霄汉起 神泉。” |
龙幰 |
⒈ 指帝王的内寝。 ⒈ 指帝王的内寝。 引 唐 王勃 《乾元殿颂》序:“璿宫夜静,居龙幰而调元;金屋晨开,御鸳阶而缉化。” |
龙兴 |
⒈ 龙飞腾上天。 ⒉ 夭矫貌。 ⒊ 喻王者兴起。 ⒋ 汉宫殿名。 ⒈ 龙飞腾上天。 引 汉 王充 《论衡·龙虚》:“虎啸谷风至,龙兴景云起。” ⒉ 夭矫貌。 引 清 刘大櫆 《赠张絅儒序》:“当其伐之於石而敷之於纸,常者鼎立,怪者龙兴,高者佶然以生,而下者鱼然以适。” ⒊ 喻王者兴起。 引 汉 扬雄 《剧秦美新》:“臣伏惟陛下以至圣之德,龙兴登庸。” 后蜀 何光远 《鉴诫录·陪臣谏》:“当四海辐裂之秋,成万代龙兴之业。” 夏衍 《秋瑾传》第 |
真龙天子 |
|
龙伯钓鳌 |
词语解释 ⒈ 龙伯:传说中的国名;鳌:大龟。龙伯国的人钓起六条鳌。比喻非凡的事业。 |
龙骧赤 |
词语解释 龙骧赤 [ lóng xiāng chì ] ⒈ 见“龙骧将军”。 |
龙驰虎骤 |
⒈ 谓群雄逐鹿。 ⒈ 谓群雄逐鹿。 引 明 沉寿民 《江上行》:“龙驰虎骤真人出,手挽经纶分乱麻。” |
龙溪 |
⒈ 茶名。 ⒈ 茶名。 引 《宋史·食货志下五》:“散茶出 淮南、归州、江南、荆湖,有龙溪、雨前、雨后之类十一等。” |
贾虎荀龙 |
⒈ 东汉贾彪兄弟三人,并有高名,而彪(字伟节)最优,故天下称曰:“贾氏三虎,伟节最怒。”见《后汉书·党锢传·贾彪》。又东汉荀淑八子,都有名声,时人称为“八龙”,见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正始中人士比论”刘孝标注引《逸士传》。后世因以“贾虎荀龙”称文武全才的人。 ⒈ 引 东汉 贾彪 兄弟三人,并有高名,而 彪 (字 伟节 )最优,故天下称曰:“贾 氏三虎, 伟节 最怒。” 见《后汉书·党锢传·贾彪》。又 东汉 荀淑 八子,都有名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