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火辰 |
⒈ 指寒食节。 ⒈ 指寒食节。 引 唐 李绅 《建元寺》诗:“江上物候伤心地,远寺经过禁火辰。” |
泼火雨 |
|
秋火 |
|
石火光阴 |
|
火长 |
⒈ 古代军队基层组织中的小头目。 ⒉ 泛指兵卒。 ⒊ 指挥船只航行的人。 ⒈ 古代军队基层组织中的小头目。 引 《新唐书·兵志》:“士以三百人为团,团有校尉;五十人为队,队有正;十人为火,火有长。” 宋 苏辙 《论雇河夫不便札子》:“七百里至一千里以上,每天纳钱三百文,省圑头倍之,甲头、火长之类增三分之一。” ⒉ 泛指兵卒。 引 清 顾炎武 《日知录·火长》:“今人谓兵为户长,亦曰火长。” ⒊ 指挥船只航行的人。 引 宋 吴自牧 |
午火 |
|
火绵 |
词语解释 火绵 [ huǒ mián ] ⒈ 火药名。用浸在强硝酸或强硫酸中的植物纤维制成的爆发火药。 引证解释 ⒈ 火药名。用浸在强硝酸或强硫酸中的植物纤维制成的爆发火药。 |
火丹 |
⒈ 中医外科病名。即丹毒。 ⒉ 神话传说中的一种能燃烧的仙丹。 ⒊ 仙女名。 ⒈ 中医外科病名。即丹毒。 引 明 陈实功 《外科正宗·杂疮毒门·火丹》:“火丹者,心火妄动,三焦风热乘之,故发於肌肤之表。有乾溼不同,红白之异。” ⒉ 神话传说中的一种能燃烧的仙丹。 引 《四游记·华光来千田国显灵》:“你始终不信是火丹,今烧起来,你信不信?於今火种埋在你肚里,你肯降否?” ⒊ 仙女名。 引 《玉台新咏·王鉴<七夕观织女>诗》:“火 |
火壶卢 |
⒈ 赤蜻蜓的别名。 ⒈ 赤蜻蜓的别名。 引 章炳麟 《新方言·释动物》:“今通谓之蜻蜓, 顺天 呼赤者为火壶卢。” |
活火山 |
⒈ 近期或经常能够放出熔岩、火成碎屑物或气体的一种火山。 英 active volcano; ⒈ 经常或周期性喷发的火山。 ⒈ 经常或周期性的喷出熔岩、水蒸气等物的火山。 反 死火山 英语 active volcano 德语 aktiver Vulkan |
龙蛇火 |
⒈ 指寒食节灶火。旧时为悼念春秋·晋·介子推于寒食禁火。 ⒈ 指寒食节灶火。旧时为悼念 春秋 晋 介子推 于寒食禁火。参见“龙蛇歌”。 引 唐 王昌龄 《寒食即事》诗:“雨灭龙蛇火,春生鸿雁天。” |
火齐粥 |
⒈ 古代治痹症的汤药名。 ⒈ 古代治痹症的汤药名。 引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臣 意(淳于意 )诊脉,以为痺,根在右胁下,大如覆杯,令人喘,逆气不能食。臣 意 即以火齐粥且饮,六日气下。” |
火牌 |
⒈ 古代军中符信之一。凡兵丁至各地传达命令,皆给火牌一面。沿途凭牌向各驿站支领口粮。 ⒈ 古代军中符信之一。凡兵丁至各地传达命令,皆给火牌一面。沿途凭牌向各驿站支领口粮。 引 明 唐顺之 《答万思节参政书》:“见报所差百户,欲其频频往来以通彼此之信,特与一火牌回往,诸事尽力支持。” 《说岳全传》第四八回:“高宗 传諭,命兵部速发兵符火牌,调各路人马,拨在 岳飞 营中听用。” 太平天囯 李秀成 《致护王陈坤书书》:“缘 |
火捻 |
⒈ 点火用的媒介物。 英 ignitor; kindling; ⒉ 用纸等卷火硝做成的引火用物。 英 fuse; ⒈ 以火纸卷成,用来点火的细管状物。 |
火不思 |
⒈ 突厥语qobuz的音译。一种弦乐器。约宋元时传入内地。形似琵琶,但颈细,槽有棱角,与琵琶又有不同。 ⒈ 突厥语qobuz的音译。一种弦乐器。约 宋 元 时传入内地。形似琵琶,但颈细,槽有棱角,与琵琶又有不同。参阅 林谦三 《东亚乐器考·关于火不思(浑不似)》。 引 《元史·礼乐志五》:“火不思,制如琵琶,直颈,无品,有小槽,圆腹如半瓶榼,以皮为面,四絃皮絣,同一孤柱。”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火不思》:“琵琶直颈者, 宋 以来谓 |
火主 |
⒈ 火灾中最先起火的人家。 英 a house where a fire started; ⒈ 灯心。 引 《说文·丶部》:“主,鐙中火主也。” ⒉ 失火的肇事者。 引 《晋书·艺术传·步熊》:“使从道南行,当有一人来问得火主未者,便缚之。” 《宋书·五行志三》:“﹝ 王弘 ﹞见天上有一赤物下,状如信幡,径集路南人家屋上,火即復大发。 弘 知天为之灾,不罪火主。” ⒈ 火灾时最先起火的那一家。 例 如:「火主因公共危险罪而被判刑。」 |
残火 |
⒈ 余火。 ⒈ 馀火。 引 唐 韩偓 《地垆》诗:“两星残火地壚畔,梦断背灯重拥衾。” 宋 陆游 《村夜》诗:“但得平安以为幸,孤灯残火过三更。” |
行火 |
|
烟不出火不进 |
|
火上弄冰 |
⒈ 亦作“火上弄冰凌”。亦作“火上弄冬凌”。亦作“火上弄冻凌”。喻事之易成。喻易于败亡。亦作:火上弄冰凌火上弄冬凌火上弄冻凌。 ⒈ 亦作“火上弄冰凌”。亦作“火上弄冬凌”。亦作“火上弄冻凌”。 ⒉ 喻事之易成。 引 元 尚仲贤 《气英布》第二折:“则教你, 楚 江山覰不得火上弄冰凌, 汉 乾坤也做不得碗内拿蒸饼。” 元 关汉卿 《调风月》第三折:“但交我一权为政,情取火上弄冬凌。” 《西游记》第三五回:“泼魔苦苦用心拿我 |
火饭 |
⒈ 军中士兵的饭食。 ⒈ 军中士兵的饭食。 引 《续资治通鉴·宋钦宗靖康元年》:“时雨雪交作,帝被甲登城,以御膳赐士卒,易火饭以进,人皆感涕。” |
明若观火 |
⒈ 明晰得如同观察火焰那样。形容观察问题明白真切。 例 我视汝情,明若观火。——《蔡传》 英 as bright as looking at a fire; ⒈ 明白清楚,好像看火一样。形容观察事物十分清楚。 引 唐 陆贽 《奉天论前所答奏未施行状》:“善恶从类,端如贯珠,成败象行,明若观火。” 《书·盘庚上》“予若观火” 宋 蔡沉 集传:“我视汝情,明若观火。” ⒈ 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透澈。唐·陆贽〈奉天论前所答奏未施行状〉:「多同于善则功多,甚同于恶则祸甚, |
铁火轮 |
⒈ 指火车。 ⒈ 指火车。 引 《中国歌谣资料·铁路造到苏州城》:“铁火轮来得真豪臊,上如乌云来得路,下比好马快十分。” |
火珠 |
⒈ 即火齐珠。 ⒈ 即火齐珠。参见“火齐珠”。 引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屈露多国》:“既邻 雪山,遂多珍药,出金、银、赤铜及火珠、鍮石。” 《旧唐书·南蛮西南蛮传·林邑》:“﹝ 贞观 ﹞四年,其王 范头黎 遣使献火珠,大如鸡卵,圆白皎洁,光照数尺,状如水精,正午向日,以艾承之,即火燃。”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一·水精》:“火珠,《説文》谓之火齐珠,《汉书》谓之玫瑰。”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一》:“是庙基 |
烽火 |
⒈ 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 英 signal fire; beacon-fire; ⒉ 比喻战火或战争。 例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英 flames of war; ⒈ 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 引 《史记·周本纪》:“有寇至,则举烽火。” 《史记·廉颇蔺相如传》:“日击数牛饗士,习骑射,谨烽火,多閒谍,厚遇战士。” 《三国志·魏志·陈泰传》:“遂进军 高城岭,潜行,夜至 狄道 东南高山上,多举烽火,鸣鼓角。” 《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 |