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姑 |
|
姑都 |
⒈ 嘴撅起貌。 ⒈ 嘴撅起貌。 引 明 黄祖儒 《醉太平·陈荩卿咏拨不倒》曲:“要饮的不对着空担误,等的个 刘伶 座上把嘴姑都。” |
胡姑姑假姨姨 |
⒈ 指胡乱认来的亲戚。 ⒈ 指胡乱认来的亲戚。 引 元 无名氏 《谢金吾》第三折:“俺本是深宫内苑帝王姬,如今在琼楼朱邸做贵臣妻,家藏着丹书铁券有光辉。你这贼不知那个知?怎将俺做的胡姑姑也假姨姨!”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一折:“都是些胡姑姑假姨姨厅堂上坐,待著我供玉饌饮金波。” 《醒世姻缘传》第十九回:“偏你这些老婆们,有这们些胡姑姑假姨姨的。” |
班姑 |
⒈ 指汉班昭。 ⒈ 指 汉 班昭。参见“班女”。 引 唐 杜甫 《奉贺王太夫人恩命加邓国太夫人》诗:“奕叶 班姑 史,芬芳 孟母 邻。” 《红楼梦》第一回:“其中只不过几个异样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亦无 班姑、蔡女 之德能。” |
麻姑 |
⒈ 中国神话人物。东汉时应召降临蔡经家。能掷米成珠。相传在绛珠河畔以灵芝酿酒,以备蟠桃会上为西王母祝寿。故旧时为妇女祝寿多绘麻姑像以赠,称“麻姑献寿”。 ⒈ 神话中仙女名。传说 东汉 桓帝 时曾应仙人 王远 (字 方平 )召,降于 蔡经 家,为一美丽女子,年可十八九岁,手纤长似鸟瓜。 引 蔡经 见之,心中念曰:“背大痒时,得此爪以爬背,当佳。” 方平 知 经 心中所念,使人鞭之,且曰:“麻姑,神人也,汝何思谓爪可以爬背耶?” |
何仙姑 |
⒈ 传说中的女仙人。八仙之一。后世又加附会敷演,谓为零陵人,采茶山中,为吕洞宾所度,成为吕洞宾弟子。见《续道藏·吕祖志》。 ⒈ 传说中的女仙人。八仙之一。后世又加附会敷演,谓为 零陵 人,採茶山中,为 吕洞宾 所度,成为 吕洞宾 弟子。见《续道藏·吕祖志》。 引 宋 魏泰 《东轩笔录》卷十四:“永州 有 何 氏女,幼遇异人,与桃食之,遂不饥无漏。自是能逆知人祸福,乡人神之,为构楼以居,世谓之 何仙姑。” 明 汤显祖 《邯郸梦· |
歪剌姑 |
|
奥姑 |
⒈ 契丹旧俗。婚宴上,推选女性尊者一人,当奥而坐,主持婚礼,谓之“奥姑”。 ⒈ 契丹 旧俗。婚宴上,推选女性尊者一人,当奥而坐,主持婚礼,谓之“奥姑”。 引 《辽史·公主表》:“契丹 故俗,凡婚燕之礼,推女子之可尊敬者坐於奥,谓之奥姑。” 《辽史·国语解·拜奥礼》:“凡纳后,即族中选尊者一人当奥而坐,以主其礼,谓之奥姑。送后者拜而致敬,故云拜奥礼。” |
亚姑 |
|
大姑 |
⒈ 山名,即大孤山,在江西鄱阳湖中。 ⒉ 称夫之姐。 ⒈ 山名,即 大孤山,在 江西 鄱阳湖 中。参见“大孤山”。 引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二:“西江 中有两山孤拔,号大者为 大孤,小者为 小孤 ……后人语讹,作姑姊之姑,创祠山上,塑像艷丽。”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双髻道人》:“康郎、大姑,似螺嵌冰盘;万点风帆,若蝇矢集镜。” ⒉ 称夫之姐。 ⒈ 对妇女的尊称。 ⒉ 称谓:(1)对父亲的姊妹中最长者的称呼。(2)称丈夫的 |
姑姊 |
⒈ 父之姐。 ⒈ 父之姐。 引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季武子 以公姑姊妻之。” 陆德明 释文:“杜 以公之姑及姊是二人也。或曰:《列女传》称 梁 有节姑妹,谓父之妹也,此云姑姊是父之姊也,一人耳。以 杜 氏为误。” 《史记·汲郑列传》:“黯 姑姊子 司马安 亦少与 黯 为太子洗马。” ⒈ 称谓。称父亲的姊姊。 引 《左传·襄公十二年》唐·孔颖达·正义:「父之姊为姑姊,父之妹为姑妹。」 |
固姑 |
⒈ 蒙古贵族妇女所戴冠名。用铁丝结成,形如竹夫人,长三尺许,用红青锦绣或珠玉饰之。俗称箍箍帽。 ⒈ 蒙古 贵族妇女所戴冠名。用铁丝结成,形如竹夫人,长三尺许,用红青锦绣或珠玉饰之。俗称箍箍帽。按,固姑,也作姑姑、顾姑、罟罟、古库勒。参见“姑姑”、“顾姑”。参阅 宋 赵洪 《蒙鞑备录》。 引 元 聂碧窗 《咏北妇》诗:“江 南有眼何曾见,争捲珠帘看固姑。” ⒈ 蒙古贵族妇女特有的礼冠。以铁丝结成,约长三尺,头冠高耸,并 |
妇姑 |
⒈ 婆媳。 ⒈ 婆媳。 引 汉 贾谊 《新书·时变》:“妇姑不相説,则反脣而睨。” ⒈ 妇女。 引 唐·白居易〈观刈麦〉诗:「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
鹁姑 |
|
黑姑 |
⒈ 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名。 ⒈ 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名。 引 《史记·赵世家》:“南伐 晋 别,北灭 黑姑。” 张守节 正义:“亦 戎国。” |
姑胥台 |
词语解释 姑胥台 [ gū xū tái ] ⒈ 见“姑苏台”。 引证解释 ⒈ 见“姑苏臺”。 |
姑钟 |
⒈ 姑嫜。 ⒈ 姑嫜。 引 唐 颜师古 《匡谬正俗》卷六:“古谓舅姑为姑章,今俗亦呼为姑钟。” |
故姑 |
⒈ 蒙古贵族妇女所戴冠名。 ⒈ 蒙古 贵族妇女所戴冠名。参见“固姑”。 引 宋 彭大雅 《黑鞑事略》:“其冠,被髮而椎髻,冬帽而夏笠,妇顶故姑。” 徐霆 疏证:“故姑之製,用画木为骨,包以红绢金帛。顶之上,用四五尺长柳枝,或银打成枝,包以青毡,其向上人,则用我朝翠花或五采帛饰之,令其飞动;以下人,则用野鸡毛。” |
姑夫 |
⒈ 称姑妈的丈夫。 英 uncle-in-law; ⒉ 丈夫姊妹之夫。 英 husband of husband’s sister; ⒈ 姑母的丈夫。 引 《三国志·蜀志·李恢传》:“﹝ 恢 ﹞仕郡督邮,姑夫 爨习 为 建伶 令。” 《宋书·袁淑传》:“至十餘岁,为姑夫 王弘 所赏。”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中:“裴佶 常话,少时姑夫为朝官,有雅望。”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大痴富春山卷烬馀本》:“孝廉名 洪裕,余姑夫也。” ⒉ 称丈夫的姐夫或妹夫。 引 唐 赵璘 《因话录》卷三:“新妇有哀迫之 |
小村姑 |
|
姑余 |
⒈ 山名。即姑苏山。 ⒉ 海名。 ⒈ 山名。即 姑苏山。参见“姑苏”。 引 《淮南子·览冥训》:“过归鴈於 碣石,軼鶤鸡於 姑餘。” ⒉ 海名。 引 《文选·左思<魏都赋>》:“若咆 渤澥 与 姑餘,常鸣鹤而在阴。” 吕延济 注:“渤澥、姑餘,皆海也。” |
不痴不聋,不成姑公 |
词语解释 ⒈ 姑公:婆婆和公公。不装傻装聋,就难当婆婆公公。形容长辈要宽宏大量。 成语解释 不痴不聋,不成姑公 |
姑瑶 |
词语解释 姑瑶 [ gū yáo ] ⒈ 见“姑媱”。 引证解释 ⒈ 见“姑媱”。 |
山姑 |
|
皇姑屯事件 |
词语解释 ⒈ 日本关东军谋杀张作霖的事件。1928年6月3日,奉系军阀张作霖与蒋介石军队作战失利,从北京乘火车退回沈阳。张作霖因未满足日本帝国主义侵犯中国东北主权的全部要求,当4日清晨其专车经过皇姑屯时,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的炸药炸成重伤,回沈阳后即死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